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位典藏创意加值与数位学习

2017-01-13陈雪华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11期

摘 要 台湾大学图书馆之数字典藏发展成果,主要可分为两部分:(1)台湾研究资料:淡新档案、伊能嘉矩手稿、台湾古碑拓本、田代安定手稿、歌仔册、狄宝赛文库;(2)台大专藏资产暨合作数字化:台湾旧照片数据库、台湾宗教艺术数据库、日据法院档案数据库、台湾日据时期统计数据库、台湾古契书数据库、中国国民党史料数据库、慈林教育基金会典藏台湾社运史料数据库。除建置数据库之外,更有丰富的推广与加值应用。

关键词 台大图书馆 数字典藏 数字学习 台湾研究 加值应用

分类号 G250.74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1.012

Abstract The digital collections of the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1)Taiwan studies:Tan-Hsin Archive, Manuscripts of Kanori Ino, Rubbings of Taiwanese Cultural Relics, The Manuscripts of Yasusada Tashiro, Collected Lyric Books of Taiwanese Opera, and V. S. de Beausset Collection. (2)Taiwan University collections or cooperation with others:Taiwan Historic Photography database, Taiwan Religious Art Database, Taiwan Colonial Court Records Archives, Taiwan Colonial Statistics Database, Taiwanese Land Deeds Database, Kuomintang(KMT) Records Archiv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rchives from the Tsunah Foundation. Besides building databases, there are also abundance of promotions and value-added applications.

Keywords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archives. E-learing. Taiwan study. Value-Added applications.

数位典藏系指将有保存价值之实体或非实体资料,透过数位化科技技术予以保存及应用[1]。台湾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台大图书馆)于1998—1999年曾执行“数字博物馆项目先导计划——淡水河溯源”;2001年度起参与“典藏数字化计划”,整体性地规划珍贵馆藏资料之数字化;自2002年度起,持续参与“数字典藏科技计划”及“数字典藏与学习科技计划”,将这些深富学术价值的脆弱文献加以修复与数字化,除有助于珍贵文献的长久保存外,更辅以数据库建置,透过因特网开放一般大众自由取用,裨益学术研究之推展。十多年来,已陆续将馆藏淡新档案、伊能嘉矩手稿、台湾古碑拓本、田代文库、狄宝赛文库、歌仔册等深具台湾研究价值之数据数字化,其中淡新档案与歌仔册除进行数字化之外,更利用数字化成果进一步加值建置数字学习教材,推出淡新档案学习知识网(http://www.digital.ntu.edu.tw/tanhsin/)与歌仔册念唱学习知识网(http://liamkua.lib.ntu.edu.tw)。

1 台大图书馆数字典藏之发展成果

台大图书馆有丰富的日据时期文库专藏,还有明清时期的各种契约文书档案,是台湾研究珍贵的史料。台大图书馆安排数字典藏的数据多与台湾研究相关,另则是针对台大独有之珍贵资产,而优先级主要依据数据独特性、且使用率较高者来评定保存价值。各数据库之年代分布与数据量详见表1。

1.1 台湾研究资料

1.1.1 淡新档案

1776年至1895年间(清乾隆41年至光绪21年)台湾北部淡水厅、台北府及新竹县的行政与司法档案。日据时代由新竹地方法院承接,转送覆审法院,再转赠台北“帝大”文政学部,供学术研究之用。战后移交本校法学院,并由法律系戴炎辉教授命名及主持整理工作,将档案内之文件分为行政、民事及刑事三门,门下并分类、款、案、件。全部档案原件及微卷于1986年由戴教授移交本馆特藏组珍藏。

在现存的清代台湾省、府、州、县厅署档案中,以“淡新档案”最具规模、完整而亘及长期间。本档案为研究台湾北部前清时代之行政、司法、经济、社会、农业等之珍贵史料,皆属极有价值之第一手数据,故对研究台湾法制史、地方行政史、社会经济史等深具学术价值,弥足珍贵,也是了解传统中国法律制度与司法审判的重要凭借,为世界有名的传统中国县级档案。

1.1.2 伊能嘉矩手稿

伊能嘉矩于1895年日本据台之初即受命来台,从事台湾人类学调查研究。为首次提出全面性台湾少数民族分类的第一人,并且到台湾各地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留下为数众多的田野笔记与研究数据。此外,伊能嘉矩亦投入心力于台湾汉人历史、民俗研究、调查,整理台湾历史、旧惯,并且参与总督府的台湾史编纂工作。伊能嘉矩在台湾的历史民俗研究与少数民族研究两方面,都留下辉煌的业绩。

