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2017-01-14魏国强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根据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蓝图,积极实践创新发展模式,明确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任务,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进程。
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推进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时期。但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需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决把资源环境恶化势头压下去,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2016年10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全球共同努力,通过发展可持续农业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饥饿和贫困,实现国际社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友好型农业是一种比较宽泛的
农业生产体系概念,其核心内涵是遵循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注重农业资源集约使用、环境污染有效防治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农业大省,加快推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对建设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具有重要意义。
1 蓝图已经绘就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河南,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1.1 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河南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提升工程,突出发展优质小麦,促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牵引,带动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等种养业发展。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建成一批都市生态农业连片示范区。
1.2 打造美丽河南
1.3 坚持绿色发展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1号)提出,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基本建立农业资源有效保护、高效利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加大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总体得到遏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
1.4 转变发展方式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以集约、高效、绿色、可持续为方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秸秆还田、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燃料、秸秆工业原料、秸秆食用菌基料、秸秆沼气和发电等产业化发展。
2 模式正在创新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全省各地涌现出推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生动实践。
2.1 服务国家战略,打造质量立市新亮点
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之一,南阳承担着“一渠清水送北方”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南阳把农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产业,通过培育生态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化水平, 走出一条“水清民富”的绿色协调发展之路。全市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2.67万hm2,占全国有机生产面积的1.5%;累计认证有机产品395个,占全国有机证书总数的1.2%。截至2016年7月,南阳市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双双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南阳市有机绿色农产品年产量16万t,形成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产品、畜产品等8大类农特优产品,新野肉牛、牧原生猪等1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了工农联动、富民增收。西峡县围绕香菇产业,形成“研发育种—标准化种植—统一收购—仓储物流—深加工—订单式销售”完整产业链,全县有100多家香菇种植合作社,400多家香菇保鲜库,29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年产值20多亿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护住了京津人民的“大水缸”,而且让农民端上“绿饭碗”。
2.2 促进农牧结合,走出生态循环新路子
呼吸内科所收治患者多为肺部系统疾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患者的病程较长,机体免疫功能较差,抗生素治疗史较久,是医院感染的易发人群[1] 。因此对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为降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科室在2018年10月开始应用危机管理,本研究主要对危机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2014年,平顶山市被列入全省生态循环畜牧业示范市。2016年,平顶山被定为河南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按照“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的战略布局,平顶山以畜牧业为龙头、实施农牧结合,通过打造生态、市场、金融三个“循环圈”,推进农业全产业开发、全循环发展。一条生态循环链从猪场延伸向农田和市场,将养殖场、农田、农民融为一体。“猪身上长出现代农业产业链”,成为平顶山市农业融合发展中的新景观。截至2016年6月,全市循环发展型农企已达101家,带动6.67万hm2农田进入循环农业产业链,仅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就让22万户农民户均增收270元。农牧循环圈的打通,让产业链条由农产品单一模式延伸至农、林、牧、加、旅游等多产业复合模式。全市先后培育出农牧结合型、林牧结合型、养殖带动型、合作带动型、加工带动型、复合发展型六类循环企业,为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全域发展格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3 优化种植结构,推出良好环境新举措
近年来信阳市把发展紫云英产业当作生态建设的好事、环境营造的实事和粮食安全的大事来抓,以公路、铁路沿线为重点,启动“彩带护线”工程;以旅游区、风景区为重点,启动“观赏花圃”工程;以冬闲白茬田集中区为重点,启动“绿肥示范”工程;以种子生产优势区为重点,启动“种子基地”工程。不断扩大紫云英、毛叶苕子、箭舌豌豆等作物种植,在公路、铁路沿线和城镇周边、旅游风景区等规划6.17万hm2集中连片种植区。发展紫云英产业,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培肥了耕地地力,更是促进了全市绿色稻米生产和生态旅游发展。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水稻产量会更高,大米品质会更优;以紫云英为主要肥源的有机稻生产基地,有机米是市场上普通大米价格的6倍以上,效益是普通大米的4倍;紫云英花开时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令人流连忘返。以紫云英为纽带的种子出口创汇基地、绿色稻米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初具规模。
2.4 突出休闲观光,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洛阳市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古朴村落为形,围绕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休闲农业项目总数已经达到3451个,年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安排就业人数4.8万人,年实现总收入26.5亿元,2016年11月份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洛阳休闲农业正在领跑全省,按照发展规划,洛阳农业将持续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养老产业等深度融合,以“休闲生态农业百色农庄和美丽百村”为抓手,实施“百色农庄”品艺提升工程,培育120~150个具有休闲养生功能的特色农业庄园,打造100个休闲乡村。孟津县已打造55个33.33hm2以上的乡村旅游休闲农庄,并荣获“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多
项荣誉称号。孟津休闲农业之“点”正带动全县旅游之“面”,赢得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春天花满园、夏天绿满山、秋天果满坡、冬天菜满棚,休闲观光农业正助推孟津向“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公园”迈进。
3 任务更加明确
加快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以良好生态营造发展优势,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全力构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经济,形成生态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3.1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再好的理念也要靠人来落实。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加入职业农民队伍,推进农民创业创新。优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培养职业农民。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相关政策向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倾斜。河南省强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每年计划培训20万人,到2020年,共培训100万人。
3.2 建设美丽宜居农村,注重“物”的基础作用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注重提高农民生活舒适度。我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重点是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文化进村。到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40%以上达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
3.3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产业”的支撑功能
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优化区域布局,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价值链。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内,主要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在其余耕地上,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大力发展优质花生,重点发展高油酸油用花生和食用花生。大力发展优质草畜,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加快发展肉牛奶牛;扩大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规模,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优质林果,因地制宜发展苹果、桃、梨、核桃等林果产业,着力扩大高端、名优品种比重;发展园艺业、水产业、食用菌、设施农业等高效农业。在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1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重点发展会展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到2020年,全省建成30个以上省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3.4 推进循环农业发展,落实“生态”的目标要求
生态循环农业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加快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农业生产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废弃物利用、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生态保护型养殖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新技术。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以及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双重目标。根据地域特色,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产业、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休闲农业等方面,推广循环链接技术,打造农田内循环、种养循环、多产业循环的复合型循环农业体系。
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老百姓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拥有优美的环境,让自己的家园更宜居、更和谐、更温馨,彰显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巨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1] 魏国强.绿色理念引领河南农业走向辉煌[J].种业导刊,2016(7):5-7.
[2] 魏国强.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6(4):5-7.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friendly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WEI Guoqiang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
Eco-friendly agriculture is 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which gives consideration to both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blueprint of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innovation nodes and proposed developmental tasks to accelerate the Eco-friendly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Eco-friendly agriculture; accelerate; Henan province
F323.1
A
1003-4749(2017)04-0007-04
2017-01-16
魏国强(1976-),男,河南偃师人,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