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道扬:比生命更长久的事

2017-01-13柳光强阮静

财政监督 2016年24期
关键词:研究

●本刊记者 柳光强 阮静

郭道扬:比生命更长久的事

●本刊记者 柳光强 阮静

郭道扬:1940年生,湖北谷城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享誉中外的会计史学家,原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及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国际会计史学家协会亚洲唯一理事、国际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涉及财务会计理论、中外会计审计史、会计审计思想史、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国际会计、环境会计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著作十余部,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其原创性观点和卓越贡献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让西方改变了对东方会计的认识;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劳动模范、首届“荆楚社科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走向世界的中国会计史

年过七旬的郭道扬教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西装革履,步履坚定,花白的头发一丝不乱,矍铄的精神感染着台下的学生,让这些前来听课的年轻人们也振奋起来。郭道扬教授这节课要讲的是《会计的起源》,同时还有一个任务,领衔录制《全球会计通史》这一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讲授此课即为第一专题。

“(会计的起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郭道扬开场讲道。没有讲义,娓娓道来。他先将本讲涵盖四大问题的框架厘清,将何谓会计史阐明,随后便抛出一个问题:会计的历史基因是什么?

这不免让台下几乎与这位老者有着五十多岁年龄差距的年轻人们不解,为何将“基因”这一医学概念用于会计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研究会计的历史基因、会计的起源问题究竟用意何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学科的演进密码都潜藏于她的历史基因当中,探本求源、端点考证,意义不可谓不重大。而一门学科的历史研究者,正是这门学科“基因”的挖掘者。

郭道扬就于会计学研究中率先“挖掘”出了中国会计历史的基因、源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中国会计史稿》让世界注目东方,这一著作不仅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会计有史无书的局面,也大大提升了中国会计在国际会计界的地位,著者郭道扬因此成为享誉中外的会计史学家。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专门撰文,盛赞此书“填补了我国会计学的空白”;美国新泽西大学教授李露茜评价“《中国会计史稿》是东方的第一部著作,这部著作将有助于向全世界介绍东方的文明”;当代世界会计权威、国际会计教育与研究联合会主席、著名会计学家保罗·加纳认为“要了解中国的会计,就要读郭道扬教授的作品”;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学的津谷原弘教授等也指出“《中国会计史稿》的问世,填补了世界会计史库中的空白”。

直到2012年英国剑桥大学资深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杰克·古迪在伦敦出版的《西方中的东方》一书还作出这样的史证结论: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一书中对中国固有复式簿记的考证“不得不让西方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他们原有的某些假定进行全新思考”,改变了他们过去的错误认识:“只有西方式的簿记形式才是科学的”结论。并指出“从郭道扬所揭示的中国簿记自身的内在逻辑”表明,“逻辑”或“理性”,“才是我们看待簿记发展历史的一种更为可取的思考态度”,这些评价足见郭道扬教授的《中国会计史稿》一书在世界范围影响之深远。

在此基础上,郭道扬又陆续出版了《会计发展史纲》、《会计史研究》(三卷),将研究领域拓展到世界会计史,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剑桥牛津大学以及意大利、日本等国都将其作为重要中文著作收藏。郭道扬及其对会计史的研究走向了世界。

1987年10月,郭道扬应邀出席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六届会计教育会议,并在这次会议上作主题发言。会后《中国会计教育事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文成为日本部分大学会计方向研究生的参考书。

1988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会计史学家会议上,郭道扬作为大会组委会特聘的唯一一名中国代表出席,并在大会上用英文宣讲了题为《试论中国会计的历史贡献》的论文,成为中国会计学界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里程碑事件。

1994年9月,世界会计学界在意大利隆重召开纪念现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之《簿记论》问世500周年大会,郭道扬应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卢卡·帕乔利对中国近代会计发展的影响》的演讲,再次受到世界会计学界的重视。

