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2017-01-13王慧崔亮东
王慧+崔亮东
摘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对于主要依靠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商业银行来说,所带来的最大启示即改变现行的服务模式,寻求创新与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48
近年来,谈到中国金融领域最热门的概念,大概非“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莫属。2013年6月首只互联网基金“余额宝”诞生,在全国上下闹钱荒的2013年二季度末,余额宝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规模已超过百亿元,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宣布其规模达2500亿元,用户达4900万户,成为当之无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领头羊。此后网易“现金宝”、苏宁“零钱宝”、微信“理财通”等各种“宝宝”们都蜂拥而至,2013年也因此被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2014年亚洲博鳌论坛上,《博鳌观察》与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年度报告,互联网金融成为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马云曾经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改变银行”。依靠传统经营模式生存的商业银行该怎样面对这些新的冲击和挑战,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1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互联网金融”是由《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课题主持人谢平等人于2012年提出的概念,它是一个谱系(spectrum)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称,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也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应得益于其多方面的创新:
2.1信息处理创新——云计算保障信息高速处理
传统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搜集处理一般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来完成的,信息不对称,且标准化、碎片化、静态化。而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和风险评估通过网络化方式进行的,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各自信息上传到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等网络平台,经过大数据的可以快速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从而对不同风险偏好的个人或机构资金供求双方进行匹配,可以大大降低对资金需求方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定价的成本。这样,金融交易网通过互联网完成了高速低廉的信息处理。
2.2支付方式创新——电子化支付清算
传统金融的支付终端通常掌握在银行手中,采用的是物理网点分散支付,人们必须通过银行窗口排队取现金方式完成支付。“银行卡-ATM机-POS终端”模式的出现使得支付方式拓展到安装POS机的商户手中,人们仍需通过ATM机取款或机具刷卡方式完成支付。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等的普及,Wi-Fi、4G等技术的完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移动支付与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进一步整合,个人和机构都可集中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内开立电子账户,包括存款和证券,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完成支付和转移,支付终端掌握在自己手中,支付清算实现完全电子化,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替代现金的流通。
2.3资源配置创新——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几乎完全对称
传统金融的具体形式如银行、投资银行等作为中介匹配资金借入方和借出方,供求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通过网络发布,跳过了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机构媒介,供需双方信息可以直接匹配并建立联系。在这种资源配置下,大大提高了资金供需双方信息的对称性,而交易成本却比依靠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方式低很多,很容易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个人机构投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同时,资金供需方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同时实行交易,信息几乎完全对称,定价更加科学合理,使得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更加容易形成一个相对公平、透明的资金交易市场。
2.4客户开发创新——互联网挖掘客户
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仍以坐等客户上门为主,以网点柜台为基础,辐射面仅限于网点附近地区有金融需求的客户,对潜在客户的挖掘和拓展较为困难。在现今客户基础和“入口为王”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一个使用率极高的平台,打破时间、地域、网点等限制,聚合了大量的客户基础,通过搜索引擎对客户行为状态的记录和对客户行为的连续分析,开发适合的产品,为客户提供贴身的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2.5信用评估创新——网络征信
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手段,互联网金融借助大数据工具创新了征信手段,降低了资金供需双方的准入门槛,使得信贷客户的群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投资者可以将贷款对象的网络交易和信用记录信贷审核参考指标,如果贷款对象违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和发布其违约信息,提高违约成本,降低投资者风险,在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不仅仅是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更在于其通过网络征信的方式,拓宽了可以开展资金供求的目标群体,它将传统金融机构可能拒之门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等信贷需求群体纳入到可贷群体,同时将投资金额较少、渠道狭窄的普通大众纳入到信贷供给群体中。这种大数据的运用,还将传统金融交易未涉及的无征信记录的客户群体也纳入到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中。总体说来,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的网络征信方式,大大增加了借贷群体范围,同时打破了借贷双方地域和人际圈的限制,增加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透明度,有效控制了传统征信手段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降低了资本交易成本。
3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3.1经营理念创新
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首先是经营理念的创新和转变。要想在现代金融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创造优势,赢得主动,商业银行必须不断进行经营理念的创新,摒弃坐等客户上门的传统经营模式,树立和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经营理念。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创新应该建立在对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进行深入调研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国外先进银行和本国同业的产品创新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和机械模仿,而应结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本土化改造和本行优化,否则只能被动地跟在市场后面,失去参与竞争的先机。要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创新观念,不仅拘泥于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创新,还应鼓励眼前收益虽不明显但对于培育市场、引导客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
3.2金融产品创新
得客户者得天下,开发出能够让客户满意的金融产品是当前维护和拓展客户的重要手段,成效也最为显著。随着人们金融意识的不断增强,金融需求的个性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特色金融产品,大力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文化品位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加贴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服务。通过市场细分、交叉销售和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来绑定客户,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如可以根据年龄、职业、生命阶段、经济能力等指标对客户进行细分,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银行产品,使得银行的服务从千篇一律变得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具体来讲,对于高价值客户,应当以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为目标,通过配置私人银行顾问等方式为其定制专业、专属投资产品组合;对于优质客户,应当以提供顾问式的投资咨询服务为目标,通过客户经理团队为其个性化与标准化相结合的金融产品;对一般客户,刚以满足正常的金融需求为目标,通过厅堂服务、群发信息等方式提供相对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此外,可以将核心产品捆绑上关联性强的其他产品,组成有效的金融产品组合,向客户提供包括资金结算、贷款、理财产品在内的金融服务,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相结合,形成“一站式”金融服务,提高交叉销售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3信息管理创新
从金融创新的载体来看,高新技术的运用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数据是目前最热门最受关注的技术工具,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得到广泛运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对学习、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开发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金融平台,但其创新性不足,且基本上还是局限于原有的金融框架内部。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和发达的现代社会,商业银行单靠原始的市场调研方式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大众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这也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始终不足的重要原因,而大数据技术工具的运用为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商业银行应深刻意识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于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一是可以通过跨界经营模式,从传统业务跨界到新兴金融市场,从传统物理银行跨界到网络金融领域,实现客户基础、产品、渠道和网络的不断延伸,增强金融新业态领域的竞争力;二是可以积极培养具有大数据知识和理念的金融人才,同时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诸如P2P平台、电商企业、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共享市场信息,收集和挖掘客户需求,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3.4人才培养创新
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主要依赖于人才。有了理念、有了机制,最终还需要靠人来落实。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看,专门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员非常少,整体水平也不高,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在人才结构中主要以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人才为主,信息技术人才比重很小,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也不够,导致一些银行无法把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在开发金融产品时失误不断,一些金融服务刚开发出来就被市场淘汰。商业银行应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和金融理论实践水平、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为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成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中坚力量。一是引进具有金融理论基础、熟悉银行业务、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对本行、本土实际情况非常了解的人才;二是整合人力资源,加强本行员工的培训,尤其是对金融创新产品业务的学习和借鉴,通过产品创意大赛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培养既懂金融又懂大数据的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结合最新信息技术与发展前沿设计出紧跟时代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谢平.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R].博鳌论坛,2014.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4]周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12):17.
[5]王曙光,张春霞.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J].长白学刊,2014,(1):8087.
[6]孙培基.对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1,(5):7076.
[7]邱峰.互联网金融冲击与商业银行应对[J].金融会计,2013,(1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