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
2017-01-14余中来余宇婷
余中来 余宇婷
(1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 2淳安县林业局青溪林业工作站,浙江淳安 311700)
推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
余中来1余宇婷2
(1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2淳安县林业局青溪林业工作站,浙江淳安 311700)
通过对淳安县近几年来蚕桑生产现状的分析,认为要稳定淳安县蚕桑生产,遏制进一步下滑的态势,推行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较好的选择。从蚕桑家庭农场概念提出及优势分析入手,并在叙述蚕桑家庭农场的建设思路,分析蚕桑家庭农场需着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蚕桑保护区、鼓励创办蚕桑家庭农场、完善蚕桑产业扶持政策、积极防范养蚕经营风险、着力解决设施用地审批难的问题、将蚕桑家庭农场建设纳入乡镇考核内容等蚕桑家庭农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蚕桑产业;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适度规模;合同蚕业;省力化;综合利用
受惠于历届淳安县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和杭州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淳安县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和养蚕农户的共同努力,淳安县的蚕桑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淳安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其蚕茧产量一直稳居浙江省第3位,蚕茧质量十多年来名列浙江省前茅[1]。但是,从2008年起淳安县的蚕桑产业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到2015年全年蚕种饲养量仅8.51万盒,蚕茧产量3 714 t,与2008年相比,蚕种饲养量减少了12.77万盒,减幅60.01%;蚕茧产量减少了5 064 t,减幅57.69%[1]。尽管淳安县的蚕桑产业逐年萎缩,可是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蚕桑产业仍将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淳安县蚕桑产业的发展,遏制其进一步下滑的态势。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推行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较好的选择。下面就蚕桑家庭农场建设方面提几点想法,仅供同仁参考。
1 蚕桑家庭农场的优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淳安县蚕桑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蚕业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蚕桑家庭农场。蚕桑家庭农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利益和责任紧密结合,调动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短期内即可形成高品质的现代蚕业[2],其主要优势如下。
1.1 有利于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一是适度规模的蚕桑家庭农场,相比普通蚕户,更适宜科学管理,更注重质量安全,更有利于蚕茧质量的不断提高,更有利于提高“千岛湖”品牌蚕茧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蚕桑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二是蚕桑家庭农场的桑园多以流转土地成片种植为主,可减少抛荒桑园、插花桑园的面积,有利于病虫害的统一防治,降低家蚕农药中毒的风险,提高蚕桑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三是蚕桑家庭农场的规模化成片经营有利于机械化操作,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进一步推进蚕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2 有利于走科技化、省力化发展之路
通过建立适度规模经营的蚕桑家庭农场,能够进一步推广普及小蚕共育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规范化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等养蚕新技术、新模式,进一步加快提高蚕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实现“机器换人”,推动蚕桑产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蚕桑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有利于走科技化、省力化发展之路,促进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加快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的步伐[3]。
1.3 有利于走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之路
蚕茧收入是蚕桑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蚕桑产业还有很多副产品资源也蕴藏着巨大财富。如桑园套种蔬菜、玉米、中药材或套养家禽、家畜,用桑枝基质培植食用菌,用桑枝材料制造桑枝地板等系列产品,用桑叶生产桑叶茶等系列产品,用蚕沙生产蚕沙枕等系列产品,用蚕茧加工生产蚕丝被系列产品[4]以及开展桑旅融合的桑海观光、养蚕休闲体验游等。可以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全面合作,积极打造“千岛湖”品牌,不断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蚕桑家庭农场开展桑园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利用蚕桑资源,不断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
2 蚕桑家庭农场的建设标准与建设思路
2.1 蚕桑家庭农场的建设标准
