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课余体育训练的几个误区

2017-01-12李立斌

未来英才 2016年14期
关键词:球类特长生课余

李立斌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体育才能的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训练,提高体育特长生竞技水平和心理素质。是高中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业余训练还能促进群体性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又能为高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没有高质量的业余训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也不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现阶段教育和体育的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课余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对高中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浅谈高中课余训练方面的几个误区。

一、只抓训练,不抓思想工作

抓好学校课余体育运动队的思想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材的需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而且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中,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技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把育人放在首位,寓德育教育于体育训练之中。强调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等高尚品质。在思想品质培养方面,作为教练员的一言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教师言传身教,要求教师有一个奋发向上,不怕困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使教师的一举一动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良好的队风也是促进运动成绩提高的催化剂,能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克服困难,战胜自己,去争取较好成绩。

二、只谈训练,不注重选材

选材的重要性我想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很清楚,但是,在高中体育教师一般只能在招入本校的高一新学生中选拔体育尖子进入校队,就目前的中招精神对特长生的招生政策还不在计划招生里,很少有高中到初中选拔体育苗子,很多在体育运动方面有潜力的学生,因文化稍差不能进入高中学习,过早的进入了社会。这样就要体育教师在体育特长生这方面的工作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到初中发现体育苗子, 有计划地以特长生或择校生等其他形式将他们录取在高中学习和训练。

三、只抓专业,不注重文化

高中课余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材,而且,还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归根结蒂是育人。如果因为学生参加课余训练而影响学生学习,使学生成绩明显下降,那么,这样的业余训练是违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事实上也会遭家长和其它学科教师的反对。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在训练时应做到合理安排。体育课外训练时间,内容,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安排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所以有很多家长和班主任都不支持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这给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学生学习文化的认识,要搞好运动训练,它不仅要求我们教练员要掌握运动训练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其它边缘的相关知识,这样更全面合理地安排训练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四、偏重球类训练,淡化田径训练

在部分省市,把球类项目加入体育特长生专业考试内容,为了应付体育高考,教练和队员花大量时间在加强球类项目反复练习高考内容,有的学生球类高考项目能拿高分,可他们一点也不会打,更不用说参加什么比赛了,这样直接影响了运动员基本素质的提高,大家都知道,“田径是运动之母”,可见其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地位。不过要搞好田径训练真的很难,其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它训练内容的枯燥性,除了跑、跳、投和相关的训练之外就没有其它的内容了,这也就无形中增加的训练的难度。

五、只上强度,不谈方法

现在有部分体育教师,只重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大强度的枯燥训练,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也更差,更懒坚持不下来,因此,如何增加训练的趣味性,是提高田径运动训练水平有效途径之一,这就需要广大的体育老师和教练员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积极探索,寻得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训练时对注意安全,积极预防运动伤害不够重视

在体育训练中,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就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轻则不能按计划训练,运动成绩受影响,重则断送该生运动前程,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训练中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其次,要做好准备活动,掌握动作要领,加强保护帮助;还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加强医务监督等。总之,对待运动创伤问题要重视,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搞好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需要长期积累,不断进取。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课余体育训练的客观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学生就一定会对课余体育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课余体育训练中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高中阶段课余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加强训练的科学性,防止盲目性。在实践中,只有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和不同训练项目采取相应办法,努力克服困难,不断探索。使课余训练走上正轨,走出课外训练的误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球类特长生课余
丰富的课余生活
科学运动会:球类篇
球类课放松实例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消除体育特长生考前过度心理焦虑策略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巧用球类练习发展耐力十法
四招解决球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