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动态

2017-01-13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库研究

信息动态

“新型智库及领军人才绩效评估高层论坛”在济南大学召开

2016年11月26日至27日,“新型智库及领军人才绩效评估高层论坛”在济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提供支持,由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济南大学软实力研究中心、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济南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学会、《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参加本次论坛的代表大部分是高校和科研单位专门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专家,还有国家级重点智库、省重点智库的带头人以及部分从事领导参谋的官员、官办智库的领导和部分民间智库的负责人共90多人。

论坛开幕式由济南大学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朱孔来教授主持,济南大学副校长周宗安教授、济南市科协副主席路来良同志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陈锐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沈进建研究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志光教授、国家行政学院胡敏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研究员、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王德禄所长、山东省政府参事张德宽同志、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教授、山东省政府调研室巡视员聂炳华教授、中共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王侠同志、山东省行政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高焕喜教授、山东省政府参事刘君钦研究员、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主任廉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吕青等专家先后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在与会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和共鸣。与会学者围绕国内外智库建设及领军人才遴选培养的经验和典型做法、我国目前新型智库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保障措施、相关理论问题、重点(高端)智库和领军人才的衡量标准及评价方法、加快新型智库及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大学智库论坛2016年年会举行

2016年12月3日至4日,第三届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创新中的中国:战略·制度·文化”。论坛由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指导,复旦大学和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主办。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沈晓明,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等在开幕式致辞;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李卫红、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和来自党校、高校、科研院所、民间智库的专家学者300余人相聚复旦,共话智库建设,共谋创新发展。

前两届年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引领和带动高校智库的发展,扩展高校智库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各界的高度肯定。本届论坛年会设置了“推动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升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绿色转型,探索新发展模式”“抓住历史机遇,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顺应新趋势,改革创新治理体系”6个分论坛。同时,今年论坛年会前夕召开了中国高校智库建设座谈会,高校及其他各类智库专家围绕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实践和未来方向这个议题展开讨论。

本届论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了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外,还特别开通了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立体式地宣传智库研究成果,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促进了智库间的交流互通,为推动转型期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2016科技智库核心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在沪开班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提高研究人员的核心能力,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智库的建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日报社新闻研究所、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以及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于2016年12月14日-16日在上海联合举办了“2016科技智库核心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作为媒体支持单位。

此次为期三天的研修班围绕研究人员亟需重点提高的五方面能力——“知大势、懂方法、能写作、善沟通、会传播”来设计制定研修课程,邀请了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日报社、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部)等国家高端智库及知名机构的学者专家,展开深入讲解、互动交流。

此次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十多个省市的30家智库的研究人员共70余人报名参加,期间还伴随“文汇科技创新沙龙”和“科技智库建设与人才发展”经验交流座谈的开展。在当前国家加快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纲要对提供决策支撑的科技智库提出更高标准的背景下,此次研修班的举办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智库建设与发展。

治国理政与智库创新暨“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宁召开

2016年11月11日,由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协办的治国理政与智库创新暨“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80家智库近150位智库负责人、专家学者齐聚金陵,共商智库大计。各位专家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朱庆葆(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是推进高校学科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自身需求,也是高校顺应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应有的担当。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也对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黄向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时候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也正是中国智库的聚焦点所在。在刚刚过去的美国大选中,川普的当选将直接影响中美、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走势。这也就更加需要中国智库合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各位智库同仁共同努力,抓住机遇。

周晓虹(紫金传媒智库主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紫金传媒智库成立一年多以来,每年年末推出“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每年年中推出“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形成了智库的两大核心产品。紫金传媒智库的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同时还通过旋转门机制,吸引媒界人才加盟其中,增添了学术活力,这些都是紫金智库做的一点探索和创新。

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格局博弈重组,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家治理需要智库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发展,公共政策决策更加需要和依赖智库;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需要智库增加决策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迅猛发展,需要智库提高决策的公开性,提高政府公信力。

初景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出版运营总监、《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

中国智库的理论研究目前仍显得不够,实际上对于智库来说,提升理论研究作用与意义巨大,关于如何做好智库理论研究,需要从5个方面进行改变:(1)从注重学科学术研究到注重学科战略研究;(2)从注重智库实践研究到注重智库理论研究;(3)从注重智库评价研究到注重智库内涵建设与实际作用的研究;(4)从注重人文社科的智库研究到注重科技与专业智库的研究;(5)从注重智库产品的研究到注重智库基础设施的建设。

