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2017-01-14孙丽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阳性率抗体阳性

孙丽明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孙丽明

目的 探讨对患者在施以输血操作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的价值。方法 125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在准备对所有患者开展输血治疗工作之前, 于临床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最终对检验阳性率结果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于65例男性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后,观察获得阳性结果的患者1例, 检验阳性率为1.54%;对于60例女性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后, 观察获得阳性结果的患者6例, 检验阳性率为10.00%;男性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低于女性输血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者在准备施以输血治疗之前, 配合施以不规则抗体检验筛查工作, 最终对于输血安全性可以做出有效保证, 从而凸显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的临床开展价值。

输血;不规则抗体检验;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为了明确对患者施以输血治疗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的意义, 以此体现出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的开展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5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男65例, 女60例;年龄21~77岁, 平均年龄(46.52±10.79)岁;选择标准:对于输血诊断标准, 所有输血治疗患者均可以有效满足;所有患者均患有心血管疾病, 并且情况表现严重;所有患者未呈现出意识障碍的现象;所有患者未患有相关的精神性疾病;所有输血治疗患者均顺利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1.2 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在准备开展输血治疗工作之前, 于临床对所有患者展开不规则抗体检测工作, 主要利用抗人球蛋白卡法完成[1]。具体为:①对患者的静脉血实施抽取, 控制剂量为5 ml。②针对所有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展开离心操作, 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抗体筛选细胞编号, 于微柱凝胶卡上方进行标记, 之后准备微量加样器合理完成筛选细胞试剂的吸取工作以及待检血清的吸取工作, 剂量均为50 μl,之后于微柱凝胶卡管腔中准确加入, 并且于孵育器(37℃)中进行孵育处理, 控制时间为15 min。完成后于临床完成离心操作, 主要选择医学检验多功能离心机完成, 控制时间为5 min。③针对凝胶卡管腔中的相关液体情况, 利用肉眼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于管底表现出红细胞液均匀沉落的情况, 则证明最终获得阴性结果。如果发现红细胞于凝胶表面进行悬浮或者于凝胶中端进行显示, 则证明最终获得阳性结果[2]。

1.3 观察指标 对男女性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加以观察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65例男性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后,观察获得阳性结果的患者1例, 检验阳性率为1.54%;对于60例女性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后, 观察获得阳性结果的患者6例, 检验阳性率为10.00%;男性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低于女性输血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6, P<0.05)。

3 讨论

临床上因为手术、创伤以及妊娠等系列因素导致患者呈现出失血过多的情况后, 需要对患者施以输血抢救治疗。在此过程中对于同型输血原则需要严格遵守, 并且对于表现为ABO血型之外的不规则抗体需要给予充分重视[3]。不规则抗体主要指的是对于ABO血型系法则, 不满足其具体条件,属于抗A以及抗B以外的一种血型抗体。通常情况下, 人类血液中不包括不规则抗体, 但是因为妊娠、输血、注射以及相关血液制品的影响后, 会使得患者呈现出免疫刺激的现象,最终表现出不规则抗体[4]。其能够同对应的抗原之间表现出免疫反应的情况, 最终使得患者呈现出寒战以及发热等一系列的输血反应, 通常表现较为轻微, 如果更为严重的话, 会使得患者呈现出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现象, 如果更为严重, 会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5]。在对患者施以输血治疗过程中, 如果表现出的不良反应尤为严重, 则会使得患者呈现出较高的致死率。

当前分析, 抗A、抗B以及抗AB造成的不规则抗体,是导致患者呈现出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因素, 并且对此类抗体类型进行分析, 主要表现为两种, 分别为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 其中对于IgG类抗体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破坏力[6,7]。本次研究对于65例男性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后, 观察获得阳性结果的患者1例, 检验阳性率为1.54%;对于60例女性输血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后, 观察获得阳性结果的患者6例, 检验阳性率为10.00%;男性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阳性率低于女性输血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发现,女性患者出现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较高, 对此临床在施以输血治疗期间, 需要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并且对于输血患者有效开展不规则抗体检查工作。从而避免对输血患者造成系列的严重影响, 避免因为不规则抗体的影响最终使得患者呈现出溶血性反应的现象, 并且防止出现血液浪费的情况[8]。针对表现出不规则抗体的血液, 可以对其进行抗体血清的制备, 以用于临床所开展的稀有血型检测工作, 并且对于患者的血液选择可以加以显著促进, 对于只含有常规抗体以及健康血液的选择做出有效保证, 从而防止因为表现出溶血性反应后, 无法对患者的输血安全做出保证[9]。此外对于孕期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以及相关疾病症状的预防可以做出有效保证, 最终避免因为不规则抗体的影响, 使得新生儿自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从而使得新生儿身体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有效避免患者在输血过程中, 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的现象[10]。

综上所述, 对患者在施以输血治疗期间, 需要合理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 对于用血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对应血液的筛选工作, 从而使得疑难配血问题获得有效解决, 有效防止出现输血反应的现象, 最终对于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做出充分保证, 显著提高输血治疗效果, 充分体现出对患者在施以输血治疗前, 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工作的价值所在。

[1] 梁斌, 梁爱媛.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观察.心理医生, 2016, 22(4):92-93.

[2] 鞠久鑫.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6(2):382.

[3] 李文静, 蒋学兵, 王燕菊, 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17):2065-2066.

[4] 鲁君艳, 姜志刚, 谭正芳, 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2):234-235.

[5] 刘俊红, 杜忠斌, 李惠霞.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探讨.中国医药导刊, 2013(4):711-712.

[6] 曹微微, 舒象武, 李碧娟, 等.55481例住院拟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3, 15(3):238-240.

[7] 晋向芳.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31):52-53.

[8] 袁丁.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大家健康旬刊, 2016(2):70.

[9] 张新逸.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20):53.

[10] 李伟旗.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35):7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41

2017-08-07]

110101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阳性率抗体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Ro52抗体与其他肌炎抗体共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