存在句动后什么时侯可以是旧信息*
2017-01-14刘街生
刘 街 生
存在句动后什么时侯可以是旧信息*
刘 街 生
通过在封闭的范围内,用计量的方式,考察汉语中的存在句什么时侯动后成分可以是听者旧信息,可知存在句的核心语义是动后名词性成分所指存在、出现或消失。当这一命题处于表达的非突显位置,也就是说,除了附带表达存在命题外,存在句着重计量、否定、提醒等特定的表达功能时,其动后可容纳听者旧信息。动词和位置关系不是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关键因素。
存在命题; 位置关系; 听者旧/新信息; 定指效应
存在句动后名词性成分一般要求传达新信息,Ward和Birner认为,存在句动后总是听者新信息,并以此解释存在句的定指效应即动后名词性成分一般不能是定指形式*Ward,Gregory and Birner, Betty. Definiteness and the English existential. Language, 1995,71(4):722-742.。本文检视2009年第5集《小说选刊》中全部共计608例形式为Loc+V+NP(Loc表方所成分、V表动词、NP表名词性成分)的存在句*608例中包括非独立成句的存在小句,如“娶媳妇的花轿里坐着武工队长穿过封锁线呀”中的“娶媳妇的花轿里坐着武工队长”之类。但不包括两例简单重复的例子,如“指挥部来人了!指挥部来人了!”中的后一例。,看汉语的事实如何。
一、名词性成分信息状态新旧的界定及其在存在句动后的分布
(一)何谓听者新信息? Prince提出从话语和听者两个角度来区分新、旧信息*Prince, Ellen F. The ZPG letter: Subjects, definiteness, and information-status. In William C. Mann and Sandra A. Thompson, eds., Discourse description: Diverse linguitics analysies of a fund-raising text.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1992.Pp.295-325.。所指在话语中第一次提及,便是话语新信息,再次提及便是话语旧信息。所指为听者已知的,便是听者旧信息,为听者所未知,便是听者新信息*话语中的“所指或指称物(referent)”可以是指称的实际实体,也可以是表达的概念实体。一般来说,实际实体蕴含概念实体,比如“依着墙缝钉了很多竹钉子……神台后面,没有钉竹钉子(P.113)”中前一“竹钉子”指称实际实体,后一个“竹钉子”不指称实际实体,只表达概念实体,由于实际实体蕴含概念实体,所以后一个“竹钉子”应是听者旧信息。新实际实体,一般采用新词汇(新概念实体)描述,但也可能采用旧词汇(旧概念实体)描述,旧实际实体一般采用旧词汇(旧概念实体)描述,但也可以采用新词汇(新概念实体)描述。故信息状态,还应考虑词汇信息(概念实体)的新旧。参阅Baumann, S. and Riester. A. Referential and lexical givenness: semantic, prosodic and cognitive aspects. In Elordieta, G. and Prieto, P.,eds., Prosody and meaning. Berlin, New York: Morton de Gruyter. 2012. Pp.119-162。。话语旧信息自然是听者旧信息。一般来说,话语新信息也是听者新信息。不过,有两种情况比较特殊。
第一种是前面话语未出现,但言者相信听者已意识到的信息,如“潲桶仔十八岁那年,闹起了文化大革命(P.110,此为例子所处的页码,下同)”中的“文化大革命”,前面的话语并未提及,但对于一般中国读者来说,都应知“文化大革命”的所指,这类信息虽是话语新信息,却是听者旧信息,这类信息Prince称为未使用信息(unused)*Prince, Ellen F. Toward a taxonomy of given/new information. In Peter Cole, ed. ,Radical pragma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1. Pp. 223-54.。
第二种是间接回指成分的信息状态,它们在前面话语也未直接提及,如“《殷墟书契》里面没有共产党……也没有共产主义。(P.8)”中的“共产主义”,前文并未提及,但“共产主义”是“共产党”这一政党的信仰,是可由“共产党”推知的信息。如果间接回指成分与已知的推论出发点之间存在原型联系,那么它们应是听者旧信息,如前面例中的“共产主义”。如果二者不存在原型联系,则间接回指成分为听者新信息,如“他的一张瘦脸上,不合比例地长了满口白且大的马牙(《小说选刊》2009年第4期)”中“满口白且大的马牙”的信息状态,“他”有“牙”,所以“满口白且大的马牙”很容易与“他”联系起来,确定所指,但人不必然有“满口白且大的马牙”,由“他”不能完全推知“满口白且大的马牙”,因此“满口白且大的马牙”还应是听者新信息*Birner ,Betty J.. Inferential relations and noncanonical word order. In Betty J. Birner and Gregory Ward, eds.,Drawing the boundaries of meaning. Philadelphia: John Benjiamins. 2006. Pp.31-52.*Birner ,Betty J.. Semantic and pragmatic contribution to information status. Acta Lingistica Hafnien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06.38:14-32.。