蚕桑家庭农场的建设标准,概况为“5个有”:一是“有生产规模”,桑园面积原则上要达到3.33 hm2以上,桑树品种优良,桑园培管良好,水渠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二是“有科技含量”,养蚕设施先进,拥有合理的小蚕和大蚕饲养设施设备,能实现省力化养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三是“有技术保障”,积极参加各类蚕桑技术培训,饲养技术有保障,蚕茧质量各项指标较好;四是“有经济效益”,桑园综合利用和蚕桑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五是“有购销合同”,与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并按协议要求向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全额投售蚕茧。
2.2 蚕桑家庭农场的建设思路
2.2.1 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蚕茧质量 加强管理是蚕桑家庭农场能否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和核心,适度规模的蚕桑家庭农场相比普通小规模的养蚕户,更需要科学管理,更注重产品质量。为了解决蚕桑生产消耗劳动力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蚕桑家庭农场最主要是推广省力化生产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实施1年多批次连续养蚕,推行蚕桑标准化养蚕技术,精心打造“千岛湖”品牌和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不断提高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
2.2.2 加强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蚕桑家庭农场由于经营规模较大,自然风险也相对较大,要确保蚕桑生产稳产增收,就必须推广应用蚕桑生产先进实用技术、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和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要严防蚕病和家蚕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切实实提高蚕桑家庭农场的风险防范能力。
2.2.3 加强“机器换人”,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蚕桑家庭农场规模适度,生产资源利用率高,比较适合“机器换人”工程的实施,使蚕桑产业步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阶段,特别是切桑机、桑树伐条机、桑地旋耕机等机械与技术的引进和利用,让蚕农从传统、原始的生产工具上解放出来[2],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和壮大蚕桑产业,促进蚕桑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3 蚕桑家庭农场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全托管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蚕桑家庭农场正是蚕桑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部分,大力推进蚕桑家庭农场建设有助于促进传统蚕桑产业向集约化、高质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但在推进蚕桑家庭农场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着重解决。
3.1 蚕桑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注册管理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蚕桑家庭农场原则上要求拥有的桑园面积在3.33 hm2以上,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适当聘用少量长、短期临时工,以蚕茧生产为主要经营方式,同时开展套种、套养等多种经营开发;而且必须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3.2 蚕桑家庭农场所需土地的流转问题
据我们调查,2015年淳安县户均桑园面积不足0.40 hm2,而蚕桑家庭农场要达到适度规模一般要求桑园面积在3.33 hm2以上,这就需要蚕桑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来解决适度规模所需土地的问题,淳安县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有出租、互换、转让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淳安县的土地流转存在一定的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户对农村土地流转认识不到位,参与流转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户均土地面积较少,导致土地流转收益较低,缺乏吸引力;三是蚕桑家庭农场桑园最好是成片发展,以利于统一管理,但要使分散零碎的土地流转成片发展难度较大。
3.3 蚕桑家庭农场的主体培育问题
蚕桑家庭农场投入资金大,属高风险行业,需要一定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技能,管理人员必须懂生产、懂技术、懂管理;另外,家庭农场能否发展还得依赖于增加附加值,需具备较强的市场商品意识和一定的科技应用能力。为此,当前要积极培育各星级小蚕共育点经营者、村干部、种养大户、养蚕能人、农产品生产企业、大学生村官等作为家庭农场经营主体,而如何吸引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年青人参与,是发展蚕桑家庭农场建设成败的关键。
3.4 蚕桑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问题
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初期投入资金较大,如土地的租用及整理、蚕室的新建、桑苗的种植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土地流转、农资和用工成本逐年上涨,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主体很难承担。因此,按照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及农业本身高风险、高投资、低回报的特点,发展蚕桑家庭农场难度较大,必须依靠政府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补助和奖励。如对土地流转租金和生产资料的补助,对优质蚕茧生产和综合产品开发的补贴,对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手续的简化,以及对蚕桑家庭农场购买大型农用设施的贴息贷款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等等。
