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甜菜套种大蒜的优势及其栽培技术
2017-01-13蔡雁山
蔡雁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农技站,武威733000)
河西走廊甜菜套种大蒜的优势及其栽培技术
蔡雁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生态建设指挥部农技站,武威733000)
对河西走廊地区甜菜套种大蒜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套种特点提出了适宜的种植模式和农艺操作节点,为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甜菜;套种;大蒜;优势分析;栽培技术
甜菜是我国的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发展甜菜生产有助于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稳定我国的食糖产业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糖市场需求[1]。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为绿洲平原灌溉农业区,无霜期160d左右,境内降水稀少,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适合糖料作物生长[2],是全省甜菜的主产区之一。然而伴随着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灌溉用水条件制约,传统模式下的单一甜菜种植已不能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形势和种植效益提升的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甜菜种植的降本增效已成为推动甜菜种植产业稳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柴再生等人对河西走廊地区甜菜套种孜然、小麦及胡麻进行了种植技术和套种效益的研究,结果甜菜套种3种作物每亩(667m2)总收入分别达到了3000元、2400元和2600元,分别比单种甜菜增收1000元、400元和600元[3]。由此可见,在甜菜种植过程中发展适宜的套种模式,对提高甜菜种植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甜菜与小麦、胡麻等作物间作过程中生长前期、中期受小麦、胡麻遮阴影响严重,导致甜菜营养面积过小,单产量过低,影响着甜菜套种效益的进一步提高[4]。大蒜作为河西走廊地区的常规种植蔬菜,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需品,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杀菌保健和医疗预防作用,在食品、医药和畜禽饲料添加剂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为此,本文从提高甜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入手,立足本地实际,对河西走廊地区甜菜套种大蒜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套种特点提出了适宜的种植模式和农艺操作节点,为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1 甜菜套种大蒜的优势分析
大蒜属于百合科葱属,主要用于生产蔬菜、调味品,也可药用,其生育期短,只有90d,与生育期较长的甜菜套种,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生长空间和光热资源,能充分发挥两种作物的生产优势,是在甜菜套种蔬菜种植模式下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套种作物[5]。
1.1 生育期符合套种要求
甜菜的生育期150d,大蒜的生长期100d,甜菜套种大蒜后,在甜菜的生长期内可满足大蒜的正常生长。同时甜菜在10月中旬至下旬收获,大蒜在8月中下旬收获,在甜菜生长期内能完全满足大蒜的生长条件。
1.2 能产生积极的生长促进协同作用
甜菜在苗期易受甜菜象甲、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甜菜死苗、缺苗,严重影响甜菜种植产量[6]。据魏克娴等的研究,植物源农药大蒜素对害虫均有驱避、触杀、种群抑制和熏蒸作用,但持久性差,应用大蒜素缓释技术可有效地预防和趋避害虫[7]。与大蒜套种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大蒜素,具有很强的杀菌和对害虫的趋避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甜菜的虫害,对甜菜的生长产生积极的协同促进作用。
1.3 根系生长空间不受影响
甜菜的根系为直立的竖深根,大蒜的根系为较浅的丛生根,根系浅,且在生长过程中,基本处于甜菜的根系生长的中上部,不产生根系矛盾。同时大蒜对种植地块的要求不严,在田埂、地头、拐角等边缘零星地块均能种植,可在甜菜覆膜的空白区域进行种植,对于促进甜菜种植地块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水肥管理不受影响
甜菜在叶片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需水肥量较大,在农作物中属于水肥需求较重的作物;而大蒜根系不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弱,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8]。间作模式下大蒜的生长期处于甜菜的苗期和叶从快速生长期,种植地块底肥的施入量和追肥量,完全可以满足大蒜的营养需求,不存在水肥需求矛盾。
1.5生长空间结构上优势互补
甜菜生长期叶片大、且呈螺旋状分开排列,大蒜的叶片小,宽仅2.5cm,且抽薹后高度为60cm,基本与甜菜的长势高度一致,能充分地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加之甜菜的叶丛快速生长期在7月上旬,大蒜在7月中下旬即可收获,在生长过程中不存在空间抑制现象。
1.6 种植产出效益高
在甜菜套种大蒜种植模式下,大蒜在不影响甜菜正常生长的条件下既能产出蒜头、又能抽取蒜薹,收割蒜苗,和间作孜然、小麦、胡麻等作物相比效益高。在掌握适宜种植条件的前提下,可实现甜菜套种间作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提高甜菜种植经济效益,推动甜菜种植产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9]。
2 甜菜套种大蒜适宜的种植模式和农艺操作节点
甜菜间作大蒜,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掌握正确的农艺操作节点,对于促进甜菜的稳产、增产和大蒜的良好收益保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受河西走廊地区甜菜种植模式的影响,在甜菜间作大蒜种植技术上还有着与其他间作作物的不同之处,为此,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掌握关键的农艺操作节点显得尤为重要。