(二)依据前面的界定,608例存在句中,513例即84.4%的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新信息,95例即15.6%的存在句动后是听者旧信息。汉语一般句子的宾语,定指的比不定指的多*张斌主编:《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816页。,也就是表达听者旧信息的比听者新信息的多。存在句动后一般是听者新信息,表明存在句的宾语与一般句子的确不一样,不过存在句动后也不全是听者新信息。
存在句动后成分要求为听者新信息,其原因在于存在句表达的基本命题是动后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存在、出现或消失(出现、消失可视为存在的变体,下文把这一命题简称为“存在命题”),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主体必须是听者新信息,存在命题对于听者而言才提供了新信息。动后若为听者旧信息,存在命题不含新信息,这会使得句子没有传达足够的信息量。定指成分一般表达听者旧信息,所以存在句动后一般不能是定指成分,存在定指效应。但定指成分一些情况下表达的也可以是听者新信息,所以有时也能出现在存在句动后。这样动后为听者新信息的要求不但解释了定指效应,还解释了定指效应的违反。那什么时侯存在句动后可以是听者旧信息呢?
二、动词和位置关系不是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关键因素
(一)存在句的定指效应,曾是国外存在句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解释*Ward ,Gregory and Birner, Betty. Definiteness and the English existential. Language. 1995.71(4):722-742.。汉语存在句动后为旧信息或定指成分的情况,早在1987年Huang就进行了讨论*Huang, C.-T. james. Existential sentence in Chinese and (in)definiteness. In Reuland E., and ter Meulen A. , ed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efiniteness. Cambrigde &London: The MIT Press. 1987.Pp.226-253.,后来Yang、Pan和Hu、Pan提出了新看法*Yang, Suying and Pan,Haihua. A construction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 In Pan, Haihua,ed.,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I,Hong Kong: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2001. Pp.189-208.*Hu,Jianhua&Pan,Haihua. Focus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Chinese existential you-senteces. In Comorovski, I., and von Heusinger K., eds., Existence:Semantics and Syntax. Dordrecht: Springer. 2007. Pp.133-145.。
不同于英语典型的There be存在句,构成汉语存在句的动词显得多样。据此,Huang认为,当存在句中的动词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时,不存在定指效应*Huang, C.-T. james. Existential sentence in Chinese and (in)definiteness. In Reuland E., and ter Meulen A. , ed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efiniteness. Cambrigde &London: The MIT Press. 1987.Pp.238-242.。关于这一点,我们的理解是,当动词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时,它们还可以表达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方式。