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甜菜种业发展的思考

2017-01-13刘升廷王燕飞高卫时蔡惠珍张立明

中国糖料 2017年2期
关键词:甜菜种业种子

刘升廷,王燕飞,高卫时,蔡惠珍,张立明

(1.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对我国甜菜种业发展的思考

刘升廷1,王燕飞2,高卫时2,蔡惠珍1,张立明2

(1.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

综述了世界甜菜种业的发展,对我国甜菜种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甜菜种业;发展;思考

甜菜种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农学家、生化学家、种子加工专家、经营管理专家等多学科的专家协同完成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售后跟踪服务的任务。甜菜种业的发展经历了自产自用、产销结合、产销专门化、跨行业经营、管理等适宜于现代化糖厂生产及其深加工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正处于稳定快速发展的时期,积极思考有关甜菜种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甜菜种业发展的历程

1.1 世界甜菜种业的发展

自1747年德国马格罗夫教授发现甜菜的根部含有蔗糖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后来由阿查德首先从甜菜根中提取了蔗糖。这一发现深受重视,特别是在拿破仑时代欧洲大陆被封锁,为甜菜糖业迅速发展带来良机。政府大量投资,给甜菜种业崛起创造了良机。

发展甜菜种业,其龙头业务是育种。于是育种和遗传专业的专家学者便纷纷投入这一行业。不断改进选择方法和育种技术,促使甜菜的块根产量与含糖率均得到提高。如含糖率由最初的3%~4%提高到9%~16%或更高。制糖工业的效益明显得到提高。但是。那时的甜菜种业是原始的粗放状态,即由种子生产到应用不经过加工过程,这种状况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

随着社会发展,对工业及其它与环境有关的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或制约。特别是进入工业现代化生产的时代,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各专业间的密切配合。甜菜种业亦应与甜菜糖业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形势相适应。

上世纪60年代,制糖工业出现了规模化、现代化的新形势,即兼并与联营的形势迅速发展,大企业联营逐渐形成,要求原料生产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对甜菜种业生产发展提出了更为紧迫的任务。于是,世界上第一个遗传单粒杂交种由瑞典的西林肖格甜菜育种公司首先选育成功。这一成果的出现,使甜菜生产现代化大大改观。但由于种源不足和对成果的应用有局限性,尚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上世纪的70—80年代,为了适应甜菜机械化生产,补充遗传单粒种之不足,利用种子加工方法,将多粒种子切割成单粒种子投入生产,这种种子称为“技术”单粒种。因其单粒性不纯(双胚率为20%~30%),种子生产成本高等弊端,目前早已停止生产。

甜菜种业的发展,除了体现在育种上,更主要的是在加工、营销、管理等环节上。通过精细加工,使种子的性状得到良好改善,发芽率、抗(耐)病虫害能力、适宜于机械化精量点播、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都大大提高。在营销方面,已由行业销售型发展到跨国行业销售。例如德国原有经营甜菜种子的公司近百家,后来只剩下斯特罗布、狭克迈、KWS三家,其中KWS公司最大,已将甜菜种子远销至50余个国家。该公司同时选育玉米、油菜等作物种子。瑞典的西林肖格公司,发展极为迅速,上世纪60年代即购买了美国大西糖业公司的一部分,90年代中期兼并了丹尼斯克公司,成立了三度士公司,90年代末加入了诺华跨国公司,甜菜种子销至50余个国家。上述两大公司其育种、良繁、种子加工等环节不仅在本国内进行,而且在国外均设有分部,以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良繁速度。

1.2 中国甜菜种业的发展

我国甜菜糖业的兴起至今,仅百余年历史,第一座甜菜糖厂为黑龙江省阿城糖厂。那时甜菜种子靠国外输入,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甜菜种子才达到自给自足。在“四自一辅”种子方针指导下,此后各省(区)相继育成了适于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自育品种适应性强、品质优良、抗(耐)病性好,促使甜菜糖业生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不吃进口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备战备荒为人民”等方针指导下,全国很多产区(含甘蔗区)兴建了各种型式小糖厂(最小的厂日处理原料仅5t),造成种子紧张、原料不足、粮糖争地等诸多矛盾,产生了许多不利于生产发展和降低生产效益的问题。

为了解决甜菜种子不足问题,许多部门和单位先后开辟了自己的甜菜种子繁殖基点,一度对解决种子不足、降低成本起到一定作用。但因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管理不善,乱繁乱育现象严重,对甜菜种子生产与种业发展造成许多问题。伪劣种子增多,致使甜菜制糖生产出现了负效益,这是前所没有的问题。

