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讨

2017-01-12李名富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李名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落实,新时期学校教学模式较从前发生巨大改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强化策略展开探究,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略尽绵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犍。新课程曾景下,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追求。本文简单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语文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为此,本文结合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可靠建议,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一、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意义

(1)促使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因为如果学生没有获得发展,即使教师工作得最累、付出的最多、论文写得最好也是缺乏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的。另外,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首先体现在学生的主动精神上,语文教育要呼吁学生们自主学习,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提高教学效益

语文教学中的效益是指学生的收益。有效教学是一种注重成果的教学,甚至强调教学结果的可铡性,“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的特征。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闻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二、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弊端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

在过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过分强调讲授,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下听讲、做笔记,这一类填鸭式的教育完全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另外,学生本身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存在误解,一味地认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未发现学习知识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师教学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巩固所学知识,会给学生布置大量抄写作业,这些作业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且意义不大,并不能实现精选精炼,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

(2)教学模式严重落后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过于追求教学进度,未对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学习能力多加考虑,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塞入大量知识,也没有理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与理解。时间一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透彻,学习成绩自然无法提高。另外,教学模式严重落后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使用不当,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并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率的提升。

(3)忽视学的效果

有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仍然满足于教学的任务的完成,盲目地追赶进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程度和效度,以至于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深,不透,更加拉大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

(4)多媒体辅助作用发挥不当

有些语文课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宰,替代了师生的板书和语言。然而,好的板书同样有助干师生的教和学,教师不能完全摈弃板书教学。多媒体和学科教学应当整合在一起,恰当的发挥对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分析

(1)教师精心备课,提高备课有效性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其次,应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教材资源、生活资源和网络资源,要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再次,要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2)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强调的是教师能否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最大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充分学习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积极性,使学生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另外,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语言环境,避免盲目灌输教学知识,而是通过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3)布置有意义的课后练习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尽量少布置重复、枯燥的作业,作业内容应难度适中,作业量也应把握得当。要为学生的学习需求着想,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不再将作业当成负担。比如说,在学习词语的应用时,比起反复抄写,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词语应用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为语文素养的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

(4)教师是倾听者

倾听就是教师耐心专注地听学生表达表现并积极予以回馈的过程,甚至有人将倾听能力上升为教师专业性的指标之一。我们从教师的倾听的方式,解读出蕴含在这种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教育品质:即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宽容和期待。倾听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存在,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诉说,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去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创造学生的声音”,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发了教育的意义。

总之,有效教学必须从先进的教学理念出发,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预习、倾听、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只有在确保学生语文能力、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教学资源的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强化。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