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感悟

2017-01-12庞小芳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思路清晰

庞小芳

摘要:小学生由于阅读经验较少、思维发展较为欠缺,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建立联系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引导和帮助的方法和手段必须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选择运用,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阅读;引导;探索;创新

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远古到现在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驿站。如今,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了,新的语文教材面试了,但阅读这个话题永远都不会停止。为什么需要感悟,为什么而感悟?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实, 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应该在小学的学校生活中自然地养成。自主的阅读永远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感悟?所谓“感悟”,就是“感受”和“领悟”,是学生调用自身的语言沉淀,获取文本信息,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所获取的信息相交融到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甚至触发灵感和顿悟。 其中“感”是对语言的直接接触和感受;“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阅读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深层把握和领悟。

一、小学语文阅读感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富含人文精神的学科,在全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堂的改革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以感悟为导向,以生活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摒弃“教师一人讲,学生不停抄”的教学方式,这是新课改所追求的,是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应当看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关注语文教学内容的正确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独特的经验和体会。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过程中进行摸索,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好语感和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依据学生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内心出发,使其获得独特的感悟,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是其他学科进步的基础,更是理解生活、热爱生活的基础。

二、抓重点词,理解课文

小语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备课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教活整篇课文。

《飞夺泸定桥》一课,抓住课题中“飞夺”一词,这一关键词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示了课文的分段思路。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飞夺”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容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飞夺”)。

2、再让学生找出哪些段落写“飞”,哪些段落写“夺”,从而给课文分段。

3、分析“飞夺”的经过和原因。能精导一词,对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仅35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真是一举多得。剩下来的时间,便进行片断练习。这样紧扣关键词教全篇,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突出重点,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深刻。

三、阅读时点拨感悟

导读时点拨悟,就是要抓住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在教学中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相互质疑,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促进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1、由小处悟到大处。所谓由小处悟到大处,就是指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使教材成为“读进”和“悟出”的桥梁。比如《大瀑布的葬礼》一文用对比的手法具体地描述了巴拉那河上塞特凯思达大瀑布的景象,关于瀑布的描写是全文的重点。为突破这一重点,我创设一个旅游情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小处悟到大处,进行研读感悟,体验大瀑布:

(1)假设20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个旅游团又来参观塞特凯思达大瀑布,会看到什么景象?如果你是旅游团的一员,你会向导游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位导游,你会面对游客作出怎样的解释?

(2)假设20年后的今天,如果在我们这个旅游团里,就有“巴西总统”,此时此刻,你这个“巴西总统”会有何感慨?你将会发表什么样演讲?

2、由正面悟到反面。所谓从正面悟到反面,就是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来感悟课文的空白之处意思,以激起学生的“头脑风暴”。悟的巧妙,有的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有的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够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有的能够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有的能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悟的教学片断,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象、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的发展。

3、由静态悟到动态。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并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有静态中求动态,珍惜每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发现。

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材中都得到了体现,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爱、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感悟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自己的感悟而得到启发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向田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0(12):112-113

[2] 田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5(1):274-275

[3] 仲召明.论小学语文体验感悟式阅读教学[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7):156-157

猜你喜欢

思路清晰
立意高远 思路清晰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秀逗蘑菇村
言之有序,思路清晰——梅子老师教作文
锐意创新为态度?多面审思求正道
初中记事记叙文写作序列探讨
基于课本的中高段作文开头策略探究
启东市老促会:思路清晰 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