……

多年来,郭道扬屡次代表中国会计界出席国际会议,并作为大会的主体报告人发言,国际声望颇高。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国的知名会计专家也不断来访中国,郭道扬所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俨然已成为世界会计史与会计文化的研究交流中心。

世界知名会计学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Macve教授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拜访郭道扬教授并作学术交流

一个人的治史之路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所教育殿堂里,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全球会计通史》的课堂上,郭道扬教授继续讲授着《会计的起源》;在对研究会计起源的理论依据进行阐释之后,开始了下一个问题的分析——人类在采集经济时代的生产与生活状况。

台下的学生们显然对这一部分展现出了更浓厚的兴趣,因为课件中所展现出的一幅幅考古成果、史前绘画,对他们来讲是那样陌生又新奇,而台上郭道扬所讲授的史实之邈远且震撼,更让学生感受到会计诞生之时的艰辛与伟大。

实际上,郭道扬的讲授已远超会计本身,放眼于人类的起源。当他展示阿尔及利亚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妇女采集谷物的绘画时,由此引申出了完全依赖自然的采集经济的局限性;当他展示墨西哥原始部落的食人证据,旁征博引《爱尔兰史》、《全球通史》、《中国原始社会史》等文献,他向学生们说明了采集经济环境人口减少变化的必然性;当他从人类学的角度揭示出第一批人开始以人的思维方式思考生存问题时,会计的原始计量记录时代也将呼之欲出了。

郭道扬指出:“所以,人类最初的账簿是人的头脑。”而此时听课者却也分明感受到这纵横捭阖的会计发展史皆藏于这位老者的头脑间。

厚积而薄发。事实上,对会计的起源问题,郭道扬相关著述中早已有确凿而详尽的论述。早在《中国会计史稿》中,郭道扬就首先把会计起源问题界定为“原始计量、记录时代”,并确定了世界及中国会计历史的起点,这一概括成为世界公认的划期断代专用语;在《会计史研究》第一卷第一讲中,他也曾以23幅图片、11万7千字文字论述、333条附注说明和论证了会计的起源以及会计命名的起源,其史料之丰、考证之详、立论之深都彰显出深厚的治史功力。

会计界泰斗葛家澍教授评价郭道扬秉承了“治史的严肃认真的精神,是我国历代史官和史学家忠耿正直,坚持真实公允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而在更多人看来,郭道扬著述的一生则是一个人的治史路程,艰苦而卓绝。

为查资料在图书馆常常被关;为向一位教授请教问题于凄风冷雨中在屋檐下守候两小时;为弄清一个古汉字读音,八去故宫博物院查询未果,终在一位通晓古代汉字的老人弥留之际问到答案。魏晋南北朝史料难觅,当多方求教得知当时的人们把废弃的账本剪成鞋样、缝在鞋底的习俗后,终于从一具古尸鞋底夹层找到账本残片;为寻《连环账谱》,三到浙江“天一阁”、九进北京琉璃厂;对于现代出土的文物,如居延汉简、流沙坠简、西陲汉晋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江陵竹简,更是沙里淘金,悉心筛取,探颐甄微,开创了一条从陶土刻记、甲骨文及金文等现代考古成果中寻找会计史料的新路。

与美国著名学者Suresh教授畅谈会计史

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步撰著的《会计史研究》,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研究世界会计史的鸿篇巨制,在郭道扬自己看来,则是他会计史研究“马拉松”的第二里程。在被葛家澍教授赞为“会计史研究新里程碑”的前两卷著述中,郭道扬系统解答了史前会计、东西方会计文明从古而今的关键性问题,并对会计组织制度演进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规律、世界会计法律制度史进行了宏大而深刻的论述。

到《会计史研究》第三卷时,郭道扬的学术视野更加开阔起来,两个专题直指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几大重要问题:人类是怎样由单式簿记发展阶段演进至复式簿记发展阶段的?是如何由簿记学阶段演进至会计学阶段的?又是如何由传统会计阶段发展到现代会计阶段的?簿记学与会计学发展的历史运行规律是什么?未来现代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如何?

