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之课内外交互学习
2017-01-12李艳爽
李艳爽
摘要:目前我们的语文学习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语文成绩较好,语文表达的能力却较差。这充分表现了学生学习语文将课堂与生活隔离,脱节。所以,语文教学要将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建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即生活。语文作业的形式多样,内容要紧贴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语文教学绝不可唯“应试”是从,使学生陷入各种机械的题海中。应严格遵循语文教育学科的规律,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那么就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成绩也会如水到渠成令人欣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生活
语文教育外延宽泛,内涵丰富,和数理化比较起来,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要巨大得多,因为语文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体系谱,它同时具备了塑造人心灵,建立人格以及培养审美趣味的功能,并且语文伴随人的一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育才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学生语文成绩的好与差,出校门后发展的快与慢,事业成绩的大与小,全在乎教师是否具有大语文教育观以及能否做个合格的指路人。优化课堂教学,刷新语文作业,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相融,是我在教改路上不懈的追求。
优化课堂教学,就应该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在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润物细无声”。这种观念下的语文课是轻松愉悦的语文课,是没有任何包袱和压力的语文课。
优化课堂教学,还应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要在解决乐学、善学上下工夫,毕竟“抱着走”、“喂着吃”、“捆着学”都无法实现教学目的。调动积极性,就应尊重学生的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应该把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看作是一个宝库,想尽办法去激活它、开采它。
优化课堂教学,还应定向延伸,渗透生活。不拘限于教材,不拘限于知识本身,不拘限于知识的表象,善于抓住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定向延伸,将现实生活的信息和活水注入所探究的内容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优化课堂教学外,刷新语文作业,让作业面孔靓起来,也备受学生的欢迎。有时“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学生最不喜欢的作业就是那种机械的、了无生趣的字词抄写,这种低效甚至无效而又枯燥无味的作业使他们心累。学生感兴趣的是有一定自由空间的作业,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快乐,而绝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优化语文作业,让学生乐于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以“大语文观”为先导,新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都昭示着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势在必行。当今时代随时随地扑面而来的多方信息,也为语文作业的开放性提供了诸多条件。我把开放性的作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整合归类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应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类,形成体系,便于学生融会贯通,巩固积累。例如,学了古诗文后,便可让学生分季节、景物、哲理、抱负等进行名句的分类整理;一个文言文单元学完后,按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分类整合,这样积累的知识不仅系统,还能运用自如。
2、延伸拓展式:这类作业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上。面对浩瀚的课外读物,有时学生漫无目的或无从下手,结果往往得不偿失。所以这类作业就应在学好课内文本同时,按照老师的引领科学有效的去完成。
3、融知识、思想、趣味、社会实践于一体式:这类作业能够充分利用无穷无尽的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给学生不定期的布置调查作业,探究、关注、记录生活,然后汇总、展示到课堂上,能进一步激发作业的热情。比如说,大街上的语文训练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捉错别字竞赛”,也可以搜集店名,进行“店名品析”,这类作业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搜集、联想、品析、感悟,很多优秀习作相继问世。另外,利用学生熟悉电视媒体的优势,让他们自结小组,调查了解周围的环境情况,结合课文《秃鹰之死》,进行“焦点访谈”式的电视节目书面策划。学生通过课下搜集调查,电视节目的彩排,课上小组的现场演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力、文字策划力、口头语言表现力,而且现场机智也得到了锻炼。特别是节目的场外记者,灵活机动地对听课师生进行的“生活中你是如何进行环保的?”现场采访,更能看出学生对这类作业的喜爱和重视。这种真实自然状态下的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使语文作业多样化、丰富化,单一的文本形式被打破,引爆出来的是新思想、新创建的火花。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学绝不可唯“应试”是从,使学生陷入各种机械的题海中。应严格遵循语文教育学科的规律,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那么就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成绩也会如水到渠成令人欣喜。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无论体制有何种差异,都把对下一代进行母语的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它是传承、延续、发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改之路上,虽“路漫漫”而“修远”,我亦愿“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