2.1 采用大田平作覆膜间作种植模式
河西走廊地区甜菜的种植模式有大田平作覆膜种植、双垄沟播和膜下滴灌。大蒜耐旱适宜在土壤干燥的条件下生长。在双垄沟播种植条件下,甜菜通常在垄上种植,垄沟内灌溉,间作大蒜保苗数少,效益偏低,不适宜间作大蒜;在膜下滴灌种植条件下,虽然能合理地控制田间灌水,但是在河西走廊地区甜菜的膜下滴灌普遍采用一膜双管灌溉技术,在地膜上间作大蒜时,大蒜基本种植到了滴灌管附近,在播种时操作不当,容易对滴灌管造成损害,影响甜菜的后期灌溉。而大田平作覆膜种植条件下,能充分利用地膜区域的空白面积和地膜之间的空白区域进行大蒜的间作,保苗数高于双垄沟播和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同时覆膜后土壤的保水性能增强、地温高,大蒜生长快,鳞茎发育好、抽薹能力强,在保证甜菜正常生长的同时能实现大蒜种植效益的最大化,是现阶段甜菜间作大蒜种植条件下的最佳种植模式。
2.2 关键的农艺操作节点
甜菜间作大蒜后,两种作物共同生长,在栽培管理和田间农艺操作上应兼顾甜菜和大蒜两种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水肥需求特点,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2.2.1 注重耕地选择大蒜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除了盐碱沙荒地外,均能生长。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应选择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的沙质微酸性土壤[10]。大蒜对前茬种植作物要求不严格,忌连作,以小麦、玉米、番茄、马铃薯茬为宜,坚决杜绝在种植过葱、蒜、韭菜等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上种植[5],这是因为在葱、蒜类前茬作物地块种植易引起大蒜细菌性软腐病、菌核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2.2.2 突出甜菜种子和大蒜点播的操作要求在甜菜间作大蒜种植模式下,采用大蒜破膜直播种植,虽然大蒜是丛生根,叶片窄小,不易与甜菜产生生长空间竞争性抑制,但是大蒜点播不当,甜菜宽大的叶片容易对大蒜造成遮阴,影响大蒜的光合作用。据董心久等人的研究,多胚种甜菜个体较大、叶丛繁茂;单胚种甜菜株形较紧凑、叶丛较小。种植单胚种甜菜,密度控制在7400株/667m2左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含糖率[11]。在大田平作种植条件下,甜菜的种子应选择单胚甜菜种子,大蒜应点播在甜菜株距中间与行距的平行处,与甜菜播种行呈“犬齿状”排列,可有效地利用甜菜种植的空白区域,避开甜菜叶片对大蒜生长的影响。
2.2.3 应用大蒜早播种植技术大蒜植株耐低温能力较强,能耐受短期-10℃的低温,在3月中上旬10cm地温在3℃以上时即可播种[10]。适时早播能使大蒜提前收获,有效地避开甜菜的叶片生长期,防止甜菜叶片生长影响大蒜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效益的发挥。
2.2.4 强化大蒜的适时收获甜菜是北方地区农作物中生育期最长的作物,在甜菜间作大蒜种植模式下,大蒜主要产出蒜薹、蒜头,在6月下旬蒜薹弯曲呈大秤钩状时进行蒜薹的采收,即抽薹。在蒜薹采收后20d左右即7月中下旬大蒜植株基部茎叶大部分枯黄,假茎松软,出现倒伏状时即可进行蒜头的拔出采收。采收后的蒜头先进行晾晒脱水,1~2d后蒜叶干枯失绿时,进行编蒜储藏,期间要防止雨淋[10]。甜菜按照正常的田间操作与管理进行,在10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1]张冰.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南文章.河西走廊灌区甜叶菊效益分析及种植技术[J].中国糖料,2013,35(1):57-58.
[3]柴再生,蒋宏,王亮.河西走廊甜菜套种孜然、小麦及胡麻的技术措施[J].中国糖料,2016,38(5):58-59.
[4]王永平,贾瑞存.关于发展甜菜带田的初步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1993(3):28-30.
[5]杨丽霞.山西省各区域组合种植作物试验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4):191-192.
[6]孙占礼,李北齐,高峰,等.纸筒育苗甜菜低产原因分析及今后发展出路[J].中国糖料,1997,(3):44-47.
[7]魏克娴,陈乃建,张艳红.大蒜素缓释技术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杀虫效果的研究[J].粮食流通技术,2009(6):27-30.
[8]魏丹.甜菜的施肥与品质[J].中国糖料,1999,21(1):41.
[9]郑毅,张景楼,宁彦东,等.非糖用甜菜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中国甜菜糖业,2007(4):20-21.
[10]吕福虎,梁瑞萍,乌兰,等.内蒙古中部春播大蒜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5(5):27-28.
[11]董心久,杨洪泽,高卫时,等.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种产质量性状的影响[J].中国糖料,2016,38(5):30-31.
Superiority Analysis and Planting Techniques of Sugarbeet Interplanting Garlic in Hexi Corridor
CAI Yan-shan
(Agrotechnical Station of Jiudunt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Wuwei,Gansu 733000)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sugarbeet interplanting garlic in the Hexi Corridor,the suitable planting pattern and agronomic main operation techniques were put forward.The techniques provided certain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optimizing planting structure and further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
sugarbeet;interplanting;garlic;advantage analysis;planting techniques
S566.3
B
1007-2624(2017)02-0052-03
10.13570/j.cnki.scc.2017.02.018
2016-10-22
蔡雁山(1979-),男,甘肃武威人,助理农艺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