台湾地区著名会计学家郑丁旺博士针对这一卷的创作格局及其学术价值赞叹道:“皇皇巨著,钦佩莫名。郭道扬教授于会计史之造诣,堪称举世无匹,为我华人之光也。”

实际上,《会计史研究》第三卷起笔时间已到2006年6月,彼时的郭道扬已年近古稀,身患糖尿病、脑中风重症多年,但仍日日埋首书案,行进在会计史研究之路上。2007年8月,学院安排了一次南疆行。一天上午在塔里木大学做完学术报告后,早起就感到有些发烧的郭道扬此时体温已达三十九度,然而在周围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又随即赶路,正当众人乘车行至塔克拉玛干沙漠高速公路的中段时,郭道扬已高烧至四十度,人也进入昏迷状态。危重时刻,车子疾行至和田市人民医院,四人将其抬进急诊室,祈祷闯过鬼门关。当一瓶又一瓶的点滴注射下去、到凌晨四点钟打完第五瓶的时候,终于退烧恢复正常;当体力刚刚转好,这位顽强的老者又一再坚持继续前行,一行人继而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进发。回首这段经历,郭道扬曾如是写道:

“我狂奔在大漠之中,感觉到心脏在强有力地跳动,这时,我暗自庆幸,估计自己还可以把《会计史研究》第五卷写完。”

就在这次南疆之行中,郭道扬一行人还去参观了大漠之中的千年胡杨树,那极力把根伸向沙漠深处的高大身躯千年来屹立在荒漠中,遒劲有力,挺拔不屈,郭道扬脚踏荒漠曾围着它走了许多圈,默念着什么……

郭道扬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2016年度中期成果研讨会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在《会计史研究》第三卷问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写就第四卷、并最终为《会计史研究》第五卷“会计思想史”这部书画上结尾的句点是郭道扬笔耕不辍的动力和夜以继日的企盼。在2011年,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落到郭道扬的肩头时,他又为了这个更宏大的事业忙碌起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获得国家级别重大立项的会计学课题。

此时,郭道扬已经71岁了。他自己笑言:“本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却给自己找了这么大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理解。”

然而三十多年前,当第一次接触到“中国会计发展史”这样一个课题且别无选择地被要求承担下来时,不能理解的则是郭道扬本人。

1978年3月,郭道扬从校办农场刚一回到所在湖北财专(即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的教学岗位上,教研室负责人立马下达任务,要他承担研究“中国会计发展史”专题。项目是商业部通过商业会计学会下达的,总共9个,其中的8个其他老师已经选定,剩下的这一个就认定是刚回来的郭道扬的选题。中国会计历来有史无书,谁都知道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避之不及,郭道扬也反复解释不能接受这个专题的原因,可领导听不进去,到后来总支书记的话越来越硬,甚至很严肃地指出:“你是一个要求进步的人,接不接受这个任务,要慎重考虑。”

就在这种历史偶然之下,38岁的郭道扬接了这个担子,开始了在四顾茫茫的原野上从事拓荒、为会计史著书立说的征程。从当年的3月到7月,经历了武汉的酷暑,于斗室中挥汗如雨,马不停蹄,终于完成了9万字的提纲初稿,在10月份的学术讨论会上一经宣读,即轰动全场,成为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此即《中国会计史稿》之雏形。11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来函商请他在论文的基础上扩大篇幅,编著中国会计史书,经过此前数月的研究探索和磨砺,郭道扬决定将这项科研任务继续下去。

1979年秋,郭道扬第一次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当他走进北京大佛寺东街8号“会计编辑室”的门时,编辑们不约而同站起来迎接——

“这场面让我终身难忘”,现在的郭道扬忆起当时的场景,“许多老师与编辑扶持我走这条路,没有那些专家、学者、编审与工作人员,以及各级领导的支持,我不可能一直沿着这条大道走到今天。”

