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气象部门大中型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
2017-01-12李楠曾俊
●李楠曾俊
浅谈气象部门大中型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
●李楠曾俊
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级政府对气象部门的投资力度也越来越大。加强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建设单位有效减少费用、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联系实际,针对气象部门基建项目在管理和财务核算环节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探索构建建设单位与财务管理部门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有效合作机制,以及加强项目建设的过程监督和项目后期管理,实现建设资金的高效使用。
气象部门 基建项目 核算 财务管理
一、加强大中型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意义
《气象部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大中小型划分标准,项目投资额在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上的为大中型项目,其他项目为小型项目。
目前气象部门的大中型项目的资金构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由于资金构成的差异性,如何合理使用和统筹安排资金,不仅关系到项目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更是降低建设成本,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提高投资效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提高气象现代化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基本建设资金的有效管控,降低建设成本,对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气象部门基建项目的特点
一是项目多样。气象部门的基建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业务建设项目;二是涉及单位多。由于气象业务存在区域性,一个大中型业务类基建项目可能包括多个子项目,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参与;三是资金进度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较多,由于各地经济条件的差异,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同步。
三、气象部门基建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项目建设时间长,淡化了项目监督
气象部门大中型基建项目通常时间跨3—4个财务核算年度。如某省的多普勒雷达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长达4年之久,项目监督力度也随之淡化。
(二)项目涉及单位多,弱化了项目监督
如某省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被分解到全省16个建设单位,由于各单位分配资金有多有少,承担的工程量大小不一,导致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一。
(三)项目资金渠道多,削弱了项目进度
在多资金渠道建设项目中由于各类资金特别是地方配套资金不能按时、同步,甚至不能完全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
(四)预算下达时间与预算执行时间严重脱节
基建项目用款计划下达时间较晚,一般安排在二季度甚至三季度之后,这些资金大多以年终追加形式下拨,项目建设单位难以按照项目建设程序规划和使用资金,以至于有的单位为了保证预算执行进度,违反合同规定付工程款,以及违规预付工程款。
(五)招投标活动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一,有意肢解工程,恶意逃避公开招标;其二,借“邀请招标”之名,行“行政办公会议纪要”确定施工队伍之实;其三,直接委托确定施工、服务、设备供应商等队伍;其四,招标要设“拦标价”,这是国家对公开招标业主方投资控制的一种保护措施,是为了防止串标、围标而设的“最高控制价”,而没有运用好,投资存在一定范围失控的风险。
(六)现行财务管理能力与项目管理要求不适应
一是气象部门未设立专门的基建会计,基建财务的工作难免拘泥于“核算”,财务管理则成了被动应付。二是基建账设置不规范或未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三是工程竣工财务决算不及时,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四是随意列支工程项目待摊费用。项目前期发生的部分费用如可行性研究费、项目论证费等列入事业经费,导致项目验收的会计信息难以正确反映项目投资结果。五是随意列支管理费,增加建设成本。如将非项目内的差旅费、燃料费等计入建设项目管理费。六是挤占或挪用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将资金出借给与本工程无关的单位或者用于暂付本单位其他项目支出。七是工程或设备的采购未履行严格的招投标手续。八是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导致了会计报表难以准确反映基建项目的财务状况。
(七)制度执行力较差,竣工财务决算及资产交付手续不及时
按照《气象部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有特殊情况的,报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适当延期,但最迟不得超过6个月。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基建项目在具备竣工验收条件超过3个月后,未按规定办理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也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有的项目虽已办理工程竣工验收手续甚至交付使用,但仍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期间所发生的相关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这样不仅扩大了基本建设支出,而且影响了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
三、会计核算的流程
(一)基本建设资金来源的核算
实例1:某省气象局本级2014年6月份收到中央预算内基建项目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资金58万元(财政授权支付)。
(二)基建费用支出的核算
实例2:某省气象局本级2014年9月份从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基建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财政授权支付)购买10台台式计算机费用共5万元;从暴雨监测预警中心项目(地方财政资金,财政直接支付)支付建筑工程进度款200万元,支付城建局设计室图纸设计费0.8万元,支付勘探大队勘探设计费0.5万元。
(三)工程结算的核算
实例3:某省气象局本级2014年12月基建项目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资产交付使用,科目余额表如下:
表1
四、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建议
(一)建立沟通机制,实现项目全方位监控
1、建立项目建设单位与财务管理部门间的有效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项目建设单位应主动向财务部门通报当年项目建设情况,财务人员应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定期向建设部门反馈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对不符合规定或未按程序提出的资金支付,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发出提醒,金额较大的应向财务主管报告。
2、严格遵守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在项目建设中,建设部门应严格按照工程进度申请资金支付,财务人员应加强对资金支付的审核;建设部门应根据项目建设进度要求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竣工决算,及时进行项目造价审计和财务决算审计,保证项目资金的完整和准确。
3、严格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财务部门应严格按照项目资金预算加强项目资金使用审核,严格控制管理费和待摊费列支,对于违规列支事项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或财务主管部门反映。
4、实行相对固定财务人员,保证建设资金管理的延续性。鉴于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单位多的特点,主管部门应建立基建财务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实行财务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财务记录的完整性。
(二)加强项目建设的过程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
1、科学编制项目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精准度。实行刚性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严格控制超预算现象发生。实行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制,严格执行超预算的审核、审批程序,对程序不合的新增内容,实行问责制,严格控制超预算现象发生。
2、规范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活动。按可研报告管理规定,有权负责批复可研报告立项的上级主管部门在批复可研报告时,必须要同时明确“核准招标采购相关事项”。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各级气象部门在采购时要分清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因为两种不同预算资金政府采购规定有些差异。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招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规范招投标工作,不得肢解工程,有意分散招标。要加强项目招标的跟踪监督,确保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核准的范围、组织形式、招标方式开展招标活动。将各类合同留存财务部门,作为资金支付的核查资料。
3、严格项目建设的过程控制,加强预算变更审核。确因施工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实施。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确需变动建筑主体或造成承重结构改变的,建设单位必须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并按照先预算后施工,把好降低工程成本的第一关。
4、严格审查工程造价,核减虚列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加强对施工方提交的决算书审核,建设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提出,施工方编制的决算书必须对照合同向建设单位提供建设项目明细清单,明细清单必须明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增减项目,并附增减项目的审批单。防止施工方虚列建设项目,加大审计基数的审核,减少审计费用支出。
5、严格工程款支付审核程序,保证按合同及进度付款。建立项目资金支付台账,严格实行项目建设进度审核制,保证资金支付安全。
6、严格执行费用的报销审批程序,保证各项费用支出真实、合法。对于违规报销的事项应按照程序控制点进行追责,真正做到程序可控、违规必究。
(三)强化项目后期管理,做好工程项目资产移交登记
1、加强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要按照气象行业竣工验收规范要求,在项目督办检查和组织竣工验收时,将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作为一个主要因素进行考核。
2、及时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做好决算审计。加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及时交付完工项目。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清理在建项目,达到竣工验收条件的尽快办理验收,按规定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按权限批复决算,按要求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确保国家项目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湖北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鄂州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基本建设管理办法[Z].2012-11-19。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