台北“帝大”在创校之初,自伊能嘉矩遗族购入伊能嘉矩的丰富藏书与台湾少数民族器物,图书纳入图书馆馆藏,称为“伊能文库”;器物则入人类学系,成为早期的台湾关系特藏。伊能嘉矩的研究与收藏,成了本校所藏日据时期台湾关系资料的重要部份。本计划除将馆藏“伊能文库”中之珍贵手稿、田野调查笔记、早期期刊及报纸剪贴、照片等进行数字工作外,亦将日本所藏伊能数据之数字化工作于本计划中执行。

1.1.3 台湾古碑拓本

本馆于1997年12月自人类学系接收日据时期台北“帝大”所搜集台湾地区碑文之拓本,内容含“台湾府城碑”、赤崁楼之“报恩阁碑”、台南《龙山寺碑记》、台南开元寺“郑成功之书”等,其中多有实物已毁损不存者,因此这批文化遗产堪称无价瑰宝。数据库内容包含:原件影像、详细完整的诠释数据建文件,并具有全文检索功能。

1.1.4 田代安定手稿

原藏者田代安定为台湾热带植物研究先驱,曾任职台湾总督府技师,专攻植物学,创立恒春热带植物殖育场(今名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恒春分所),并任场长多年,引进多种外国珍贵树种,奠定今日垦丁公园热带植物相之丰富规模。

日本据台之初,田代即开始从事台湾植物调查,而留下许多植物学研究之资料与调查报告。田代在台湾期间,专注于殖产、工业等较为深入的植物利用研究,其所搜集的相关藏书及各种调查手稿是台湾植物学研究之滥觞,更是了解台湾植物分布变迁的重要参考数据。

《田代文库》手稿资料多为从事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尤以台湾及琉球研究之相关记录与报告为主。田代安定在台湾期间,深入各地从事植物栽培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写成“复命书”,包括《有用植物栽培调查复命书》《台东调查报告业务部》等,对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开发,撰述相关记录及建议。尤其手稿部分之数据,乃孤本原件资料,具独一性与珍贵性。本计划将挑选该文库中的孤本图书典藏及田代安定手稿数据进行数字化计划,作为台湾植物学标本数据库之补充,对植物学之教学与研究甚为重要。

1.1.5 歌仔册

台大典藏之歌仔册来源有二:其中的大宗为杨云萍文库之典藏,少部分则为彰化县溪湖镇素儒耆老杨水虳先生之收藏。出版年代横跨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杨云萍教授为史学与文学双栖之才子,名友濂,以笔名云萍行世,其慧眼独具,全力搜集歌仔册,其购藏不但数量多,而且包罗万象,包括台湾与祖国大陆出版者。

歌仔册纯用闽南语书写,但因闽南语之语文不一致,有的用词古典优美,令人赞赏,有的只能用表音之代替字,颇为难懂。然而,用词都是民间最素朴自然的语言,唱来极为亲切上口,是以容易传诵,影响深远。

1.1.6 狄宝赛文库

狄宝赛先生为负责规划督导的美国工程顾问公司企划经理,其在台工作期间留下许多工作与生活记录,包含日记、手稿档案、剪报、影片,以及相关的历史文书档案,是台湾历史的见证性史料,其学术价值与珍贵性不言可喻。台大图书馆制作出版的历史纪录片为中、英文双语版,影片内容从光复初期的台湾经济背景,谈到台湾第一个四年经济建设规划的理念,以及狄宝赛先生参与台湾建设的实例,见证台湾近代的一段历史。

1.2 台大专藏资产暨合作数字化

除参与数字典藏计划以外,台大图书馆也参与文化数据库计划。另外,台大图书馆本身也针对馆内特藏进行主题式的数字典藏,或是与其他单位合作数字化。以下分别就不同主题加以说明。

1.2.1 台湾旧照片数据库

为台大图书馆藏日据时期日文台湾研究旧籍中之插图、照片,包含《台湾写真帖》等珍贵照片全集及光复早期的收藏。

1.2.2 台湾宗教艺术数据库

该数据库中包含:(1)台北“帝大”教授增田福太郎搜集之台湾宗教艺术资料,包括来自庙宇、佛坛、道坛印制的神佛画像、灵签、符咒,以及各种祭拜用的纸钱;(2)本馆馆藏日据图书或明信片中有关台湾宗教艺术之影像或图画。

1.2.3 日据法院档案数据库

台大图书馆及校数典中心参与建置数据库,内容为台北、新竹、台中、嘉义等四个地方法院及司训所典藏之日据时期各类司法文书,包含台湾高等法院所典藏之日据时期判决原本与接收卷宗,以及各地方法院所保存的各类卷宗,另有民事判决原本、民刑事案件登记簿、非讼事件以及强制执行事件等卷宗、公证书原本、各种有关法人的登记簿、行政卷宗等。

