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合理设计探究

2017-01-12马令燕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小学数学

马令燕

摘要: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课后作业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当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难度把握不当、作业量大、形式呆板僵化等,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造成消极影响。为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合理设计

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出积极的努力。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1、难度统一,针对性不强。当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难度统一,针对性不强。在一个班级里面必然会有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同,因此如果布置难度一样的作业可能会让成绩好的觉得简单,得不到启发,因此轻视作业。而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会做得很吃力,因此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通常是陷入了这样的尴尬中,这就使得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理想,而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完成作业,却没有收获。

2、作业形式呆板僵化。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形式十分呆板僵化。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范围窄,可选择性不强;其次,课后作业条条框框太多,让学生无法充分发挥潜能。当前数学作业的布置过于保守,基本上作业的全部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因此学生通过课后作业也顶多能够做到“温故”。但实际上,对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来说,仅仅“温故”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能够“知新”,让学生在复习已经学到的知识的时候还能够发现新的知识。

3、课后作业内容的选择不科学。数学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其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难懂,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思维的发散性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游刃有余。但是当前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一般选择书本教材中的内容,有不少教师为了省事,直接将书本的课后习题部分画出来给学生当课后作业。这样的课后作业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作用不大,长此以往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不少教师为了节省时间,竟然让学生自己找练习题,这样随意布置作业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利。

4、课后作业的量把握不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发要求广大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但实际上,当前很多教师还会布置大量的数学作业,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减负”的口号成了空口号。题海战术使得学生身心俱疲,因此不少学生为了省事就开始抄作业。这样一来,作业就完全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对于布置课后作业的量的把握,是教师需要充分衡量和切实把握的问题。

二、对布置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一些建议

1、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而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有意识地降低作业的难度。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应该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题目。另外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

2、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传统数学作业布置得比较呆板,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力和发挥的空间。首先在作业内容上,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题型、作业形式给学生,让学生更有兴趣和信心完成作业。同时在作业的完成方式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解题,以此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对于用多种方式解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并鼓励其他学生像这些学生一样多思考多尝试。

3、让学生多实践。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理论学习,同时更重要的是实践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理论学习会让学生缺乏对数学的深刻认识。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入生活实践的元素,以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教学完测量的相关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回去测量一下家里的一些物品,然后制成表格。这样的作业方式能够将学生从书桌前解放出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此外,通过测量,学生会对一些实际物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测量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执行能力等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另外这种作业的完成方式比较新颖和有趣,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数学的奇妙和有趣之处,对数学会更感兴趣。

4、控制作业量。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题海战术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其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和数学能力的长远发展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控制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贵精而不贵多,尽量减少占用学生的时间;布置作业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作业的品质,教师还应该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之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在结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调整作业的布置,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小学数学
美国大学课程的教学实施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