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对话:让参与者产生变化

2017-01-12薛元荣

今日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九色鹿辛弃疾林肯

薛元荣

课堂的误解,缘于缺少对话。有一个阶段,你灌你的,还不管学生是否灌得进;后来,你问你的,披着马甲地灌,“以教师为主导”十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依然停留在口头上。课堂对话,是面对面的交流、语言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双方首先是平等的、氛围是自由的。对话的品质是坦诚;作为主导的教师,有责任让参与者产生变化,包括教师自身。

一、用真诚赢得真诚:质疑的习惯和宽容的真话

真诚的课堂对话建立在真课堂的基础之上,真课堂是真对话存在的空间。质疑的习惯和宽容真话,是真对话的前提。

质疑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启发和培养训练的。经过训练,质疑成了习惯,每一次的对话均会让参与者分享不同角度的观察、独具个性的理解和别样的思考。质疑的对话,教师显然需要起“主导”作用。吴伯萧先生的散文《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仅有的和鲁迅“遭遇”的文章。小学里要不要学鲁迅的文章虽有争议,但让小学生“初识”鲁迅肯定无可厚非。那么,鲁迅以怎样的“第一印象”步入小学生的眼帘呢?苏教版选择了一个“早”的鲁迅形象,不但“早”而且“时时早事事早”,一个需要小学生仰视的形象。

我们姑且不从字面上解读鲁迅真的“时时早事事早”,但确实可以质疑“早”这个字刻了没有。这个“考证”需教师去做。查阅可以查阅到的资料,如鲁迅亲朋好友包括同学的日记、访谈、回忆文章等,非但无人亲眼看到鲁迅刻“早”字,甚至没有一个人谈到“早”字。当我把这个“重大发现”和学生分享时,没想到学生的反应是平静的:“早起就早起,何必刻字呢?”“在书桌上刻字,不好吧?虽说是自己家的书桌。”

鲁迅是人,“初识鲁迅”,鲁迅应该以“人”的面目出现,而不是以“神”的高冷散发寒气。如果换鲁迅本来的样子,拆掉一些“墙”,让儿童鲁迅、少年鲁迅走进学生中间,不仅会让师生的对话通畅,学生和鲁迅的“对话”也会少一些隔阂。

课堂对话中教师要说真话,说学科的真话。传授学科知识,最为重要的是要努力呵护学科的科学性。课堂上的教师,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要努力“知之”,要有学到老的志向。由此,才可能说出准确的话、传授科学的知识,对话就有可能建立在科学的平台上,那么,这样的对话充满了求真的浓厚氛围。在真知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有勇气说“我不懂”“我说错了”,不必把问题像踢皮球一样踢给学生还自以为是教学智慧。学生从内心里佩服真实的教师。

二、用深刻引向深刻:教师宽广的视野

课堂对话,不仅仅是沟通、相互理解,不仅仅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而是通过对话不断走向理性和深刻,尤其是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更应有对话的视野和宽广的知识背景。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九色鹿》,是一篇根据佛教故事改编的课文。美丽的九色鹿救了调达,调达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怎么处理调达?不少学生义愤填膺,觉得应该“就地正法”,给这类小人一个教训。我引导学生先到课文中找一找:受害者九色鹿和被欺骗者国王是怎样惩罚调达的。九色鹿十分生气,严厉“斥责”调达;国王“重重惩罚了调达”,没有关进“死牢”秋后斩决的意思,更没有说“就地砍头”。

那么,十分生气的九色鹿和国王为什么没有处死调达呢?学生冷静思考,发觉调达为了利益出卖救他的九色鹿,但“罪不至死”;即使很愤怒,也要“依法处理”。

对话依然可以深入。调达为什么会忘恩负义、恩将仇报?面对“重赏”,人性的弱点占了上风。人们为什么难以抵御“重赏”的诱惑?是因为贫穷?还是贪得无厌的本性?学生们各抒己见。是啊,谁不想过好日子,谁不想过好上加好的日子?可是,不能奢望不劳而获,更不能违背良心甚至违法犯罪。

如何对待“罪不至死”的调达?我讲了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杀案:祭奠遇难者的蜡烛中,有一支是为凶手点燃。遇难者的家属说:他也是受害者,我们平时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我们也有错。我问我的学生,愿意帮助调达吗?怎么帮助他呢?何不来一场和调达的对话?帮助一个“有问题的人”,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叫《鞋匠的儿子》,讲了林肯的一次演讲。课前,我翻阅了不少林肯的文集以及不同版本的“林肯传”。课堂上,我们对林肯是否“父子情深”以及其他问题提出了质疑。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介绍了林肯的很多演讲和书信,让林肯自己对学生“说话”,让学生和林肯展开“对话”。这与阅读被第三者改编的故事进行比较,哪种效果好?