李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新型智库发展的要务:(1)建议积极构建中国智库人才发展治理体系;(2)建议国家建立“决策咨询管理制度”;(3)全面理解智库功能,引导智库健康发展;(4)加强智库建设宏观引导,智库宏观建设上,要注重智库结构优化问题;(5)加强智库与决策部门交流,提高智库成果质量。

John Ross(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前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

在智库领域,西方更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有些中国智库身处中国,倡导的却是美国的观点,这不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近几十年来,中国特色的经济理念以及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让中国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因此,解读中国经济的腾飞,智库要去发展和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理念的经济政策,更大范围来说,要发展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总结来说,如果想要为中国智库带来国际影响力,重点在于研究和传播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

沈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研究员):

智库的国际化与智库的专业化是智库发展并驾齐驱的两翼,是智库建设需要修炼的内功和外功。在中国智库的建设中,智库需要下大力气修炼内功,加强智库的专业化建设,多出思想、多出智慧,为决策咨询服务。同时也需要加强外功的修炼,即进一步加强智库的国际化建设,提升智库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争夺国际话语权。总结起来就是“内功专业化+外功国际化=智库的国际软实力”。

李刚(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传统智库是一种“人格化的政智共同体”,说到底还是小圈子的决策。而“非人格化的政智共同体”,更开放也更容易形成政策思想市场。CTTI是一个分享平台,上线后向所有参与智库及其载体开放在线数据库,享受对等服务,对所有地市级以上的政府机关、参与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开放检索服务。

易鹏(盘古智库理事长):

中国社会智库的发展取决于3方面:首先是人,要想建设好智库,智库中的研究者必须要找到足够的尊严,尊重每个学者,在体制内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这就给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社会智库更多机会;二是快,在信息化时代,团队的服务要快,针对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发声和传播,掌握话语权;第三是开,也就是开放、共享的思维,国内的智库要把技术、人才、数据等进行共享,而不是孤立起来。

张智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主任):

从领域情报中心迈向领域智库,是一个“From Understanding to Action”(从理解到行动)和“From Parts to Wholes”(从部分到整体)的过程,要实现这一跨越,需要从6个方面付诸努力:(1)专注优势领域,做领域内的聪明大脑;(2)建设数据体系,形成领域最好的数据;(3)从大数据和专家决策角度加强方法体系;(4)加强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汇聚高水平专业领域人才;(6)深入领域团队寻找领域的智库问题。

王德禄(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在新经济环境下,洞见能力成为智库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已在电商、社交化和直播3个领域形成了引领世界的产业和业态,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培育思想市场,需要有更多的新观念,而民间智库的最大活力和生命力即在于对新思想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思想市场呼唤民间智库。

熊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运用大数据方法进行决策咨询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逐步聚焦发现上海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基于多种渠道获取数据集,建立城市拥堵模型,对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优化上海交通网络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2)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决策咨询课题内容。课题组综合运用未来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预测未来30年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影响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对全球资源要素流动、智慧城市建设和能级提升的影响,分析互联节点上海所处的位置,构建了上海城市能级提升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愿景及对策建议。

杨沐(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智库思想产品在展示、交流和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有利于形成稳定有序的政策思想市场,引导政策知识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即智库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智库热”本身,而是大浪淘沙后最终建成50~100家高端智库,形成稳定有序的政策思想市场,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则离不开有效的价值信号,能够灵敏地反映供需关系的变化,引导政策知识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形成布局合理的智库群体,也形成运行有序的政策思想市场。

苗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秘书长):

目前全球治理正面临诸多新变化与新挑战,国际化智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愈显急迫。中国智库应通过积极开展二轨外交,加大对全球治理的探讨、反对逆全球化潮流、关注多边治理机制、跟踪国际大事件的走向、积极展开公共外交、加强与国际对话以及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研究,通过关注全球未来发展等方式参与全球治理。

周虎城(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察哈尔学会国际传播委员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以布鲁斯金学会为首的各类智库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大量“旋转门”,但在中国民间智库、社会智库与体制内的“旋转门”并不多见;此外,我国智库数量虽多,位居全球第2,但美国智库更精。以往美国的智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很多作用,现在整体国际秩序发生了改变,在强调比较优势的今天,我们可以提炼一些中国治理经验与他国分享,同时也把别国的经验与中国共享,来推进彼此的发展。

