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思考

2017-01-12王德富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思考农村

王德富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条件等的影响仍然还很薄弱,要改变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需要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抓好农村小学的教育改革,其中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要做好班级管理。然而随着学校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现在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班级组织管理中缺少内外信息的沟通,农村班级管理缺少大的教育环境氛围和条件,致使学生厌学、辍学等现象常有发生,从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入手,致力于农村的班级管理的改进和提高,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班级参与式管理;思考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改革,但以前大多数教育探索和改革是集中在学制、教材、教法和课程领域。现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如班主任仍然缘系着传统的“专制型”、“权威型”的管理;教师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协作;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缺少应有了解,进而对孩子的教育缺少监督和管理;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到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也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结果。“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贯彻这一理念需要体现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实际行动之中,据查阅的资料来看,上述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关注还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这些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农村实施有效的班级参与式管理,将有利于解决上述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村学小学的教育效果。

一、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概念界定

目前,在查阅到的资料中还未见到有关这一概念的界定,据此,笔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内容,对这一概念作如下界定。

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是指结合农村班级管理和小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特点,以学校的有关管理者为主要负责人和组织管理者,吸引或者是吸纳学生、家长及任课教师参与管理班级中的与其身份和能力相匹配的管理活动。一是农村学校实施班级管理与城市有区别。表现在安全管理、留守儿童管理、家长的参与能力和沟通方面与城市班级管理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二是要结合小学的特点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农村小学实施参与式班级管理,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和侧重点、激励小学生参与的办法、任课教师和家长参与等方面与初中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特点来组织和实施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活动。

二、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的优越性

参与式管理是针对传统的“命令式”、“专断型”的管理方式提出来的。参与式管理一方面要求重视弱势群体和重新评估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增加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建议权;另一面就是要改变发展决策模式和管理方式,实施参与式管理以达到激励组织成员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的目的。目前在农村学校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就是要对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和能力做好公正客观的再认识,从各方面吸引或者吸纳他们参与班级管理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存在如下突出问题急需研究和解决。一是缺少班级参与式管理的目标和计划制定,导致参与的过程没有评价标准和方向指导,最后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是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哪些问题没有清晰地界定,致使要求家长合作的很多问题往往与家长的想法相冲突;三是人、财、物的缺乏影响到班级参与式管理的实施;四是缺少外部的激励;五是班级参与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缺失,规章制度是进行管理的保障,由于规章制度的缺失,参与管理也就无章可循,会导致自由懈怠。

四、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的思考

(一)制定好农村班级参与式管理的目标体系。一是要建立好多方参与班级管理的总目标;二是要建立好家长、学生、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分目标;三是要确立好每一参与管理活动的目标,例如学生参与班级考勤、卫生、纪律等具体目标,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监督问题等的目标,任课教师参与讨论和管理班级的目标。

(二)明确各方参与班级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多方参与班级管理,并不是说各方都要参与班级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由于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身份、年龄、思维水平、社会阅历、以及对教育的认识等差别很大,参与班级管理首先是要积极调研,明确班级管理中的什么问题需要学生参与管理和讨论、什么问题需要家长参与讨论和管理、什么问题需要任课教师参与讨论和管理。只有明确了各方参与的相关问题,才可能制定出符合各方利益的相关策略、方法和手段。而就目前查阅到的资料和调查研究,这个问题在查阅的文献中没有学者作系统和深入的讨论。

要在农村建立好多方参与班级管理一是积极调研,了解家长、学生和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中关心的问题;二是构建多种参与渠道,分别与各方讨论并确定需要参与管理和讨论的问题。三是征求各方的参与意见,总结和整理出其中一致认可的问题和实施办法。四是根据实施情况的反馈,对提出和新发现的问题再做出讨论,再次明确需要改进的问题和实施办法,这样可以持续改进各方参与的问题。

(三)制定参与计划的程序。遵循实地调查、因地制宜、一致性和激励性等原则,确定各方参与的问题和目标,收集相关信息,确定计划制定标准,拟定初步计划,确定参与管理计划,实施参与管理计划,评价计划实施的效果,反馈和跟踪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四)采取相关的配套措施,保障班级参与式管理实施。在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本来基础就薄弱,不仅表现为学校的软硬件条件,还表现在农村学校内外的教育氛围差,教育观念老套和陈旧,信息闭塞,教育所处的社会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益变得复杂和多变。因此,一要建立多种可行的、流畅的参与渠道,比如合理选择口头沟通、合理选择书面沟通、通过班组活动和机构沟通等;二要综合选择激励机制。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来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观中外激励思想,在农村小学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主要可以采用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强化激励、榜样激励等措施。

(五)建立好班级参与管理有关的档案。农村小学班级参与式管理应建立相关的档案,而建立好有关班级参与式管理的档案是改进和提高这一管理方式的又一保障措施。

家长方面:一要建立有关学生家长的信息档案,如电话交流、信箱制度等,保证信息的联络部至于中断多久;二要建立好调查档案。如家访、问卷等学校调查的资料的保存和更新;三要有关会议档案。如家长会、座谈会、节庆活动等,保证这些学校组织的活动都能常举常新。

学生参与方面:一要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在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会直接折射出学生的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也影响到他们的参与态度和行为。二要学生参与班级常规管理的档案。如班级制度的制定,班级环境的创设、活动的组织等,建立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档案,有利于总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同时也可以提高管理者(学生、教师)的认识,更有效的指导他们持续改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方面实践。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方面:任课教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成员,在实施班级参与式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记录下与他们有效合作的方式,他们的建议,建立好这方面的档案资料,在此基础上持续改进与他们的合作和交流。

猜你喜欢

思考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