80年代初,为了规范种业工作,提出了“四化一供”种子方针,为适应生产形势发展,各省(区)先后建立起专业种子公司。虽然对集中供种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对种子的处理及经营管理不当,特别有的单位盲目追求利润,使甜菜种业步入误区。如最明显的是在引进国外品种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地区或单位把关不严,甚至没有经过严格的区域鉴定程序,即准入引进推广,一度造成褐斑病、白粉病等病害有新扩展,使种植单位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有的糖分很低,有的出现黄皮或红皮甜菜单株,使自育甜菜优良品种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由于有些引进品种推销时可以“吃回扣”(每推销一个单位的种子奖给50元、100元不等),致使有的地区一度出现褐斑病较严重,给农民和糖厂均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此虽曾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一段时间内屡禁不止,曾对良种业的发展和制糖造成很大困难。

2 我国甜菜种业及制糖业的弊端

我国是农业大国,具有丰富种植技术和经验。特别是传统农业技术比较精细。但对甜菜而言,因引进用以制糖原料的时间相对较短,由于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的迅速发展,使得甜菜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因此不被重视,因为种植甜菜的投入亦较高,所以它并不受种植者的欢迎。

我国虽有野生甜菜的种质,但是糖用甜菜的种子资源是匮乏的,主要靠引进。目前虽有较多的自育品种,但其产质量尚存在一定差距。

2.1 资源匮乏,创新能力弱

我国在50—60年代的甜菜资源主要从苏联、波兰等国家引进,数量不多,类型单一,特别是野生资源更为稀少。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育种的发展,特别是不重视创新工作,育种工作的短期行为尤为突出,必须从政策上予以引导,使其迅速改观。

2.2 甜菜种子加工滞后

我国的甜菜种子加工业明显滞后,虽然近年来也使用加工的包衣种子,但是加工技术水平、特别是经营管理水平等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生产上应用的包衣种,需要对包衣的成分、配比、包衣的工序深入研究;在种子生产、加工、管理与销售各环节要密切科学协调,不应自立系统,各干各的,相互争斗,这种做法是为外国公司的倾销创造了机会。

2.3 对甜菜糖业的误判,严重制约了甜菜种业发展

多年来,一直对甜菜糖业的认识存在很多分歧,诸如,我国食糖早已得到解决、进口糖价便宜、甘蔗糖优于甜菜糖;还有人认为:食糖能引起肥胖症等,这些看法不仅缺少分析,而且没有给出正确的吃糖标准。相反,对于无控制的大量生产糖精等管理不严,甚至个别有的支持,危害人民健康,损害国家利益,反响不少。这些认识,无科学依据,严重影响了甜菜糖业健康发展,特别在决策层面上,值得深刻反思。由于给出的信息无科学依据,或者存在偏见,这些偏见一时难以扭转和纠正。

客观地讲,按照保健饮食标准要求,我国人均食糖量尚未得到充裕,只是由于我国的饮食习惯偏盐而少糖,实际上我国人均食糖量只及世界人均食糖量的1/6~1/5。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不仅国内需求糖量应能够准确预测和及时掌握,对世界市场更应科学预测和掌握,准确把握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在发达国家,早已把食糖和制糖原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待。再则是把制糖的工艺流程更加科学化、综合利用化,制糖工艺只是深加工的一个环节,糖本身也是深加工的一种原料,使得综合效益更加突出。

2.4 我国制糖业经营管理问题甚多

制糖业与其它行业同样要求管理层勤于思考,“打铁应当自身硬”。要更新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引进的经验”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管理”要灵敏,要积极主动,要符合实际,还要能变通。许多问题要经常对照,及时发现,迅速纠正。把农业生产(种子、原料)、工业加工(制糖及综合加工)、商业(市场营销)密切联系。引领农业(种业及原料生产)合理发展。

3 我国甜菜种业与制糖的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既生产甘蔗糖又产甜菜糖的20余个国家之一。我国的南方生产蔗糖,北方生产甜菜糖。糖区分布较合理,甜菜糖在最高年份占总产糖量的42%。甜菜糖有如下优势。

3.1 适宜种植甜菜的区域广阔

我国北方省(区)大都适于种植甜菜,曾经有18个省(区)种植过甜菜,最高的年代全国建立各类型的甜菜糖糖厂计有128座。我国适于种植甜菜的气候带为西北、东北各省(区),尤其是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降水适中,不少地区具备灌溉条件,昼夜温差大等适于甜菜生长。据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经过在广东、福建等省进行过7~8年的试验,充分证明,我国南方诸省(区),很适合在冬季种植甜菜;一般亩(667m2)产4~5t,含糖率达13%~15%。试验通过了国家规定。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约有3亿亩(2000万hm2)冬闲田,均适于甜菜冬种,早已为冬种甜菜作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3.2 我国甜菜种业机构健全

我国甜菜育种工作约有百年历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全国有甜菜育种专业机构13个所(室),有两所高校拥有育种所(室),仪器设备齐全,全国有维尼玛自动检糖仪10余台,育成品种200余个。促进了甜菜糖业发展。通过机构调整,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育种后劲。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成立了甜菜专业种子公司5个,拥有甜菜种子加工包衣设备3套(台),为提供现代化栽培的用种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原种基地和繁种点,建立了糖料中心与分中心。