这样存在句已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使得存在命题即便是旧信息也不影响句子的成立,促成其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这样也就不存在定指效应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其一,存在句句式意义就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与句式相应,当中动词的核心意义也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其他意义是不重要的。存在句在使用当中极少把焦点放在动词上强调存在方式便是证明。更重要的是,存在句存在“轻动词限制”即动词提供的信息有限*Levin,Beth and Malka RaPp.aport Hovav. Unaccusativity: at the Syntax Lexical Semantic Interface. Cambridge, London: The MIT Press. 1995.Pp.228-260.*董成如:《存现句的认知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9—117页。。所以动词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并不能解释,由它们构成的存在句动后可以容纳听者旧信息、定指成分。
其二,我们的语料中,95例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存在句,只有17例,即便加上动词为“是”的8例,也总共只有25例,由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构成,只占约四分之一。如果因为动词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导致存在句动后可容纳听者旧信息,不存在定指效应,那么这类情况应该比较多才对,但事实不是这样。
其三,语料中由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构成,且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存在句,只要语境容许,换成相应的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句子仍然能成立。如:
(1) 第二天,药店门外大清早就齐刷刷地站满那帮泼皮,他们还钱来了。(P.104)
(2) 炒麻豆腐的味道往往传得很远,胡同里一旦飘出那特有的香味,人们便知道,叶家又在吃麻豆腐了。(P.72)
上面例中动词换成相应的纯粹表示出现的动词,如“药店门外大清早就出现了那帮泼皮”,“胡同里一旦出现那特有的香味”,句子照样成立,只不过没有原来生动。
总而言之,存在句并不着意于存在方式,除非存在句的焦点在动词,强调存在方式,否则出现不单纯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动词,不是导致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定指成分的原因。
(二)不同于英语典型的There be存在句,汉语存在句动前有处所成分。据此Yang、Pan和Hu、Pan对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提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当存在句描述了新的空间—实体关系即动后名词性成分的所指与动前处所的位置关系(下文简称为“位置关系”)是新信息时,由于存在句提供了足够的新信息,因此动后可以容纳听者旧信息*Yang, Suying and Pan,Haihua. A construction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 In Pan, Haihua,ed.,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I,Hong Kong: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2001. Pp.198.*Hu,Jianhua&Pan,Haihua. Focus and the basic function of Chinese existential you-senteces. In Comorovski, I., and von Heusinger K., eds., Existence:Semantics and Syntax. Dordrecht: Springer. 2007. Pp.133-145.。张珂基于认知语言学当中背景与图形关系理论,认为存在句把一个新实体(figure)引入处所词语表达的背景(ground),不过这个实体即便对于听者来说是旧信息,只要它相对于背景而言,是新实体就可以*张珂:《英汉存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然而,这一分析虽非常符合直觉,但却是有问题的。
其一,按照这一逻辑,其结果必然是存在句不存在定指效应。因为只要位置关系是新的,那么动后完全可以是听者旧信息、定指成分。但是,84.4%的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新信息,这表明动后一般要求是听者新信息、不定指成分,定指效应仍然是存在的。
