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在地方高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

2017-01-12李孝良肖新马忠友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专业

李孝良++肖新++马忠友

摘 要: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作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学校与企业共建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高校发挥创新平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几点建议,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4-0136-03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在我国人力资源培养中占主体地位[1]。如何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国内学者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2]、课程体系构建[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4]、校企合作[5]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安徽科技学院自2002年开始探索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逐步形成了“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一优三强”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校企科技创新平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学校与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为例,探讨了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 创新平台概况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6]。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对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提高学校教师专业技能、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学校技术支撑下,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功申报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经过3年多建设,实验室在科研、成果、专利申报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6项,有5项成果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登记肥料新品种3个,制定企业标准4项。学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师生广泛参与了实验室的建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搭建了平台。

2 创新平台在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及熟练的化验分析监测能力,能够在农业、土地、肥料、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利用、科学施肥、农业环境监测和保护、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校在2013年和2015年先后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通过调研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能力需求,引进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工作,引入校企共建实践课程建设,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实践环节考核和过程考核,建立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实现学生双素质、双证书、双基地、双导师的“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1 创新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制订提供依据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7],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就需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培养模式。

在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通过调研平台所联系的肥料行业、企业的现状,政府部门对肥料行业、企业的政策导向,以及行业、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技能要求,制订了“职业需求的导向”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加强肥料行业人才技能培养,突出《土壤农化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肥料制造与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实践课程群,并通过近一年的《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创新和实践操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职业技能。可以说,正是由于学校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和共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使学校真正了解到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并通过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真正建立“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 创新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搭建平台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安徽科技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为学生实践实训提供场所,为学生就业提供工作经验,为适应社会培养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首先,做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制造与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课程实践提供了场所,让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校内模拟真正走向生产实践。同时,学生在《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中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教师科研活动,为学生了解企业的研发过程和对技术人才的要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真正实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学生在参与平台运行管理实践中,按照企业生产条件和要求参加实践,锻炼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获得从事肥料行业相关领域所需要的工作经验,锻炼了他们今后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工作能力、综合分析以及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技能,帮助他们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平稳过渡,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了经验累积。再次,创新平台通过对省内外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安徽科技学院通过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有机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有机肥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校企共建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及时了解和发布行业、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并及时将相关就业信息反馈给毕业生,避免学生因就业信息不畅而出现财力、物力和时间损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对专业的认同感。

2.3 创新平台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高校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这一方面要求高校在专业课师资队伍中除教学能力外,要加强职业技能锻炼;另一方面要求高校积极引入引入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安徽科技学院与企业共建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通过为教师科研提供试验基地,让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指导专业实践教学,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在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农业资源与利用学科组教师先后有近20人参与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主持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课题4项,通过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在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对技术人才技能的要求,锻炼了自己的技术实践能力,在实现自身科研价值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在为教师、学生提供实践场所的同时,企业技术人员做为实习指导教师参与了多门课程和实习的教学,在传授技能的同时,也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提供了有力补充。目前,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3 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创新平台作用的几点建议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沟通不畅、硬件软件条件不足和利益分配问题。要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作用,建议从学校层面要着重加强以下几点:

3.1 注重互惠互利,保障平台畅通 企业行为以赢利为目的,在创新平台运行中,要以发挥平台优势,为企业成长助力,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创新,通过帮助企业成长,提高他们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平台运行畅通。安徽科技学院与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中,通过技术支撑、企业成长助力,莱姆佳公司从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发展到新三板上市,从复混肥生产到生物有机肥技术研发与创新,企业在产学研中尝到甜头,也增加了其在平台运行和管理中的投入,通过在学校设立培养肥料行业人才“莱姆佳班”、把平台建设成为“大学生校个实践教育基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加强信任沟通,发挥平台效率 信任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校企合作双方相互信任,可降低平台运行成本,促进双方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平台运行效率。这需要校企双方建立定期联络制度,加强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及时解决平台运行中出来的问题,提高校企合作的透明度,通过信息沟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促进企业成长的同时,发挥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3 强化软件建设,提高平台作用 软硬件为平台作用发挥提供了条件保障,从学校层面来说,从软件着手,发挥平台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安徽科技学院出台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外聘教师管理制度,从政策上鼓励青年教师服务行业企业,锻炼自身实践技能,鼓励二级学院通过外聘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解决“双能型”师资队伍问题;在培养内容方面,要求各课题编制适合平台实际情况的校本实践教材,发挥平台优势,提高实践技能训练效率;在师资配置上,组建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师资团队。通过强化软件建设,提高了创新平台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朱健,刘巨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4,5:59-60.

[3]陈飞,谢安邦.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之探索——基于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4:77-79.

[4]龚晓洁,丛晓峰.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高教研究,2011,17(4):103-105.

[5]冯理政,夏建国.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24(3):68-69.

[6]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31/c_1118965169.htm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