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气喘病防治

2017-01-14张石建蒋慧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畜牧兽医站226521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病原猪群支原体

张石 建蒋慧(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畜牧兽医站 226521)

猪气喘病是对支原体感染的一种俗称,因病猪主要表现喘气的呼吸道症状,因而得名 “气喘病”,实质是猪支原体肺炎。本病在养猪临床非常常见,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主要呈地方流行,因危害较大成为每个养猪场必防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下面就本病防治和大家作交流。

1 支原体简介

支原体在生物学分类中高于病毒,低于细菌,菌体缺乏细胞壁,外层只有胞浆膜,外形具有多形性,可呈球形、杆状和丝状,有时也能看到分支状、环状和螺旋状。支原体胞浆膜共有3层,最内层和最外层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中间层主要为脂质,胞浆内部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或瑞氏染色呈淡紫色,人工培养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较高,需加入血清、胆固醇和助生长因子才能生长。最佳培养温度为37℃,最佳pH为7.5~8.0,培养所需时间较长,首次培养可达一周以上才能长出菌落,纯化培养需要3~5d,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透明、表面光滑,中心突起而四周薄圆,如 “煎蛋样”,繁殖方式以二分裂为主。

2 发病机理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正常猪呼吸道黏膜上有时也能分离到,但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病原无法继续下行感染肺。当猪群受到应激时,机体抵抗力可出现暂时性下降,此时便为支原体下行感染提供可乘之机,或者当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发炎时,支原体抑制作用出现短暂解除,可趁机繁殖,大量支原体可轻而易举感染到肺部。病原入侵肺部后,因支原体结构简单,自身缺乏蛋白质合成和加工所需要的细胞器,故不会合成毒素、致热源等物质,也正是这个原因,单纯的支原体感染病猪不会发热,肺受到支原体侵染后,在免疫系统作用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病原进行识别和免疫攻击,整个过程称之为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会产生大量致炎因子,导致肺组织损伤。支原体活动区域基本集中在肺部,血液、消化道、肌肉中存在时间较短,病猪剖检后淋巴结病变也只见于肺门淋巴结和膈淋巴结。

3 流行病学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不同日龄和品种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哺乳期仔猪和保育猪易感性最强,发病率最高,妊娠母猪和哺乳期母猪次之,育肥猪感染后大多表现轻微。支原体主要寄生在感染猪肺部和呼吸道黏膜中,当猪出现打喷嚏或咳嗽时,病原随强烈的气流排出,可悬浮在空气中被其他猪吸入,也可黏附在尘埃粒子上传播,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实验室研究证明,将支原体培养物直接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的方式感染猪都不能使其发病,通过口服途径也不能感染。从临床统计上看,本病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疫情通常是在应激诱因作用下发生,常见应激因素有气候突变、低温高湿空气环境、营养不良、猪舍通风不好、饲料发霉、饲养密度过高、长途应激、饲喂不规律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低不同场差别很大,主要与管理水平有关,也和病猪是否有继发感染关系很大。

4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0~15d,发病后主要表现气喘和咳嗽,急性感染者可见病猪精神萎靡,常趴伏一角,不断喘气,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张口呼吸,可视黏膜发绀,有时表现痉挛性阵发性咳嗽,体温正常,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部分猪会因机体组织缺氧而死,耐过者通常转化为慢性。慢性感染的猪症状表现以咳嗽为主,运动后更加明显,冷空气、多尘埃环境对呼吸道刺激大,症状更加明显,呼吸加深加快,不断喘气,后期出现腹式呼吸。单纯支原体感染采食量一般正常,但有继发感染时,病猪体温可升高,采食量下降,死亡速度加快。保育仔猪感染后可出现生长发育停止,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剖检可见肺气肿和水肿,支气管发炎,肺门淋巴结和膈淋巴结肿大,肺部病变区域多为淡红色,半透明,如虾肉样,一般情况下肺部病变区域呈左右对称,这也是本病较为典型的特征。

5 诊断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但如果想要确诊还需要借助相关实验。支原体本身多形性使镜检观察的意义不大,只能通过生化实验、血清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结果较为准确。首先需要对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将病料无菌采集后,用剪刀剪碎,加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过滤除菌,滤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37℃条件下培养24h,之后再接种于新的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再培养约3~5d,如果能分离到菌落特征相符的疑似菌落,则取部分菌体通过糖发酵和氨基酸水解反应实验,参照微生物生物鉴定表进行判定,也可利用微生物试剂盒进行快速诊断,另外将菌体样本的核酸提取后加入特异性支原体核酸引物,通过PCR的方法进行扩增,如果能够扩增成功,则表明结果呈阳性。

6 预防

本病预防需要从谨慎引种、疫苗防控和加强管理3方面入手。

6.1 谨慎引种

新建猪场在引猪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询问猪免疫情况,确保引入猪未携带病原,因一旦不慎引入病原携带猪,后期净化将非常困难。外部引入的猪必须在隔离区观察1个月以上,1个月之内未发现有明显喘气症状,采食饮水和生长都正常,病原学诊断为阴性,则允许进入生产区。曾发生过本病的猪场需要加强管理,一旦猪群中有疑似病例,立即将其隔离。其他未出现症状的猪第一时间投放抗支原体药,及时阻止疫情蔓延,最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减少外来猪的进入。

6.2 疫苗防疫

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猪肺炎支原体弱毒苗免疫效果已得到市场验证,适用于保育和育肥阶段猪的防疫,妊娠2个月以内的母猪也可使用,免疫方法为肺内免疫,将疫苗在猪的肺俞穴处进针,刺透胸腔,将疫苗接种于肺内,这种靶器官免疫法具有免疫持续期长,保护率高的优点,但对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除弱毒苗外,灭活疫苗在临床上应用也较多,灭活苗具有使用安全,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免疫后只能发生体液免疫反应,抗体产生速度也较慢,通常需要二次免疫。

6.3 加强管理

猪支原体对外界抵抗力不强,试验表明,支原体被排出体外后一般30h之内即可自行死亡,但猪群中有猪感染时,排毒过程便是连续的,每天都有新的病原排出,故在疫情流行期间,一定要加强消毒,支原体对大多数消毒剂都敏感,其中新洁尔灭可用于带猪喷雾消毒,其他可用于猪舍内部环境消毒,猪场周边最好种植高过围墙5m以上的乔木,以建立天然保护屏障,禁止拉过生猪的运输车进入场内,其他车辆如必须进入,一定要全方位消毒,尤其是车轮和车体部位。一线饲养员、兽医、技术员等尽量少去生猪交易市场或其他猪场,每次进入生产区都要按规定做最基本的消毒。

7 治疗

支原体肺炎的治疗重在抓住最佳治疗期,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治疗一般只需要使用抗支原体药物即可,病原被杀死后机体可很快恢复,而发展到中晚期时,肺小叶已经呈现出器质性病变,即使将病原杀死,肺功能难以恢复,病猪仍表现较明显的症状,影响生产力。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泰乐菌素、恩诺沙星、替米考星、林可霉素、沃尼妙林等对支原体都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治疗期间防止出现大的应激,利于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病原猪群支原体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