其二,按照这一逻辑,动后名词性成分的所指与动前处所的位置关系不能是旧信息,但95例动后是听者旧信息的例子中,有43例位置关系是旧信息。如:
(3) 她就总在厨房待着,院里屋内根本看不到她的影子,好像我们家里就没有这个人。(P.65)
(4) 自从桑那镇出现超市,他的生意还是一落千丈。(P.92)
上面例(3)中,“我们家”与“这个人”的位置关系在存在句之前,已得到说明,是旧信息。例(4)的前文已提及桑那镇有了超市,所以“桑那镇”与“超市”的位置关系也是旧信息。但上述存在句仍然合法。
其三,除非强调位置关系,否则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因素都与位置关系不相关(详见后文)。如:
(5)《殷墟书契》里面没有共产党,也没有国民党。(P.8)
(6)一天晚上,“六祖禅院”一帮神经病散去,禅院里只剩下了“三期肺病”和马克两个人。(P.20)
上面两例中,从小说语境看,“共产党”“国民党”与“《殷墟书契》里面”的位置关系,“ ‘三期肺病’和马克两个人”和“禅院里”的位置关系都是新信息。但第三节的讨论会表明,例(5)是否定句,例(6)中的存在句着重限定动后名所指的量,这才是促成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因素,这里位置关系的新旧与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没关系。
当位置关系是新信息时,即便动后成分所指是听者旧信息,存在句已传达了新信息。理论上新位置关系应该促成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为什么除非强调位置关系,否则位置关系对存在句动后是否容纳听者旧信息没有影响呢?要理解这一点,可先看看存在句动后什么时侯是听者旧信息。
三、存在句动后是听者旧信息的情形
存在句究竟什么时侯动后可以是听者旧信息呢?95例动后是听者旧信息的存在句,所涉及的情况具体如下:
第一,当存在句为否定句时,31例与此因素有关。如例(3)(5)中的“我们家里就没有这个人”“《殷墟书契》里面没有共产党,也没有国民党”,前一例位置关系是旧信息,后一例位置关系是新信息。否定句预期相应肯定句的命题内容,也就是说,此时存在命题、位置关系并非否定存在句表达的突显内容,因此存在命题、位置关系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促成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一些没有冠词的语言如俄语、土耳其语,表现类似汉语,其否定存在句也没有存在主体为听者新信息或不定指成分的要求。
第二,当存在句着重表达动后名词性成分所指实体的量时,16例与此因素有关。如:
(7)章教授看到警车一辆一辆地开走了,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也渐渐散去,现场只剩下自己。(P.157)
(8)他只知道,那个时候“7086”里还有马拉、黄皮和赵四小姐三个人。(P.47)
例中存在句动后的“自己”“马拉、黄皮和赵四小姐三个人”的所指在前面话语中已提及,它们都是听者旧信息,其位置关系也是旧信息。这些例子,都是着重限定动后名词性成分所指的量的,例(8)中,“马拉、黄皮和赵四小姐三个人”是计数式同位结构。绝大部分限量的例子,跟例(6)(7)类似,动前有限量焦点算子“只”来限定*一些存在句动后为定指成分时的列举理解,其本质也是着重表达存在主体的量,例(7)(8),也可视为是列举理解。。着重表达动后名词性成分所指实体的量时,存在命题、位置关系也非表达的突显内容,它们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三,当存在句的核心动词是“是”时,8例与此因素有关。前面我们讲到,除非强调存在方式,否则动词不是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原因,但这个“是”例外*胡文泽不认同传统的处理,认为这类动词是“是”的句子属于一般的判断句,不是存在句。从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表现来看,这类句子也有其特殊之处,但本文仍按传统,把它们当存在句看待。参阅胡文泽:《“处所词+是+名词”功能特性及其对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启示》,《语言科学》2011年第5期,第473—481页。。如:
(9)距离唐光荣喝酒的摊子不远处,往西隔着……路,就是留香带着一群女人跳舞的地方。(P.154)
(10)后面是几米深的护城河。(P.21)
