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7-01-12马凌钢
马凌钢
(大庆市东海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6)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马凌钢
(大庆市东海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6)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选择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率失常分为2组,实施不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心律失常组患者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炎性因子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选择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更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含多种类型,该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导致血管壁受侵或者斑块破裂,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并且存在完全或者不完全闭塞性特点[1]。本研究主要分析瑞舒伐他汀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下文为研究结果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参与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率失常分为2组,心律失常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2±5.2)岁;非心律失常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6±5.4)岁。2组基本资料中的各项内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非心律失常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心率失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瑞舒伐他汀(批号:HZ20060406,生产商:阿斯利康公司)治疗,每天服用1次,每次服用10 mg,持续治疗2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主要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心率失常组治疗前hs-CRP为(11.27±4.72)mg/L,TNF-α为(1.02±0.17)μg/L,IL-1β为(0.68±0.16)ng/L,非心律失常组治疗前hs-CRP为(7.74±1.15)mg/L,TNF-α为(0.81±0.16)μg/L,IL-1β为(0.50±0.14)ng/L;心率失常组治疗后hs-CRP为(4.17±1.74)mg/L,TNF-α为(0.54±0.12)μg/L,IL-1β为(0.32±0.06)ng/L,非心律失常组治疗后hs-CRP为(4.92±2.70)mg/L,TNF-α为(0.57±0.05)μg/L,IL-1β为(0.34±0.15)ng/L。治疗前非心率失常组各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心率失常组(P<0.05),治疗后心率失常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律失常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大量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能够促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适用于心肌灌注性损伤以及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治疗,可以稳定跨膜离子通道,提升心肌细胞兴奋程度,增加心肌细胞的传导性,因此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次数[2]。高敏C反应蛋白能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程度进行预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都是经巨噬细胞分泌,可以参与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进展过程,其可以对平滑肌细胞进行刺激,以促使其增殖,同时可以对肝细胞产生诱导,从而促使其产生大量C反应蛋白[3]。C反应蛋白结合脂蛋白能够将补体系统激活,从而形成很多终末复合物,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4]。所以通过合理治疗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与非心律失常组治疗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1] 刘红莉,杨良瑞,高 琴,等.瑞舒伐他汀对心律失常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和凋亡反应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172-173.
[2] 何雪梅,李文宏,薛丽娜,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脂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8):2559-2560.
[3] 吴 波.瑞舒伐他汀在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9):83-85.
[4] 于 涛,宋志斌,甄锡云,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症和凋亡反应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0):106-107.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4
B
ISSN.2095-6681.2017.08.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