3.3 建立健全了甜菜种业科技信息网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与20余个国家进行了科技交流,多次派员外出研修、考察、参加国际会议,交换种质资源。于1994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首届国际甜菜科技交流会议,入会代表有德、俄、法、英、美、丹麦等9个国家的专家出席了会议。建立起了业务联系。不断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交流方式,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对促进我国甜菜种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4 甜菜种业和制糖的现状及预测

我国甜菜种业与制糖工业,在前几年萎缩的基础上,一直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进口糖的经济效益不减的状况下,这种状况将会继续下去。种业的现代化与制糖业有着密切相关性,二者均受市场的制约,由于进口糖的经济效益可观,在无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商业从经济效益出发,自然就忽视了种业制糖业的自我发展。在这方面,国际市场基本是稳定的,或者说,我们的市场越收缩,则世界市场越相对较兴旺。

近年些来,新疆自治区的甜菜种业相对说比较稳定。因为一方面自产种较进口种子,在经济价格上更合适些,另一方面,新疆的育种成就较大,新品种的产质量优势是适应性、抗(耐)病性较突出,所以其自育品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新疆的甜菜产质量较高,种甜菜的效益较优,种植面积在120万亩(8万hm2)基础上,现上升至130余万亩(8.7万hm2)。在很多省(区)的甜菜糖厂关停的形势下,新疆虽然也关停了一些设制不符合整体区划的甜菜制糖厂,如芳草湖、石河子(八一糖厂)等,但仍有些糖厂发展较好,如伊犁、新源、霍城、阿克苏等糖厂。这些糖厂的原料区均有种植原料300亩(20hm2)以上的专业户,田间管理水平很优,亩产原料一般在40t以上,含糖率在14%~16%。曾经有美国大西糖业公司的甜菜专家莫柯杨(Dr.Mak Yein)、瑞典专家克里特尔(Dr.Klster)、荷兰专家巴斯(Brussaard)在伊犁、阿克苏等地甜菜原料区参观时,无不称赞新疆的原料甜菜生产、糖厂加工、管理等,确实较优良。

新疆甜菜种业发展较稳定,设有两所育种专业机构,两个甜菜种子专业公司,机构健全,人员素质较高,农业部甜菜分中心、原种及良种繁殖基地均设在新疆。甜菜种子单产较高,一般亩产均在300kg(4500kg/hm2)左右。

新疆自育的品种,曾与周边国家进行过联合区试,获取良好试验结果。因此,甜菜种业走出国门,是有一定基础的。

目前新疆甜菜育种单位及专家,正在努力主抓:资源引进与筛选,特别是注重野生资源引进与繁殖,如对沿海甜菜(Beta maritima L.)等予以更加重视。对异地鉴定、生产示范也特别重视;自交系的隔离技术有了长足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加强高科技的发展,加强远缘杂交工作,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等。因此,新疆的甜菜种业是很有希望的。

5 甜菜种业与制糖业前景

目前发达国家以高科技手段,改变甜菜的根形及其生物学特性,以达到大幅度提高根产量和含糖率。北欧等国已将甜菜作为能源植物大力发展,如挪威、芬兰等国已将甜菜制作的酒精用于汽车,替代汽油,一般在油中加入10%的酒精,效果很好。另据英、美等国科学家,可用糖提炼“干净的燃料”——氢,这将使能源发展带来新的突破。甜菜除了作优质饲料外,还可提出甜菜碱,这对水产养殖、畜、禽业大力发展,提供了最佳饵料。因此,作好甜菜种业工作,大有可为。

从甜菜种业本身看,近些年也有很大的变化和进展,特别是在加工包衣技术工艺方面,原来只着眼于有利于机械点播、包衣成分考虑,现在还要重点考虑种子加工生理因素,原来包衣越圆、匀则有一定标准。实际上种子包衣之后,发生了很大的生理变化。最主要的是种子是活体、有生命的,在储藏中也要进行生命活动,要呼吸,只是较微弱,所以原来的包衣对此考虑十分欠缺。生产实践中,包衣处理的种子不仅当年要短期储藏,而剩余种子须较长期储藏,所以包衣后的种子是否耐储藏是最突出的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改圆粒(丸粒)化包衣工艺为半膜包衣,这种膜不仅完全取代丸粒包衣,更主要是通透性优,不影响种子呼吸等生命活动,同时膜可自动降解,既无污染,又有利于发芽及幼苗生长。这种包衣工艺充分应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胶体化学等多学科综合工艺的结晶。

科学无止境,甜菜种业研究空间同样十分广阔。

S566.3

B

1007-2624(2017)02-0071-04

10.13570/j.cnki.scc.2017.02.024

2016-09-26

刘升廷,男,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多年从事甜菜选育种研究,并多次去国外考察。

猜你喜欢

甜菜种业种子
甜菜应答盐胁迫的RING型E3连接酶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桃种子
幸运的小种子
可怜的种子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