柯银斌(“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企业智库的法律地位有2种:一种是公司的内部机构,另一种是独立注册的法人。而企业智库的核心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及研究方法资源。企业智库的人力资源基本是3种情况:一是全部是专职专家;二是兼职占多数,专职很少;三是全职和兼职均有。在研究方法资源方面,智库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在智库核心活动方面,根据企业价值链理论可以提出企业智库的价值环模型,即研究、交流与传播密切联系。中国有些智库这3个环节存在脱节现象,可以借鉴法国万喜公司的研究与交流的结合、交流与传播的结合及传播与研究结合的模式。

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卓越计划”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水电(与风电)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相关方面设备的设计 、制造、运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专业核心技能与相关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为毕业生将来获得水电(与风电)动力工程师相关的执业资质或者工程师职称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并为继续攻读动力工程领域(水电与风电动力工程方向)硕士专业学位创造条件,以满足我国水电 (与风电)行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高校应建立一流的有特色的学科,从而支撑特色的智库。高校智库应具备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等功能。由于人才济济是高校最大的特点,因而高校智库最终应主要发挥战略研究、人才培养的功能。

李会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智库研究、包括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政策研究,应特别强调“政治性、战略性、前瞻性与开放性”。智库即思想库的思想产品要达到“有特色、有影响、有价值”的标准。要实现智库的专业化,政策研究的战略性、思想产品有特色是最根本的条件之一。

李程骅(江苏省委《群众》杂志副总编、创新性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

社科学术期刊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传统的办刊模式,有意识地发挥智库平台的作用,加快向服务决策的转型。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期刊在选题策划上要主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聚焦现实问题、提出解决之策,并且用严谨的学术话语表述,形成科学的、有特色的智库服务话语体系。

程宏(九三学社思想理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个真正一流、高端的智库,其研究报告应具备以下品质特征:选题切合现实、数据详实、逻辑严谨、思想独立、结论客观公正科学、建言可操作。而高水平智库建设发展需要智库文化的长期积淀,需要健康生态环境的滋润培育。目前中国智库存在2个基本事实:一是业内整体关注智库的外环境较多;二是在智库市场及其产品中,一些核心产品产出太少,而一些智库边缘产品和外围产品则出现产能过剩。智库专家应当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现实关照、发掘细节问题,把握国际化视野,强化独立分析思考能力。

沈国麟(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李文溥(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大学智库地位相对超脱,显得特别珍贵。但是,如果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大学智库也可能丧失相对独立性,沦为政策制定者的附庸,其负作用甚至会超过政府的研究机构。保障大学智库相对独立性的根本制度安排即“三不”——不表彰、不考核、不根据业绩(至少是短期业绩)决定拨款。

王金平(中国科学院兰州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目前我国智库在建构其影响力时面临诸多问题:(1)影响力≠知名度≠曝光度;(2)智库重视包装甚于重视产品质量,智库的重点在于做内容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体系;(3)智库观点传播效果有待改善,社会传播渠道多但不规范,引导舆论和咨政效果均显不足。

要提升智库的影响力:(1)应以产品为核心打造智库影响力,产品质量及其良好的决策影响力是核心,业界的努力是关键。(2)必须有效利用开源信息,基于开源信息的情报分析具有极大的价值,是构建智库产品的重要基石。(3)应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政策转化,密切结合基础科学研究,大大提升智库产品的可信度和影响力。(4)跨学科跨领域的平台化协作工作模式需加强,智库种类繁多,跨学科跨领域属性极强,构建一种全新的跨界协作模式,融合不同学科智慧,将全面提升智库研究质量和影响力。

周国洪(新华社江苏智库中心主任):

智库与新闻、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重要的是区别。智库与新闻一样都具有信息的本质与传播的属性,但智库的信息和传播更倾向于内行人,也就是专业领域的人。智库与学术研究都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解构系统的规范性以及分析思考的深入性,但智库聚焦问题、提出对策,并有可能改变现实,学术研究则着眼于学术创新和学术成就。

马岩(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服务与智库联络部总监):

在全球化的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传统媒体衰落、新媒体崛起,给传媒智库带来了优先发展的机遇,但这是一种被动的优势——你不转型就不行、就要被淘汰。目前瞭望智库正通过研究团队、专家库和专家在线交互平台等资源的整合,建设智库云平台和专家库,不仅是整合社内资源,也要整合社外资源,将瞭望智库打造成一个智能型智库。

周凯莉(封面传媒副总裁、封面智库秘书长):