3.5 蚕桑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防范问题
随着蚕茧收购市场的完全放开,蚕桑产业不仅要面对较高的家蚕发病、中毒和养蚕技术不规范等带来的生产风险,还要面对蚕茧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等经营管理产生的养蚕经营风险,而且养蚕经营风险较难防范。
3.6 蚕桑家庭农场养蚕设施用地的审批问题
家庭农场需要配套较多的养蚕设施设备,如小蚕共育房、大蚕室、附属管理房等,据我们生产实际调查,现在每6.67 hm2桑园按春蚕期、晚秋蚕期每期饲养100盒蚕种计算,需配套大蚕室3 000 m2左右。但是,淳安县的桑园基本都建在耕地上,养蚕设施用地审批难,成了当前大规模推广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一个瓶颈问题。
4 蚕桑家庭农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4.1 建立蚕桑保护区
目前淳安县有10个蚕桑重点乡镇、100余个蚕桑重点村、1万余户蚕农,是淳安县蚕桑产业的主体和重点。建议结合蚕桑产业“十三五”规划,确保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3 333.33 hm2以上,重点布局威坪、姜家、浪川、汾口、梓桐、界首、临歧、枫树岭8个乡镇,在这8个乡镇设立2 000 hm2以上的蚕桑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的桑园按生态保护林政策实施补贴,出台政策消灭插花田、强化土地流转、改造老桑园等有效措施,确保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根基,顺利推进蚕桑家庭农场建设。
4.2 鼓励创办蚕桑家庭农场
建议淳安县动员辖区内的村干部、种养大户、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机手等作为创办蚕桑家庭农场的场主,充分利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意见》[6]等政策引导,在淳安县镇村干部中加强宣传、沟通和协调实施蚕桑家庭农场的建设。同时,建议县政府对兴办蚕桑家庭农场的场主给予资金扶持,以鼓励更多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年青人踊跃创办蚕桑家庭农场,促进蚕桑家庭农场建设的顺利实施。
4.3 完善蚕桑产业扶持政策
建议淳安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蚕桑家庭农场进行扶持。
4.3.1 养蚕补贴 分2部分进行:一是小蚕共育饲养费补贴,按“十天养蚕法”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标准[7-8]分别给予每盒小蚕100元、120元和150元的饲养费补助;二是蚕茧补贴,对年蚕茧产量在500 kg、1 000 kg、5 000 kg以上的养蚕大户,每50 kg分别给予100元、120元、130元的蚕茧补贴。
4.3.2 配套设施补贴 对新建或改扩建蚕桑家庭农场总投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给予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和基地平整投入部分40%的一次性补助。新发展、改造种植桑苗的,每株桑苗按0.5元给予补助。
4.3.3 土地流转补贴 对蚕桑家庭农场流转来的土地每667 m2每年给予200元的租金补贴。
4.4 积极防范养蚕经营风险
为防范养蚕经营风险,蚕桑家庭农场一定要与龙头企业进行紧密捆绑,开展技术“一对一”服务,形成“合同蚕业”和“农场+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各种风险防范能力。条件成熟的可参股龙头企业的后续经营,享受龙头企业的二次返利和补助。龙头企业还要协助家庭农场做好多种经营和产品综合开发,提高农场综合经济效益。
4.5 着力解决设施用地审批难的问题
蚕桑家庭农场以3.33 hm2桑园规模计算,至少需要蚕室面积1 500 m2,现有蚕室基本很难达到要求,需要蚕桑家庭农场增加蚕室建设。但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目前淳安县新建房屋用地审批困难,同时这也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不得大规模新建蚕室产生矛盾,此外从降低劳动强度和运输成本方面考虑要求桑园与蚕室要保持适度距离,这更导致蚕室建设选址困难。建议淳安县县委、县政府留出一定的指标,及时将需要在蚕桑重点乡镇、重点村或蚕桑保护区建设的养蚕设施用地转为一般用地,同时要简化用地审批手续。
4.6 将蚕桑家庭农场建设纳入乡镇考核内容
在推进蚕桑家庭农场建设中碰到的问题较多,需要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进行专门的沟通和协调。因此,建议将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列入到乡镇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中,并加大考核力度。
[1] 方广生.淳安县蚕桑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16,37(3):51-54.
[2] 朱训庆.蚕桑家庭农场,蚕桑产业崛起之希望[J].科学与财富,2015(7):92.
[3] 仲春梅,崔颖钊,顾森林.蚕桑家庭农场建设过程中的体会[J].江苏蚕业,2015,37(2):37-39.
[4] 饶俊,杨义应.霍山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99-300.
[5] 佚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EB/OL].新华网,(2014-01-1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19/c_119033371.htm.
[6] 佚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4-11-2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0/c_1113339197.htm.
[7] 陈田飞,郑爱华,柯红成,等.推行“十天养蚕法”星级管理 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J].中国蚕业,2013,34(4):75-77.
[8] 郑爱华,柯红成,方广生,等.淳安县推行“十天养蚕法”现状和对策[J].中国蚕业,2014,35(3):55-56.
10.16839 /j.cnki.zgcy.2017.01.010
2016-10-13;接受日期:2016-11-18
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专项(编号2011R50028)。
信息:余中来(1971—),男,浙江淳安,本科。 Tel:0571-64827656,E-mail:caybm@163.com
[S88-9]
C
1007-0982(2017)01-0044-04
ISSN 1007-0982; CN 32-142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