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7-01-12
要闻
2017年夏粮总产量2810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比2016年增产131万吨,增长0.9%,属于历史第二高位。其中谷物产量12948万吨,增长0.7%;谷物中小麦产量12735万吨,增产107万吨。
2017年夏粮播种面积略减为27410千公顷,比2016年减少223千公顷,减少0.8%。谷物播种面积23728千公顷,比2016年减少1.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3149千公顷,比2016年减少1.0%。
尽管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夏粮单产增加。2017年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126公斤/公顷,比2016年增加89公斤/公顷,增长1.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457公斤/公顷,增长1.9%;谷物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501公斤/公顷,增长1.9%。
夏粮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二是灾害同比较轻,病虫害发生率普遍低于2016年。在冬小麦生长期间,虽然局部地区受较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影响,部分地块出现倒伏,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看,受灾情况轻于2016年同期。
(人民日报)
2017年河南夏粮总产量710.8亿斤较2016年增产15.5亿斤
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调查,并经国家统计局审核认定,2017年河南夏粮总产量为710.8亿斤,比2016年增产15.5亿斤,增幅为2.2%。夏粮总产量及亩产量均超过2015年的生产水平,再创历史新高。
2017年河南省夏粮播种面积为8237.50万亩,比2016年减少1.0万亩,平均亩产量达到431.4公斤,比2016年提高9.4公斤,提高了2.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8212.5万亩,比2016年增加14.0万亩,增幅为0.2%;平均亩产量为432.2公斤,比2016年提高9.4公斤,提高了2.2%;总产量为709.9亿斤,比2016年增产16.7亿斤,增幅为2.4%。
(河南日报)
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近日,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科技发展及民生需求,拟将科学院的成熟技术、产品和服务,通过产业合作输出到沿线国家,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经济利益共赢。
(央广网)
全国首个农药质量追溯系统上线运行
近日,吉林省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暨全国首个农药质量追溯系统上线运行启动仪式在长春举行。目前,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成7个农资物联网应用与示范项目基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示范效应。日前上线运行的长春润邦农药全程追溯系统是全国农药行业首个农资物联网应用的样板,系统对生产的每瓶农药均赋一个二维码标签,做到“一物一码”。农民所购买的任一款农药,通过扫描二维码,都可以查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及原料来源、质监报告等生产信息,以及经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等流通信息,真正实现“产品可识别、状态可记录、信息可查询、去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全过程追溯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知名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维护农民利益,并对促进农资经营服务转型升级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日报)
河南省农科院成功举办“‘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应用”研修班
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承办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应用”高级研修班在郑州紫荆山宾馆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现代农业信息及相关领域的11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研修。
此次研修班围绕农业大数据、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经营、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方面内容为学员们开展讲座,还安排学员们参观考察了西华智慧农业园区示范基地。通过此次研讨交流,使广大学员了解了智慧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掌握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最新前沿技术,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
(河南农科院网)
河南省首次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登记
河南省农业厅日前印发通知,安排部署河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这是河南省第一次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登记。两个以上申请者分别就同一个品种申请登记的,优先受理最先提出的申请;同时申请的,优先受理该品种育种者的申请。因此,省农业厅建议申请者先网上申请,再递交书面材料。
据介绍,非主要农作物是指除了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之外的农作物。2017年4月份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目录,共分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蔬菜、果树、茶树、热带作物七大类29种,粮食作物包括马铃薯、甘薯、谷子、高粱、大麦、蚕豆、豌豆等7种,蔬菜包括大白菜、黄瓜、番茄、西瓜、甜瓜等8种,油料作物包括油菜、花生、亚麻、向日葵4种。河南省各地将在这29种农作物范围内开展品种登记。
(河南日报)
河南省杂交小麦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
小麦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利用杂交优势的重要粮食作物,这一空白正在被河南省科技工作者填补。近日,由河南科技学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强优势BNS型杂交小麦组配与规模化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项目主持人、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茹振钢教授于1997年发现了温敏雄性不育材料BNY,经过连续7年的改造,于2004年培育出具有“不育彻底、转换彻底、恢复彻底”稳定育性特征、农艺性状符合黄淮麦区要求的BNS,即由百农系列培育出的低温敏感型不育系小麦新材料,BNS的适用范围覆盖了黄淮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西南麦区,实用价值非常高。
项目主要成果有:构建了BNS型杂交小麦防杂保纯体系,使杂交小麦制种纯度达99.99%以上,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杂交小麦亲本指纹图谱,可用于检测杂交种纯度;选育出新恢复系16个、不育系8个,创制强优势组合3个,可满足不同麦区的亲本需求。
(河南日报)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2016年调减三千万亩
从国家粮食局获悉: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2016年我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经过共同努力,这项改革首战成功,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实现了从国家政策性收储唱“独角戏”到多元市场收购“大合唱”的转变,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截至2017年4月30日,东北地区新产玉米累计收购2038亿斤,收购工作圆满结束。
据统计,2016年,全国籽粒玉米种植面积下降3000万亩,为13年来首次减少,超出年初确定的调减1000万亩的目标。大豆面积增加1044万亩、产量增加23亿斤。杂粮面积增加700多万亩、产量增加40多亿斤。马铃薯面积增加160多万亩、产量增加10亿斤。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激活了市场,搞活了产业链,提高了“两方面效益”。一是玉米加工企业经营效益明显改善。东北深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和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绝大多数企业满负荷生产,产品竞争力增强。二是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增强了东北地区经济活力,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改革增强了农民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国产玉米市场竞争力增强。国内玉米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衔接,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减少,国产玉米市场空间增大。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了农民合理收益,守住了“两条底线”。一是守住了不出现“卖粮难”的底线。二是守住了保障种粮基本收益的底线。针对玉米市场价格回落对农民收入的不利影响,及时足额发放生产者补贴,加强对农民收获、烘干、存放等环节的指导服务,基本保障了多数农民特别是优势产区农民的玉米种植收益。截至2016年11月,中央财政安排的补贴资金就已基本兑付到农户手里,政策惠及东北三省一区超过4500万人口。
据悉,2017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预计2017年玉米面积比2016年再减少1000多万亩,调减的玉米面积因地制宜改种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等作物。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