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人的脚步

2017-01-13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1期
关键词:陀罗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

当东方人还在用昆仑山来幻想西方世界的时候,欧洲人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东进的脚步。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用10年时间进行东征,接连征服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行至帕米尔高原西部时,大军跨越了兴都库什山,亚历山大被富庶的印度河流域吸引,甚至已经进入了印度河上游地区,最终人马厌战,止步于此。也许,帕米尔高原在亚历山大的征程中是个因难以逾越而未被考虑的线路,否则古老的中国不会在一千多年后仍停留在欧洲人的东方想象之中。

亚历山大的这次征程,在帕米尔西南部产生了一点意外的影响,张骞在公元前2世纪到达这一带的时候或许能够看到一丝痕迹——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有一个叫犍陀罗的地方,当年古印度的佛教兴盛,亚历山大东征给这里带来了丰厚的希腊古典艺术,希腊化的佛教造像后来成为犍陀罗艺术的标志;犍陀罗就处在张骞寻找的大月氏人的定居地,后来,疲于迁徙的大月氏人在这一带建立了著名的贵霜帝国,犍陀罗艺术在贵霜时代达到顶峰,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印度、中国、日本与朝鲜的佛教艺术。

亚历山大没有跨越帕米尔高原,致使欧洲人对那个出产丝绸的东方一直抱有奇妙的幻想。在张骞所处的西汉时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学家与地理学家对东方不明所以,只能称作“赛里斯国”,也就是“产丝的国度”。在此之前,欧洲人甚至一度传说丝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曾有一个穿越丝绸之路到达洛阳的马其顿商人带回一些关于东方的信息,这些宝贵的消息被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写入其巨著《地理学》,其中记载了从石塔到赛里斯(东汉时期的中国)的都城Sera(洛阳)的路程,这个“石塔”,就是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河谷中最古老的城址“石头城”。

但是,真正让欧洲人对东方产生热烈向往的时代,是一千多年以后。1271年,年轻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踏上了他的东方之旅。当他登上帕米尔高原的时候,曾经在古罗马的地理书上昙花一现的塔什库尔干河谷对欧洲人展露了它的容颜。《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一个隐秘、寒冷而美丽的世界:“……登之极高,致使人视其为世界最高之地。既至其颠,见一高原,中有一河。风景甚美。世界最良之牧场也。瘦马牧于是,十日可肥。其中饶有种种水禽,同野生绵羊。羊躯甚大,角长有六掌。牧人削此角做食盘,且有用作羊群夜宿之藩篱者。此高原名称帕米尔,骑行其上,亘十二日,不见草木人烟,仅见荒原,所以行人必须携带其所需之物。其地甚高,而且甚寒,行人不见飞鸟。寒冷既剧,燃火无光。所感之热不及他处,烤煮食物亦不易熟。”

直到今天,塔什库尔干河谷亦无大异,看起来似乎仍然是一个井然有序并与世隔绝的世界。

猜你喜欢

陀罗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
散落世界各地的犍陀罗艺术
美国的犍陀罗艺术研究
文化杂糅视域下对犍陀罗艺术起源与发展的新思考
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秋色美
迁徙
“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获奖课程 教学设计之《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