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作品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2017-01-12雷虹艳
文/雷虹艳
经典影视作品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文/雷虹艳
医学是人学,技术只是工具,医学的真谛是人文立场、人道情怀,是人性的张扬,现代医学教育应重视对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本文分析了经典影视作品运用于医学人文课程的优势,并总结了包括精选影视作品等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培养学生共情的能力。最终通过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来促进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影视作品 医学人文 共情能力
医学是艺术与科学的对话,生与死的对话,医学需要人文的关怀,医学教育也应强调对医学中人文精神的尊重与理解。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涵盖各个学科又独立于其他学科,它是包括《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卫生法学》《医学史学》《医学心理学》等交叉课程在内的学科群。大到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所公认的人文精神,小到克隆、安乐死、代孕等伦理问题,都是医学人文课程的研究对象。医学人文课程通过分析医学发展的历史及规律,研究医学道德现象,探索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他们学会从医学、道德、情感、社会等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经典影视作品运用于医学人文课程的优势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了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建设,大部分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医学人文相关课程。经典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和生动的语言文化信息承载量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人文教师在课堂中采用。
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医学人文课程如果仅仅是课堂上枯燥、重复的道德说理,很难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中国医科大学对该校已经修完《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大三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课堂的案例分析环节,多数医学生认为形式合理但执行力不足而导致课堂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希望教师在教学形式的设置上应更加丰富多样1。而影视作品综合了声音、情感、音乐、人物和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能够弥补医学人文教学中过于抽象空洞的理论逻辑推演,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知,消除医学人文课堂中由于过度讲授而带来的疲劳感,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给他们对生命的感知。
真实再现医疗诊治过程
无论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模式如何改革,都不可否认医学首先是一门实践科学,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具体的医疗过程中。区别于书本纯粹的文字讲解,影视资料可以真实还原医疗诊治现场,通过人物对白、动态画面、情景设计,全方位地将各种信息传播给医学生,既能满足他们感官上的刺激,让他们直视恐惧获得感性上的真切体验;又能反映医疗事件背后蕴藏的人性力量,让医学生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和生命的顽强。例如《心术》正是通过讲述江州市云山医院神经外科一群医护工作者的故事,展现了医学世界里“救与不救”“诊治方法正确与错误”等永恒的道德困境。如果学生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每个不同的医疗过程,就很难深刻领会医学人文的复杂性。
经典影视作品应用于医学人文课程的有效方式
精选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加工,教育者要选择适当的影视作品才能充分发挥医学人文教育价值的成效。一个具有医学人文价值的影视作品必须焦点突出,再现医疗环境,反映激烈的伦理冲突,融进医患的生命体验,使学生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进行体验,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让影视作品真正为教学服务。2013年美国首播的剧情电视剧《周一清晨》,描写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家医院内五位外科医生,他们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面临无数次艰难选择,其中错误的选择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部剧中除了医疗过程的真实呈现,更塑造了有血有肉,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的医者。他们都不是完人,他们会犯错,甚至因为自己的大意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正是这些真实的人物形象使医学生明白伦理选择不仅仅是治疗的问题(做还是不做),也不仅仅是插管的问题(拔还是不拔),而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一个人关于生命的决定,这些决定最终会决定我们或病人的命运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完成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合作完成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利用必要的学习信息,通过将信息加以提取加工,形成新知识,并纳入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过程3。毫无疑问,在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对职业的认同和责任、对患者的关爱和同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影视作品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影视剧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情景剧扮演、小组讨论、观点演讲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影视教学中学生认知、思维、实践的主动性,增强医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
教师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共情的能力
在医学人文课程中引入影视作品鉴赏的价值并不在于简单地呈现故事,其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医疗剧中现实的经典医疗案例和人物形象,为医学生提供伦理反思的机会,使得作品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核心价值能够被师生共同挖掘、被学生自觉内化。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影视剧的欣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影视作品的插入时间,其二要抓住焦点问题组织学生随着剧情的发展从患者、医生、媒体、医院管理者等不同的角度就具体的医疗问题进行讨论,第三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不同观点进行点评,从理论上对关键问题加以总结提升,并融入教师个人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刻体验,表达分享自己的经历、体会,以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判断能力,促进医学生对医学本质和医学现象的思考,树立他们正确的生死观和职业观,最终坚定他们的医学信念和理想。例如美剧《豪斯医生》中在连续发生新生儿死亡后,柯萨奇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中涉及到新生儿室的管理等医学伦理问题,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4。
经典影视作品应用于医学人文课程的启示
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梁益建在参加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七次医学伦理学学术会议上曾感慨地谈到,虽然每一次手术的成功都让自己身心疲惫,十分孤独,但是当看到病人完全康复回到社会的时候,充满内心的喜悦之情就会战胜疲惫和孤独,成为他继续前行的动力,这就是医学人文的力量。随着当代世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医学科学与人文道德的矛盾冲突。在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日益重视。美国医学院协会发表了《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报告展望了未来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于1993年发表报告《明天的医生》,提出了改革医学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5。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关于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出现了热潮。现阶段高校多媒体教育手段的发展和逐渐开放的网络资源,使得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入经典影视作品成为可能。通过在课堂中的尝试,我们发现,让影视剧进入医学人文教育,既能通过作品赏析了解医学作为“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又能透过医学人文关怀的视角聚焦国内外影视作品中反映的医学道德困境,思考医学作为“技术”的伦理问题。影视作品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运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形式,让人类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追求,有效地发挥了人文课程在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1.闫斌.关于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市场,2015(23):253-254.
2.Coles R.Medical ethics and living a life[J].N Engl J Med,1979,301(8):444-446.
3.陈飞.生命叙事:一种值得运用的道德教育实践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8(2):96.
4.鹿麟,杨志海,高琳.医学教学中影视资料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 99-100.
5.周碧雯,黄福玉.“向死而生”,彰显生命伦理意义——电影《相约星期二》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6): 1081-1083.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年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经典影视赏析在《医学与文学》课程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GYB20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