三十多年来,将会计史这个冷板凳坐热,成为“中国会计史第一人”,在郭道扬看来实非一人之功。而对他人生的前三十多年、那些还未曾踏进会计史研究大门的时日,他也常心怀感激。

1940年出生在湖北谷城,还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尽管家境贫寒,但郭道扬自小也读书颇多,梦想当一名作家。1957年,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襄樊四中、当时的省重点中学,依稀尚在文学梦里,直到经历了1960年那场高考被录取至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贸易经济专业,这个乡村少年才意识到自己的文学梦碎,却无从感知即将开启的与会计相伴的一生。

1964年郭道扬毕业留校任教,分到商业会计教研室。没过多久,政治寒潮来临。“文革”期间,湖北大学撤销,这一时期经历的几件事被郭道扬看作是他一生从事会计教育事业的序幕。

1970年隆冬,郭道扬到武汉工学院做了校办工厂的保管员。“每天清晨,都有规律地走在仓库间的路上,腰带上挂着的那串钥匙摆来摆去、叮当作响,身后跟着鱼贯而行的领料人,遐想中就觉得自己是在带兵打仗”,在郭道扬的讲述中,从大学教师“发配”到危险品仓库做保管员也成了很风光的“事业”。

在家中写作

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次年春,郭道扬又到了校办工厂财务管理的最初环节——采购“前线”历练起来,当起一名采购员,期间去山西太原新华化工厂采购“蛇形管”的一次经历让他记忆终身。当时校办工厂生产的水利测功机需要一种“蛇形管”配套,只有太原的一家军工厂可以生产,时间紧、任务重,领导便委派他前去采购。在那些高大军官们面前,郭道扬从容地摊开图纸详述校办工厂自力更生填补国内这类机器生产空白、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且马上在广交会上展出的意义,说服了军官们一致点头,并当即决定让工人们晚上加班赶出来这3000公尺的蛇形管。

“当晚七时,我站在一个高大车间的玻璃窗外,看着四台喷着火龙的机器,在火龙一跃而出的一霎时,穿着石棉服的工人师傅很快便把它揽在腋下,然后立即像百米运动员那样奔跑起来,一时间地上的滑石粉便飞了起来,在云雾笼罩中能够看得见的只有工人师傅戴在头上的遮光镜……”

郭道扬的描述总是能够清晰地将其所见现于他者眼前,其语言功力让人依稀可见那个曾经怀揣着文学梦的少年,而这种种经历都让现在的郭道扬还时时感怀:那些信任他的领导、那些给予他帮助的陌生人,甚至那次太原之行军官们的挥手致意,“我一直敬重、怀念的人,您现在在哪里啊!”

1972年,湖北大学以“湖北财专”的名义复校,郭道扬也回到了讲台。这年春天,他又接到编写《食品系统的商品流转核算》讲义的任务,于是便主动要求“下放”调研:从洪湖曹市“半夜杀猪,天亮卖肉”的管理实践到登上收购船去湖中收鱼;从鄂城生猪收购站调研改“毛重定等”为“出肉率定等”到去肉联厂车间依次研究成本核算问题,郭道扬花了整整一年多时间将猪、鱼、禽、蛋的全部生产销售过程实地研究一遍,写就12万字的讲义后印刷3000册成为当时食品系统“扭亏为盈”的宝典,也成为我国专门研究食品行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第一部教科书。

如今,这本小书已泛黄,静静地躺在郭道扬的书架上,虽不及此后会计史的皇皇巨著,但却像记录了一段岁月的日记,既有时代的烙印、又写满个人的付出,是为后来严谨治学的精神之火,终生秉持;也为其在会计史学研究之外开疆拓土,奠定基础。

