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吉欧理念下“生成方案”及其实践浅析

2017-01-12张一麟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小蝌蚪方案儿童

张一麟

乔治·亨瑞克在《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的书序中说,瑞吉欧方法是一个激发人们思考的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可能性的灵感之源,不是为了提供一个可供翻版的模板,它要求我们在瑞吉欧的道路上时刻保持着崇敬、谦逊而又谨慎的态度,以便让我们工作得到更好,让孩子们从中受益。

瑞吉欧教学方法中,首当其冲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儿童都是有潜力的,他们对与人交往、建立社会关系、建构学习和适应外部环境充满着好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儿童的这种潜力,所有开展的工作和创设的环境才可能是顺应儿童发展要求的。

在这里笔者将秉承谦逊而又谨慎的态度,在“以儿童为主体”的基础上分析“生成课程”与“方案”之间的关系。首先“生成课程”不是“产生课程”,前者更多地强调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把握总体活动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的观察、提问、交流、指导、记录,从而对活动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不断地修正,有时候甚至是总体方向上都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生成课程和生成方案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反而它们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课程生成过程会延续,时间长了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是生成方案呢?

生成方案具有很强的即使性与连锁性,因为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新情况,并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使活动继续往下进行。如果幼儿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中断也就意味着方案生成失败。

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教师没有以儿童为活动主体而造成了活动中断,更不论方案的生成了。

案例呈现

“完全按照教材内容,不敢逾越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说我是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自‘来来来,来上幼儿园的主体活动开始后,小(一)班的孩子们可喜欢这首儿歌了。这天,在甜甜的带领下,课余时间全班孩子摇头晃脑地念诵起由甜甜改编的儿歌:‘小(一)班是我家,甜甜爱我我爱她,天天说我是好娃娃,我对甜甜笑哈哈。新来的小李老师听了可不高兴了:‘甜甜,谁教你的?乱改儿歌课不好,‘我和妈妈一起编的,我喜欢这么念!甜甜解释说。小李老师严肃地说:‘以后只能在家里这么念,幼儿园还是按照老师教的念,知道吗?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

分析

小李老师应该和甜甜进行有效开放式的交流对话,以了解甜甜这样改编的理由,并在了解缘由及其兴趣的基础上与甜甜合作完成更多的改编,鼓励她思考。或者由此了解全班同学为什么都喜欢跟着念诵,并在此基础上看是否有生成方案的可能性。这个案例只到了“甜甜噘着嘴说:‘晓得了”就完结了,造成了活动和方案生成的中断,所以生成方案需要特别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儿童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有课程生成方案。

“生成方案”实践

案例呈现

Pre-E探究单元家长报告活动——故事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分别用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戏剧(《三只小猪》)、绘画(《三只蝴蝶》)、语言(《守株待兔》,《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来“讲”故事。

1、选小组,挑故事(2016年6月13日)

在所有预先安排的活动中,《小蝌蚪找妈妈》是小组中人气最高的故事。

Clare最喜欢《三只蝴蝶》

Clarlie最喜欢《三只小猪》

Becky与Kelvin最喜欢《小蝌蚪找妈妈》

2、故事熟悉与讨论(2016年6月14日)

基于前一阶段活动的实施,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又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于故事的想法(又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到了这组,同时其它小组也照样在进行):

问题:这个小蝌蚪怎么跟那个小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呢?

Becky:因为,因为它还没有长大!

Kelvin:因为它,因为她没有眼睛。

Ginny:这只小蝌蚪没有眼睛,怎么这只又有眼睛呢?

……

3、定角色,捏自己的角色(2016年6月15日)

在兴趣保存的基础上开展排练。

上午探究阶段,小演员们温习了剧组角色,不仅帮助儿童熟悉自己角色,而且和小伙伴们一起熟悉同伴角色。角色共计9个。

下午探究阶段,将小演员照片挂在了帘子上,小朋友们根据出场顺序排列,并用胶泥捏出了自己表演的角色。

Rita制作了胶泥美术创作《小蝌蚪一家》。

4、表演完成(2016年6月16日)

记录与分析

为了维持儿童兴趣、创造力,教师以儿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活动,并为了生成方案不断地进行开放性提问并做好了记录。

“猜猜这是为什么?——关于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的几个为什么”。

1、为什么小演员的“台词”未精简,也不流利?

本次录音采集时,我们尊重并使用了孩子自发的表达句式和思想,即便和我们计划台词不完全一样。

故事学习初期,Linda在探究结束时,兴奋地告诉我小蝌蚪变成了青蛙后的故事,我们也及时记录,将其纳入录音(结尾段)。

2、为什么会有“剪脐带”情节?

“青蛙妈妈剪脐带”院子探究中对幼儿的观察:他们进行角色游戏时,自发用剪刀手“剪肚子”。

我们发现,孩子们已有经验知道“剪刀剪脐带”,“生宝宝洗宝宝”,他们剪了又剪,演了又演,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将此情景收入表演中。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情节:“剪脐带”。

3、为什么配音中会有“汽车声音”?

Kelvin和Clarlie开心地选择了“小蝌蚪”的角色,可排练时,我发现两位小朋友兴趣不如之前期待的那般浓厚。

后来,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将它们最为喜欢的“汽车”元素投放到音频中,当“小蝌蚪”听到汽车声音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着汽车找妈妈去了……

4、地上照片是什么?

孩子们选定角色后,我们为每一位小演员准备了一张“演员证”,上面是他们戴着角色头饰照片,有角色标注,以此帮助他们记住自己的角色。

同时在排练中,他们可借用这些演员证找到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演员证的使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关于“我是小演员”的责任和意识。

本方案从开始到完成总共持续了4天,在整个音乐剧实施过程中,方案不断生成,总的目标是为了完成家长报告活动,但是在活动期间儿童会不断的有情况出现,因此,教师作为儿童的合作者,要不断地促进方案生成,以保证有质量地帮助儿童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和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最终完成家长报告活动。

因此,生成课程和方案是密不可分的,将二者密切微妙的关系以及作用统称为“生成方案”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Joanne Hendrick编著,李季湄 施煜文 刘晓燕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2]《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莉亚经验》【美】卡洛琳·爱德华兹 莱拉·甘蒂尼 乔治·福尔曼编著,尹坚勤 王坚红 沈尹婧译,2014年3月第三版;

[3]《幼儿教师易犯的150个错误》伍香平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小蝌蚪方案儿童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小金鱼和小蝌蚪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留守儿童
小蝌蚪
六一儿童
稳中取胜
“六·一”——我们过年啦!
桥/小蝌蚪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