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成就美丽惠州
2017-01-12郑秀亮张瑞
郑秀亮+张瑞
“‘惠州绿果然名不虚传。”11月25日,“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走进惠州,70多位记者、网红和大V们倾慕城市颜值,纷纷为惠州“点赞”。
地处南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东岸,“惠州绿”的生态优势声名远播。这个拥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的城市刚刚斩获2016年度“中国十佳绿色城市”。这一项评选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导,让评审专家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惠州在过去10年经济总量增长4倍的前提下,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接近100%。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十二五”期间,惠州经济总量相继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继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年均增长21%;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居广东省第5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惠州空气质量排名在珠三角乃至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这得益于惠州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强化理念引领、规划引领、文化引领,积极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去年5月,惠州首次获得地方立法权。惠州“首法”立什么,反映这座城市的抉择。惠州提出,立法要坚守“四个理念”,放在首位的便是“生态化”,就是要高度关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
一部《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最终成为惠州首部地方性法规。为一条江,立一部法,惠州选择用法律的红线来守住生态的底线。面对西枝江上游发展与保护之间的“两难”,惠州制定法规时把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为最重要的制度设计,设立专项资金,还创新提出“健康评估”制度等。
从一条江到整座城,惠州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规划编制中。惠州在全国较早制定实施《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并将其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惠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06-2020年)》等规划相衔接相协调。“《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在横向上突出了低碳生态规划主线的作用,有助于其他规划融入‘碳规的要求,契合了国家和省当前试点推进的‘多规合一的做法。”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师肖宇认为。
在规划中即引入的低碳理念,实际上已经融入了惠州发展的肌理。南海之滨,正在崛起的惠州“蓝色引擎”——环大亚湾新区,从打造之初就制定了低碳生态专项规划,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比例为59.33%,以保护生态系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惠州在引进项目过程中,严格环保准入,制定实施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把绿色发展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责任制度……如今惠州正用一条条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方式说“不”。一批不符合环保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未取得排污总量指标的项目、环境风险难以防范的项目在惠州一律不批。
据统计,“十二五”至今,惠州环保部门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超过1000宗,年均否决率超过10%。
健全绿色产业体系
全球石化行业正在遭遇节流减产的“冷空气”。不过,惠州大亚湾石化区项目新建工地却“热火朝天”。全球石化巨头壳牌选择在大亚湾区增资,参与建设中海油炼化二期项目。这套在建的乙烯裂解和其他衍生品生产装置等化工设备将采用壳牌OMEGA和多元醇技术,这是这一全球领先技术在中国的首次应用。
大项目具有较强的聚集效应,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约化、低碳化发展水平。惠州多年来积极引进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世界级生态型石化基地”不仅是数量上的世界级,更是质量、水平、标准上的世界级。“世界级”目标的背后,一张“招商图谱”为产业绿色发展吃下“定心丸”。2015年初,大亚湾结合石化原料供应能力、国内外市场需求及行业技术走向制定“招商图谱”,收集、梳理、整合招商资源,瞄准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先企业,实行精准招商。当年,总投资100多亿元的17个项目,因为不符合“招商图谱”吃了“闭门羹”,而行业排名全球第一的高精密化学材料制造商东进世美肯等一批标准高、结构优、技术好的“优等生”项目则被主动引入。
据统计,已入驻大亚湾石化区的79个优质项目中,世界500强投资占近九成。围绕炼化二期项目图谱招商在谈项目22宗,投资额约310.4亿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占74.7%。
大亚湾向北偏西方向数十公里,在另一个惠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平台——仲恺高新区,则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通过引进手机制造巨头三星电子,辐射带动了信利一期、伯恩光学等60多家手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15年全市手机产量2.08亿部,约占全球产量的1/8、全国产量的1/6;苹果公司70%的玻璃触屏、电控系统都产自惠州企业。
大亚湾的“招商图谱”和仲恺高新区从“招商引资”改为“择商选资”的变化,折射出惠州发展理念的“定力”,“绿色”已成为惠州产业经济的基底色。2015年,全市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2.1%。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惠州为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惠州财政一般预算科技支出累计达55.8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惠州市财政每年还安排1亿元支持工业技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工业技改投资332.2亿元。
完善绿色发展保障机制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惠州严守环保底线,积极探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严格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针对污染防治第一关的“准入关”,惠州先后出台招商选资环保指引和企业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坚决执行不符合环保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未取得排污总量指标的项目不批、环境风险难以防范的项目不批等“三个一律不批”。探索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如制定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市财政每年在市级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200万元,专项用于补偿水环境质量达标或改善的县区。
“十二五”以来,惠州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000多宗,对各类环保违法行为,坚决“零容忍”。对于环境违法行为,惠州着力抓好依法惩处,牢牢把好“监管关”。惠州制定实施的《环境违法行为公众有奖举报管理办法》,拓宽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渠道。抓好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7.5%。
为了推动环保责任的落实,惠州还先后制定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区)党政正职责任考核体系,将污染物总量减排、森林覆盖率、生态示范创建等9项生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实施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有效引导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地方党政“一把手”践行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
提升绿色惠民水平
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这是惠州市民习以为常的景象。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是惠州的一个目标,更是惠州对全体市民的一份庄严承诺。
夜幕下,惠州市区金山河边,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和家人天天来河边散步,要是在5年前,这根本不敢想象”。5年间,“臭水沟”经过综合整治迎来大变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
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投资10亿元,对比2011年惠州地方财政收入的163亿元,可谓大手笔,而面对大且复杂的征拆量以及水黑味臭的现状,惠州用10个月就完成整治,这一力度与速度正是惠州绿色态度的现实写照。
金山河综合整治让河两岸10万居民享受到“绿色福利”。而在仲恺高新区,面对河涌两岸密集的企业,仲恺选择以“河委书记制”坚定执行河涌整治。11名区领导成为“河委书记”,对河涌整治“一对一”负责。
近年,惠州投入“3个100亿元”“大手笔”系统推进河涌整治工作,100亿整治市区14条河涌,100亿元推动淡水河、潼湖流域“两河”污染整治,100亿元整治县、镇、村河涌污染,“治、控、管”并举,把一条条河涌打造成融合特色景观文化的水生态廊道,为民众造就更多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息之地。
在博罗县柏塘镇平南村,18座种满各种绿色花卉植物的“小花园”成为村里的风景线,而这些占地数平方米的“小花园”,其实是村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地方。类似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惠州已建了500多座。通过深入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惠州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52个、垃圾收集点3万多个,配备农村保洁员9333名,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往脏乱差的农村一跃成为旅游景点。一抹蓝田一池碧水盛名之下,游客地域比例也迅速全国化,省外游客比重不断增大,去年惠州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