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岗位学制”装配钳工培养中的应用性研究

2017-01-11李回庭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钳工模具分层

李回庭

一、分层教学法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校创新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从“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到“岗位学制”,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教育报》誉“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和“岗位学制”为广东省校企深度融合的“三大经典案例”。

从2012年开始,学校与香港钜升公司合作,开展中国式“现代学徒制”——“岗位学制”的实践。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2013年赞誉我校的“岗位学制”“企业课堂”是中国的“现代学徒制”,并多次在会议上推介。2013笔者申报的课题——基于“岗位学制”下装配钳工技能的培养研究,被东莞市教育局列为“十二五”普教系统科研重点招标课题,2014年3月已经顺利开题。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分层教学法在“岗位学制”装配钳工培养中的应用性研究。

二、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进度不同步的教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对知识技能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层次较低的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叫“分层教学法”。

三、装配钳工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近几年职业学校不断扩招,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他们个性张扬、特点鲜明,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水平千差万别。而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授课模式,因过分强调动作统一、秩序规范,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无法满足现有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点,不能真正面向全体,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与提高。《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对比之下,学生的差异性普遍存在,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模式,很难满足个性化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笔者对装配钳工技能的培养大胆实行分层教学法研究。

四、装配钳工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1.装配钳工依据内容层次确定培养目标

俗话说“五指伸出,各有长短”,说明个体存在差异。同样,学生在认知事物、兴趣程度、动作协调能力、领悟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从模具专业学生参加初、中、高级技能考证来看,有以下现象:通过高级工考证的学生学习能力最强,操作要领掌握快,通过适当课题项目的训练,可以到达高级工以上技能水平;通过中级工考证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好,操作要领掌握较快,通过训练达到中级工水平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离高级工水平差距很大;通过初级考证的学生领悟知识和技能较慢,即使训练时间很长,通过中级工考核尚有问题。显然,在教学效果方面,要求所有学生达到高级工水平是不科学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首先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训练达到装配钳工第一层次;其次,对于领悟能力、操作能力较强的要求学生达到第二层次,鼓励学生通过勤奋训练达到第三层次;最后,对于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要求达到第三层次。在第三层次学生中,针对手脑配合协调、心灵手巧天赋方面很突出的同学,优先推荐参加市、省、国家级比赛的技能培训,让学生更好地提高技能水平、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装配钳工技能训练的内容

“岗位学制”模式下对模具装配岗位的装配钳工定义为:能够独立读懂典型的模具装配图、零件图;能够按照设计、加工要求,独立对模具进行组装,并安装到冲压机、注塑机且成功调试;完成模具加工、旧模具的维修和维护保养的技术人员。(见图1)

3.装配钳工技能训练内容分层

装配钳工训练的内容共有七大组成部分,正确识读装配图和零件图、模具组装、模具安装到冲压机与注塑机、成功调试模具、旧模具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它们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具有独立性,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具有连贯性,例如装配钳工首先必须学会正确识读零件图。因企业用到的图形标准和教材上的不一样,珠三角地区大部分是香港、台湾企业,很多标准标注方法存在不同,如东莞塑胶制品钜升公司用的是香港的制图标准,所以造成学生对零件图的识读存在很大难度。然而掌握零件图是学习装配图的基础,进一步影响到装配图的识读,装配图的正确识读又是模具组装正确的必备条件,否则无法进行模具组装。

模具安装到冲压机、注塑机是对设备操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与调试模具成功与否有着必然联系,调试模具必须对压力、温度、时间、材料等因素有十分的了解,并且善于运用参数调节,无论从操作技能还是从技术角度来看,比零件图、装配图、模具组装都提高了一个层次。旧模具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必须对前面所有知识技能环节有着全面的理解,方可进行。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将装配钳工七大组成部分进行分层。(见图2所示)

4. 装配钳工按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分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达到初级工水平的学生可以在零件图、装配图、模具组装上多花时间学习和训练;达到中级工水平的学生在零件图、装配图、模具组装的基础上,侧重于模具安装到冲压机、注塑机、调试模具的学习和技能训练;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的学生在完成前两个层次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第三层次的技能项目,内容包括在压力、温度、设备参数的调试、特殊工具、刀具的使用方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5. 装配钳工按层次评定考核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装配钳工技能要求以达到第一层次为考核标准,鼓励进行第二层次学习;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装配钳工技能要求达到第二层次为考核标准,鼓励进行第三层次学习;对于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以第三层次为考核标准,鼓励参加各种省、市技能竞赛,个别突出的同学还可以参加国家级的技能竞赛。如我校刘效华、张洹溥同学分别参加模具制造项目(装配钳工、数控铣组合),获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竞赛一等奖、全国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些同学可以免试就读广东省任何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毫无疑问,这对于想上大学的同学而言是提前吃了定心丸。

6. 装配钳工技能训练激励措施

科学的激励措施是推动学生技能稳步提高的“强心剂”,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行分层教学法的同时,我们制定了“岗位技能学习积极分子” “岗位技能学习标兵” “岗位技能准师傅” “岗位技能一级师傅” “岗位技能能手”等评比标准,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级的技能证书。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留在钜升公司转为正式员工,并提供职位晋升发展的机会,同时结合《东莞市高技能人才入户政策》,开展中、高级装配钳工技能鉴定辅导,实施人文关怀、待遇留人等措施,为东莞的经济转型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储备。

五、实施分层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在中等职业学校逐步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方法、班级管理、课程教学计划合理制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21世纪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主张以人为本,倡导“生本”理念,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分层次教学无疑最符合这种教育理念,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校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第二,对教师灵活把握教学深度和培优转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需要不断转变和提高,以适应分层教学法的高要求。

第三,学校各级领导应该加强分层次教学法的研究和探索,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理论研究和探讨,使教师意识到学生职业目标、职业能力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必须采用不同层次的培养方法;鼓励教师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制定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制度、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模式,同时加大职业教育中模具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以满足分层教学实习实训的需要。

总之,分层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学校、教师、教学管理的要求急需进一步提高。毕竟,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人为本的分层教学法很好地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的确拥有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钳工模具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模具部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新时期钳工教学的几点分析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