在很多人看来,郭道扬之于会计学研究,首推于史,又不囿于史,亦不仅限于会计。的确,郭道扬的学术视野广阔,于专著之外,亦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作出诸多创建性的研究。例如,他在1992年所写的《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一文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环境会计问题的学术成果之一,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副主任威廉姆·塞尔泽尔曾评价它是“具有重要性学术价值的论文”;1989年所撰《会计控制论》与1998年所写《论会计的职能与本质》两文之研究自成一派,被会计界称为“会计控制论学派”,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2013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全球性会计制度变革研究》一文则进一步开创了会计学前沿性研究的新领域……郭道扬的弟子、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为其老师结集出版的《郭道扬文集》所撰的序文《师表》中有言:“师表者,星斗其文之谓也,而先生堪之”;“师表者,赤子其人之谓也,而先生居之。”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形容郭道扬,再恰切不过。

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一个人写的《通史》

郭道扬继续站在黑板前讲解《会计的起源》,右手拿着播放幻灯片的遥控器,熟练地为学生们展示着人类进入会计原始计量记录时代的“证据”,如数家珍一般,哪项考古成果在哪个国家哪个位置发现、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怎样的文明进展,都信手拈来,仿佛在这位老者的头脑中始终揣着一个坐标系,纵的那条是人类从诞生到现在会计文明的演进及发展历程,横的那条则是世界各国的会计发展现状——关于会计的历史、现时、未来皆在其胸中。

在这堂全程几乎没有停顿的讲课中,郭道扬思路清晰,滔滔不绝,语速不疾不徐,但语气铿锵,辅之以有力的肢体语言,例如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峙峪人在骨片上进行绘图记事,反映捕获羚羊、鸵鸟的情况时,他还会边讲边在空中比划出绘画的动作,像老爷爷讲故事一般,可爱可亲又极富说服力。

当对会计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一项一项地进行分析之后,郭道扬即将结束他的讲解:“人类计量记录行为的演进证实了会计是一门科学,不是一门技术也不是一门艺术。”

“因此,”郭道扬斩钉截铁地说道,“必须给会计正名,在科学殿堂里决定它的历史地位。”

尽管这句话只是这堂关于会计起源课程的结语,但似乎也明确地指向了郭道扬毕生研究会计史的目的所在。

他信仰科学,直书与独见是他治史的方法和态度,但本质上他更倾向于挖掘史实背后的科学规律,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具体来说,郭道扬认为,会计史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历史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会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现时的会计工作,并适应历史环境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最终把会计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年逾古稀后,他也尽量以科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比如,一日三餐按时吃,一天给自己定下走五千步的任务。但他几乎不出家门,吃饭、锻炼、科研都在家里进行,为的是保证一天至少八小时的研究写作时间。

“我每天必须完成到规定编码页数才睡觉,因为害怕自己哪天身体出问题,研究就停止了”,郭道扬坦言。

自2011年承担下“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国家社科重大立项课题以来,郭道扬就日夜沉浸在这一研究当中,全力撰写课题主体工程部分《中国会计通史》一书。出于身体原因,他的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就会流泪不止,所以这部时空跨度约20-30万年之久,上至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为研究起点的中国会计史前时代、下限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以前当代中国会计发展史的鸿篇巨制都是由郭道扬一人逐字逐句手写而来,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启动这个大课题,研究价值不仅体现在治学修史方面,而且希望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培养一批中青年会计史研究人才和教育人才”,在著书之外,郭道扬想得更多的是育人。

几十年来,除了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会计专业人才,郭道扬还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家会计研究所,组织领导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研究与教育改革工作,并领导创设了我国首家且为Google搜索排名第一的会计史专业网站;这位治史之人也被载入世界史册,收录进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传》中,是为中国学人之骄傲……

历来,真正谓之大家的都有倡风气之先、为后世奠格局的贡献。于会计史研究,郭道扬是当之无愧的大家。

当岁月一点点征服这位老者的身体,郭道扬始终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著史的笔杆,以及进行科学思考、探研规律的能力。“风风雨雨七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虽然没有万贯家财,但却藏有几万册书,应当说我还是十分富有的”,采访的最后郭道扬说道,“我写的几册书是我一生心血的结晶,尤其是这部二百八十万言五卷本的《中国会计通史》,我相信它们的存在会比我的生命更长久。”■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