这两例存在句动后成分“留香带着一群女人跳舞的地方”,“几米深的护城河”,在小说前面的文本中已提及,是听者旧信息,前一例位置关系是新信息,后一例位置关系是旧信息。这类中间动词为“是”的存在句,不表示等同或归类,它们除了存在义,着重表达主观“断定”义*张和友:《“是”字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4—65页。。存在命题,包括位置关系,是强调确认的前提,不是整个句子表达的重点,它们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这促成它们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四,当存在句动后名词性成分提供词汇新信息时,6例与此因素有关*一些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旧信息时,动后成分含一些表示新属性的修饰语,可能这也有助于存在句成立。但这类存在句总有别的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因素存在。故本文没把含表示新属性的修饰语列为促成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独立因素。。如:
(11) 随着父亲进来的是一股冷风和他身后一个已不年轻的妇人。
依着往常我会嚷着“今天带回什么好吃的来啦”扑向父亲。但今天没有,今天父亲身后有生人。母亲说过,女孩子在外人跟前要表现得含蓄,有教养。(P.62)
(12)“喂,小学弟。”背后传来了孟露好听的声音。(P.10)
例(11)中存在句动后成分“生人”的所指是前面的“一个不年轻的妇人”,是听者旧信息,位置关系也是旧信息,但这里注重的是词汇形式表达出来的词汇新信息。例(12)中存在句动后“孟露好听的声音”所指就是前面出现的“嘿,小学弟”,是听者旧信息,不过位置关系是新信息。“嘿,小学弟”是角色人物的直接引语,“孟露好听的声音”是对同一对象采取的不同角度的描述,也传递了词汇新信息。这些存在句,确实是突显词汇新信息,突显对已存在旧实体的新描述,使得存在命题、位置关系,并非表达的突显内容,它们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上面所讨论的四种情形,都是内部固有的某些因素让这些存在句表达上另有重点即否定、限量、表断定、表词汇新信息,而存在命题、位置关系并不是这些存在句表达的最突显的部分,它们的新旧并不重要,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五,当存在句动前处所成分为焦点所在时*Ward和Birner及在他们之前的 Lumsden等,认为这类存在句,例子动后名词性成分所指是旧类当中的新例,即词汇旧信息(旧概念实体),指称新信息(新实际实体)。不过,这不符合一般的语感且这种分析只适合例(13)类句子,例(14)中的动后成分为无指或虚指的成分,很难归入旧类新例当中。9例中有4例动后为旧类新例,若视它们为听者新信息,那么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例子为91例。参阅Ward ,Gregory and Birner, Betty. Definiteness and the English existential. Language. 1995.71(4):731-734;Lumsden, Michael. Existential Sentences: Their Structure and Meaning. London: Routledge. 1988.Pp.159-166。,9例与此因素有关。如:
(13)他把电热毯放回去,含糊打个招呼,出了超市……最后,硬着头皮进了何利民的杂货店,何利民的店里也有电热毯。(P.96)
(14)“你到哪儿去抓,部队的大院里能有旱獭?”……“乌鲁木齐大街上能有旱獭吗?”(P.102)
例(13)中,“也”语义指向“何利民的店里”,是“超市有电热毯,何利民的店里也有电热毯”,而不是“何利民的店里有XX,也有电热毯”,“何利民的店里”与超市类同,为对比项所在,是焦点所在。例(14)是反问句形式,存在句的前项回应“哪儿”,是焦点所在。这类例子正是强调位置关系,从而使得存在命题处在预设当中,不是突显的内容,存在句动后可以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六,当存在句的焦点在状语位置上时,4例与此因素有关。如:
(15)天冷,学校里明明有煤,没人去取。(P.27)
例(15)中焦点在语气副词“明明”上,位置关系是旧信息。另外例(1)中的“药店门外大清早就齐刷刷地站满了那帮泼皮”,焦点算子“就”标明“大清早”为焦点所在,位置关系是新信息。这类焦点在动前状语位置上的存在句,存在命题、位置关系都在预设当中,不是句子突显的部分,它们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这使得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七,当存在句为一般疑问句时,5例与此因素有关。如:
(16)一个偶然机会,在自己床下发现一本书。奇怪,床下怎么出来书了?(P.12)
(17) 马克对本族爷爷说:“这四十亩田我不要了……”
啊?世上有这样的事?四十亩良田说不要就不要了?(P15)
上面的例子,动后成分“书”“这样的事”,前文已提及,为听者旧信息,两例中的位置关系都是旧信息。这些例子全句的焦点在疑问点上,存在命题、位置关系在预设当中,不是句子突显的内容,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五、六、七这三种情况,是焦点因素导致存在命题、位置关系都是处于预设当中,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八,当存在句处于表示背景或预设的从句或偏句中时,12例与此因素有关。例见例(2)(4)中的“胡同里一旦飘出那特有的香味”“(自从)桑那镇出现超市”。它们的动后成分“那特有的香味”刚提及,“超市”则在前文已多次出现,为听者旧信息,这两例的位置关系也是旧信息。由于整个存在句处在表示背景的偏句当中,存在命题、位置关系不是表达的突显内容,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再补充一例如下:
(18)那晚,我睡在热炕上,莫姜睡在小床上……猛然想起房内还有一个莫姜,就朝外屋床上看。(P.65)
此例中存在句为宾语从句,其动后“一个莫姜”为听者旧信息,位置关系也是旧信息。因存在句表达的明显是背景知识,全句的强调点是主句,存在命题、位置关系不是表达的突显内容,因此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Huang也曾提到,若存在句为不表示断言的偏句或从句,不存在定指效应*Huang, C.-T. james. Existential sentence in Chinese and (in)definiteness. In Reuland E., and ter Meulen A. , ed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efiniteness. Cambrigde &London: The MIT Press. 1987.Pp.238-242.。
第九,即便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当话题安排需要时,存在句动后也可容纳听者旧信息。10例与此因素有关*话题安排在表达上的特异性不突出,而话题安排这一因素又很容易与其它因素同现,同现时其它因素的作用显得更突出,因此这里只计量仅与话题安排因素相关的例子数。。如:
(19) 朱明明跟着小曼来到厨房。
……见女儿进来,后面跟着朱明明……(P.89)
(20)还剩三四张饺子皮时,小曼忙碌的手忽然停住,心里掠过那碗朱明明吃的炒搅团,她眉头紧了一下。(P.94)
例(19)中,“见”后句子的话题是“女儿”,“朱明明”放在存在句动后,位置关系是旧信息。例(20)“小曼”为全句话题,受此因素影响,后面用“心里”充当话题,前面已提及的 “那碗朱明明吃的炒搅团”放在存在句的动后,位置关系是新信息。这两例都没有别的因素起作用,纯粹是由于话题安排的需要,而不管存在命题,甚至位置关系的新旧,使得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第八、九这两种情况,都是更大语境中的某些因素,使得存在命题,甚至位置关系不是表达的突显内容,从而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95例中还有1例,似是对存在动词的强调,跟前面的例子都不一样。如:
(21)王友也曾经忘记了一些历史,他丢失了他一生中接过来的第一张名片,但是在他保存的名片簿里,却是有第一张名片的。(P.39)
这一例,从句义来看,“是”应轻读是焦点标记,焦点应在“有”上,是对动后成分所指存在的强调,这也许是有了标记标明,所以即便强调已存在实体的存在,也能容忍。
上述促成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的因素还可同现。如“脸上从额头到左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即便脸上没有疤痕,也说不上好看(Pp. 62-3)”中,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旧信息既有否定有关,也与存在句处于偏句相关。这使得与每一种因素相关的实例数加起来超过95例。另外,上述种种因素可能还不是促成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因素的全部。至少还有一种导致提醒这种会话含义的情况,也会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如:
(22)你回去上班吧,这里有我呢。(《小说选刊》2009年第4期第103页)
例中的存在句是小说中一个人物对另一个人物说的话,对于听者而言,这里动后成分“我”是听者旧信息,存在命题是旧信息,导致产生提醒的会话含义,这会话含义是表达的重点。反过来,会话含义是表达重点,存在命题,甚至位置关系就不是表达的突显内容,于是动后可容纳听者旧信息。这里动后听者旧信息与提醒的会话含义,相互促成。
前面所列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种种情况,存在命题、位置关系或者处于预设当中,不是句子的断言部分,或者虽在断言当中,却不是句子要传达的核心意思,句子另有表达重点,比如着重传达限量、断定、对比含义,或者着重传达提醒等会话含义,或者体现特定话题安排等。总之,一些存在句,其存在命题、位置关系不是表达的突显内容,它们的新旧不影响存在句的成立,促成这些存在句动后可容纳听者旧信息。这一节的讨论也让我们看到,除非强调位置关系,否则它与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无关。
四、结 论
