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兴趣为基点,探究政治高效教学策略分析

2017-01-12马川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政治课情境教师

马川

摘要: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努力增加吸引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兴趣教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它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政治老师时常感叹:“课难教,师难当。”原因当然很多,高中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比较空洞,抽象乏味,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高中生普遍不喜欢政治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改变这一现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得到乐趣。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盲目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完全服从于教师的权威,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习什么内容,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导致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很低。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组织、指导和协调的作用,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政治知识,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看做政治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关键在学习的“学”,要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通过教师的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寓言、典故

思想政治课的许多观点深奥抽象,而寓言典故则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剖析观点时,适当地引用一些寓言典故,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例如:用“拔苗助长”的寓言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说明普遍联系的原理;用“荆人袭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五十步笑百步”、“愚人吃饼”说明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等等,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三、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突出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观点要来源于生活之中,也就是通过熟悉的社会生活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情境教学要注意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参与,并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情景模拟式等教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识的导学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比如在讲“价格与供求”时,设置了“牛奶市场”情境,我让同学扮演投资牛奶市场的团队,要求他们根据“奶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动,做出决策,并要求大家对他们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他们激烈的争论。这种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要有生动幽默的课堂语言 一位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生动幽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本的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在愉快活泼、轻松自在的氛围中接受抽象的理论内容,同时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辅助教学,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高中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我们在讲述理论时,必须联系通俗易懂的例子和生动幽默的语言,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给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所学观点。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时,教师可以用 “量体裁衣”的比喻,即把生产力比作人的身体,把生产关系比作衣服。衣服要根据身体来做,做大了不好,小了也不好。并说明人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身高不断地增高,所穿的衣服也要随身高的变化而不断更换尺寸,这样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才合体。这样的生动的比喻,使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对政治教学也会逐渐感到乐趣。

五、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形式可不拘一格,教师可组织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上网等方式学会查阅一定的事例、数据、图文资料,学会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学会积累知识和拓展能力。如在《经济生活》第六课第二框题《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在搜集有关股票、债券和保险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不但可增长学生对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参与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主体的角色体验中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不仅学会了学习,而且学会了合作,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创造。

兴趣是学生学习质量好坏的根本影响因素,虽然学生掌握丰富政治知识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但我们应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兴趣,使其学习天赋、核心潜能得以全面发挥,使教育活动收获丰富果实,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洪峰.对企业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综合探讨.商场现代化,2011(18)

[2] 周利利.以生为本,激发其学习兴趣——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学园,2013(22)

[3] 马靖雯.浅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新课程学习,2013(11)

猜你喜欢

政治课情境教师
最美教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护患情境会话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