1.2.4 台湾日据时期统计数据库

收录台大图书馆及台湾分馆所藏日据时期日文台湾统计类旧籍中之统计图表,共计681册日据时期统计出版品。

1.2.5 台湾古契书数据库

典藏古契书主要有三部分。(1)南部古契书。台大图书馆典藏,包含甚为稀有之台湾南部麻豆、萧垄社、佳里兴庄等地的相关古契。(2)竹堑北门郑利源号古契书。新竹郑华生先生典藏,是郑用谟在新竹地区发迹创“郑利源号”,事业腾达,传四男郑如磻经营“利源号”,父子两人遗留的相关古契书。(3)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古契书。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典藏,该批古契书涵盖地区广阔,包括台北县市现在的松山区、大同区、万华区、信义区、士林区、内湖区、中正区、深坑、板桥、汐止、泰山、八里、三芝、淡水、平溪等地。

1.2.6 中国国民党史料数据库

合作单位为“中国国民党文传会党史馆”,国民党党史馆典藏史料包含:(1)“特种档案”,国民党对日抗战时期与亚洲周边国家关系档案、台湾人士抗日活动档案等;(2)“汉口档案”,宁汉分裂时之汉口党部档案;(3)“前五部档案”,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商民五部源文件,与特别委员会党务文件;(4)“国防最高委员会档案”,战时统一党政军指挥之最高决策机构;(5)“近代人物书札”,国民党档案中近代人物手札数据。

1.2.7 慈林教育基金会典藏台湾社运史料数据库

慈林教育基金会位于宜兰县五结乡,由林义雄先生所创立。台大图书馆与慈林教育基金会于2006年7月签订合作数字化计划,就该基金会“台湾社会运动史料中心”之剪报与杂志典藏完成影像数字化,并建置数据库。收录有关台湾近六十年来的各种政治、社会、环境、人权、教育、农渔业、国际等方面的相关事件之报导与评论资料,呈现台湾经历各种社会运动、各界论辩、朝野拉锯的历程而蜕变为今日的台湾的轨迹,是研究近代台湾历史、民主政治发展之珍贵史料,其中包含大量戒严时期被查禁之出版品,以及社运议题的相关剪报,多为台大图书馆未典藏。

2 推广与加值应用

数字典藏的丰硕成果,需经有效推广与加值,才能够提高能见度,并对社会造成更深远的影响。台大图书馆数字化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包含:(1)学习知识网,如淡新档案学习知识网、歌仔册念歌学习知识网;(2)特藏出版品,专藏书目、解题图录、全文、影像、校勘;(3)纪念品,如特藏L夹、年历、藏书票、便条纸、笔袋、万用卡片等,十分丰富而多样。

兹以“歌仔册念唱学习知识网”为例,阐述歌仔册的价值,介绍台大图书馆馆藏歌仔册内容,并简述数字典藏计划之执行状况与成果[2]。

“歌仔”为台闽地区对民谣、小曲的通称,“念歌”是台湾民间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其表演方式是由一人或多人,配合月琴、大广弦、箫、笛、锣鼓等乐器伴奏,使用歌仔调如“江湖调”“七字仔调”“都马调”等,生动灵活地演唱故事或歌谣。将“念歌”的唱词以文字记录下来,手抄或刊印为小书,即为“歌仔册”(或“歌仔簿”),因其七字句的特性,称“七字歌仔”,又因其如古诗之古体“七绝”,四句相联,亦称“四句联”。

歌仔册内容为台闽地区传统念歌表演的文字记录,“深化台湾核心文献典藏数字化计划”将歌仔册扫描后之数字图像文件上网公开供公众利用,虽有助于闽南语言、文学、历史、社会、传统艺术等各领域研究者拓展研究主题、深化研究内涵,但仅能呈现印刷资料的单一面向,无法传递念歌艺术实际展演之精髓。“歌仔册念唱学习知识网”应用歌仔册之数字化素材,设计成套教材,包含念唱影音档案、文本故事导读、学习手册(唱词及其闽南语罗马字拼音、语词注释、段落译文)、学习测验,并录制台湾念歌者影像记录、挑选适合的歌仔册改编为动画故事,最后将上述内容整合置于“歌仔册念唱学习知识网”(http://liamkua.lib.ntu.edu.tw/),希冀透过将歌仔册文字还原为念唱表演、录制为数字影音文件,以典藏、推广念歌这项深具特色但现已式微的表演艺术,吸引社会大众了解歌仔册与念歌。

参考文献:

[ 1 ] 蔡永橙,黄国伦,邱志义,等.数字典藏技术导论[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

[ 2 ] 陈雪华,洪淑苓,施佩宜,等.典藏台湾说唱艺术:台湾大学图书馆馆藏歌仔册数字典藏工作纪实[J].大学图书馆,2014,1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