(一)一些存在句,存在命题、位置关系不是其表达的突显内容,存在命题、位置关系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这才是它们动后可容纳听者旧信息的根本原因。由于位置关系,除非强调,一般与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无关。上述结论更准确的概括是,一些存在句,存在命题不是其表达的突显内容,存在命题的新旧不影响句子的成立,它们的动后可以是听者旧信息。
本文的结果支持Abbott的观点。Abbott不认同Ward & Birner关于存在句动后必须为听者新信息的要求,也不认可他们关于存在句动后的听者旧信息被包装成了听者新信息的观点*Abbott, Barbara. Definiteness and existential. Language 1997.73(1):103-108.。她认为存在句动后可以是听者旧信息,不过此时的存在句是语境化的存在句(contextualised existentials)*Abbott, Barbara. A pragmatic account of the definiteness effect in existential sentenc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19:39-55.。Abbott没能说明语境化的具体情况,本文第三节的讨论则给出了详尽的实例分析。从汉语来看,这个语境化的存在句就是表达上有特定作用的存在句。因为这个特定的表达作用,使得存在命题,包括位置关系都不是存在句表达的突显内容,从而促成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
(二)存在句表达的核心语义是存在命题,位置关系是第二层命题。英语等一些语言中,存在句的处所成分可以是一个虚义代词,提供了形式上的证明。处所成分为虚义代词时,存在主体和处所成分的位置关系并不突显。从信息结构来看,Lambrecht的研究表明,存在句中V+NP是句子焦点结构*Lambrecht, Knud. When subjects behave like objects: an analysis of the merging of s and o in sentence focus constructions across languages. Studies in Language 2000.24(3): 611-682.,即便它处于述题位置*LaPolla, Randy J.(罗仁地)、Dory Poa(潘露莉):《焦点结构的类型及其对汉语词序的影响》,载徐烈炯、潘海华主编:《焦点结构和意义的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47—63页。,形式上的表现是汉语中即便NP是施事,也需要置于宾语位置上。V+NP是句子焦点结构,它表达的存在命题必须是新信息,除非某些因素使得存在命题不是突显内容。新位置关系并不要求存在命题一定是新信息,除非强调位置关系,新位置关系也不能使存在命题不是存在句的突显内容。这就是除非强调位置关系,否则它与存在句动后容纳听者旧信息无关的原因。
(三)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第三节所列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各种情形可以做进一步的概括。除第八、九两种情形外,其余的情形其实都是存在句呈现窄焦点,焦点是存在句的某个特定成分,而不是表达存在命题的V+NP。第五、六、七三种情形焦点分别在处所成分、状语或疑问句的疑问点上,第一、二、三、四种情形除非某些因素导致焦点改变,存在句为否定句时,焦点一般是否定对象,存在句着重计量时,焦点是计量对象或其量,存在句表主观断定时,焦点一般“是”后成分*何文彬:《现代汉语“是”字强调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38—49页。,动后成分提供词汇新信息时,焦点一般是这些提供词汇新信息的成分。例(21)“是”标明焦点是其后的动词,例(22)“这里有我呢”,特别重音标明焦点是“我”。正因为焦点不是表达存在命题的V+NP,这意味着存在命题处于与焦点对立的语用预设中,可以是旧信息,因此动后可容纳听者旧信息。话题安排导致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第九种情形,背后可能也是此类存在句为窄焦点,焦点是某个特定成分。如果此结论成立,那么除存在句处于偏句或从句的第八种情形外,存在句动后为听者旧信息的其他种种情形,都是因为存在命题不是焦点,可以是旧信息。否定、限量、表主观断定、表提醒等种种情形,包括本文未提及的事实,都只是焦点是存在句某个特定成分的外在表现。李虹也用焦点和预设来解释存在句动后可以是听者旧信息,但她只认为焦点为动后成分时,动后才可以是听者旧信息,而且没有说明背后的机制*李虹:《汉语指称问题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38—142页。。
【责任编辑:张慕华;责任校对:张慕华,周吉梅】
2016—12—19
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GD12CZW02)
刘街生,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 510275)。
10.13471/j.cnki.jsysusse.2017.0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