从运营模式上,媒体智库大多组建智识共享平台,组织智力资源,为政府或机构提供第三方咨询报告、政策建议。此外,传统媒体行业正在衰落,新技术在不断革新,媒体融合加速发展,智能终端新媒体也在不断出现,传媒智库也为新兴媒体机构提供了一个打造产品矩阵、品牌效应、定制服务和战略拓展的机会,传统智库多是做研究报告、送内参、拿批示,而新兴媒体智库在除传统模式之外,更多通过媒体影响力影响受众和舆论。

(本刊编辑部整理)

2016中国智库治理论坛在南京举行

为推动中国智库治理现代化、专业化和科学化,2016年12月17日,由南京大学、光明日报社主办,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承办的2016中国智库治理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作为媒体支持单位。来自中央及各省市智库管理部门、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智库研究界的专家学者等近700人参加会议。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中国智库索引(CTTI)。该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研发。

开幕式上,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骏,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李春林致辞,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青森,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琪发表讲话。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任李向军主持。

在主旨发言环节,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经济学家洪银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以及美国华盛顿发展绩效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雷蒙德博士分别进行相关专题的主旨报告。

在成果发布环节,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薛志红发布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译介、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南大智库文丛”首批图书——《完善智库管理:智库、“研究与倡导型”非政府组织及其资助者的实践指南》《思想的掮客:智库与新政策精英的崛起》《国会的理念: 智库和美国外交政策》。

在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上,根据智库性质分类举行分组会议,分设高端智库组,党政智库组,军队智库、媒体智库和科技智库组,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组,地方社会科学院组,智库管理机构组,社会智库组以及高校智库组。各分组会分别围绕高端智库治理模式、智库结构和治理机制创新;官方智库治理中的挑战与机遇;创新驱动战略下的科技智库治理探索;党校行政学院的智库定位、产品规划与人员激励;创新工程与社科院智库治理创新;智库治理的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社会智库定位特色与营运模式创新;高校智库治理之现状、难点、破解之道等主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经验,共促智库发展。

智库图书推介

《大国背后的第四力量》 (Think Tank Power)

作者:王辉耀 苗绿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几乎每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智库在发挥无形的思想力量。

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同样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智库,需要一大批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国际性和公信力、影响力的强大智库提供智力支持,这是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求,也是中国应对日益复杂的世事国情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及时有力发出国家声音的重要保证。

作为社会智库的创办者与实践者,王辉耀、苗绿博士在考察、研究几十家国际顶尖智库的运作与管理基础上,结合创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的运营管理经验,勾勒出智库建设路线图,提出智库建设的“五力模型”——思想创新力、研究支撑力、社会传播力、国际输出力和政策影响力,为中国智库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和选择路径。

《智库理论与实践》关于推荐2016年度智库研究优秀论文的通知

《智库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南京大学于2016年2月28日正式创刊(创刊号发布)的中国智库界唯一的专注于智库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术期刊。创刊近一年来得到智库界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同仁的鼎力支持。为推动我国智库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展示我国智库理论界的学术研究成果,鼓励发表更多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智库研究论文,本刊面向智库界和相关领域发起推荐2016年度智库研究优秀论文活动。有关要求如下:

1. 文章类型:2016年度在各类正式媒体(报纸与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智库研究的学术性论文。

2. 研究主题:有关智库理论与学术研究或智库实践与应用研究的论文。

3. 质量要求:具有较好的观点创新性、理论系统性、实践指导性等特点,能够代表我国智库界2016年最重要的理论与学术研究成果。

4. 推荐人:任何关注智库研究的读者、作者、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均可推荐,每人可推荐5篇。

5. 推荐人要求:①读者,注明自己关注智库领域;②作者,注明自己发表智库文章经历;③智库学者,注明自己智库研究经历;④政策决策人员,注明自己从事的政策决策领域。

6. 截止时间:2016年12月31日。请注明:作者、篇名、刊名(出处)、发表卷期(日期),注明推荐人姓名。

2016年度智库研究优秀论文推荐表

发送邮箱:thinktank@mail.las.ac.cn

本刊随后将组织智库专家学者对推荐的论文进行评选,于2017年2月在《智库理论与实践》公布“2016年度中国智库研究十大优秀论文”。

本刊将为获奖论文作者(第一作者)颁发证书、奖金,并赠阅2017年度《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也将对最佳推荐者给予奖励。

期待大家的关注、支持与参与!

《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2016年12月

猜你喜欢

智库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