满堂灌、满堂问固然不是对话,假问、浅问,假答、浅答,却使得对话流于形式,永远停留在低水平。

三、对话:为了读懂,为了彼此走进

课堂对话,同样是为了读懂,为了彼此走进。对于教师而言,走进课堂之前,先要读懂教材、走进教材。为了上好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我翻阅了辛弃疾的全集,感受了辛弃疾诗文的魅力。他虽被归为“豪放派”,但诗文里出现得最多的是“酒”“醉”等词,他的豪放,是带泪的豪放。我给学生介绍词牌、介绍长短句,翻阅有关词的知识。具体到《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要找到它的词眼、解读“吴语”;要知道这首词的可贵之处是有普通人的出现、普通人生活的乐趣、有儿童的形象以及朗朗上口的几乎浑然天成的句子。这首词,和我们没有八百年那么遥远,仿佛就发生在身边、此刻。本词,豪放不再,人情至暖。

在初步完成和辛弃疾的对话后,步入课堂,我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我何不把《清平乐·村居》拓展为“辛弃疾专题”课?由此引导学生和辛弃疾进行一番对话。倘若不站在“专题”这个肩上,学生是品尝不到“村居”的乐趣及其背后的五味杂陈。

课堂对话,教师要读懂学生。要听懂学生说的是什么意思,更要努力琢磨学生为什么这么说,而不是那么说。教师要准确判断学生这么说的情境、心境和对该知识的理解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状态,由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对话。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判断哪些话是学生思考后说出来的而不是随口说的?要分析学生这样说,说明学生目前处于怎样的理解水平?要善于捕捉学生对话中的思想火花、引导学生生发更美的更激动人心的对话。

四、对话:不可随意批评,也不可廉价表扬

我上作文讲评课,学生是期待的,因为总是有大多数学生受到表扬,哪怕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表扬不能廉价,不可搞批发;表扬要有价值就必须表扬到点子上。学生习作,要表扬到位,需教师读懂学生作文,透过文字读进学生的心里,使得教师的表扬有根有据,让学生口服心服。

要读懂学生习作的不易:篇幅长的不易,有进步的不易,有一节写得精彩的不易,想出了一个好题目的不易,模仿了一段美文的不易……不易,就该表扬,就该肯定习作的方向,写作没有秘诀,秘诀就是动脑子认真写。

习作讲评课和学生对话之前,首先是一场和学生习作的对话,即透过文字,走进字里行间,读懂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写作状态、认知程度等。同样写教师,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是因为每个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深度有差异,对教师的感情程度上有不同。因为见解的不同,对同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感受;因为心态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情感倾向。这句话,写得朴实,是因为想得朴实;一句话写得华而不实,是因为作者的习作价值观出了问题。这里用句号而不用感叹号,是因为作者觉得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总之,文如其人,文的后面是学生的见解、表达、逻辑等的反映。努力读懂学生的作文,是对学生习作的最大尊重。唯有读懂,点评指导才有针对性;唯有读懂,对话才可能话到一起。

讲评不是单向的,讲评仍然是对话的过程。教师的讲评要接受学生的“点评”:教师的解读是否有道理、教师的“读后感”有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表扬有没有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还要听取作者的想法、其他读者的意见,对话是多层面的:师生的、生生的、教师和习作的、学生和习作的;现在和刚过去的、现在和即将到来的。

课堂本来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场域,平等、自由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学习的规律,对话不再是课堂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聚焦将转向把对话引向深入,让参与者发生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九色鹿辛弃疾林肯
九色鹿
林肯的自嘲
林肯的幽默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安静从容 林肯MKX
亚伯拉罕·林肯:永不言弃
星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