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花卉生产村科技帮扶的实践与建议
2017-01-11杨静慧梁发辉米伟刘艳军顾
杨静慧++梁发辉++米伟++刘艳军++顾承彬++冯楠
摘 要:本文通过天津市花卉生产村的科技帮扶实践,介绍了天津市静海、蓟县等地的帮扶工作,提出了摸清家底、规划先行、定准措施等精准帮扶措施,以及“团队”帮扶、“教育”帮扶、“抱团”帮扶、“联动”帮扶的体会。最后,提出了完善扶贫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帮扶;扶贫;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2.007
Practic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Flower Production Village in Tianjin
YANG Jinghui1, LIANG Fahui1, MI Wei1, LIU Yanjun1, GU Chengbin2, FENG Nan 3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2. Plant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in Jinghai of Tianjin,Tianjin 300160, China; 3. Forestry Bureau in Jixian of Tianjin,Tianjin 3019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the support work was introduced in Jinghui and Jixian of Tianji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in the village of flower production of Tianjin. The precision suppor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finding out money, planning ahead, probable measures. The support experiences we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team" help, "education" support, "native" support, "linkage".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专家的科技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智力支持、科技帮扶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解决民生需求为根本,加快扶贫村的脱贫致富步伐[1-2]。通过科技帮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已成为我国近年的发展路线[3-6]。
2013年8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出结对帮扶困难村的部署,全市236家市级机关和单位结对帮扶10个区县的500个困难村。到2015年,农业科技特派员总量达到700人;实现现场对接、观摩培训、入户(社)指导、网络咨询工作经常化,覆盖95%以上有需求的困难村;网上农业实用技术电视专题片和课程达到200部;认定示范基地100个,集成示范先进适用技术300项,形成支撑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科技研发、引进与服务体系。至2016年,全市523个帮扶困难村制定了“一村一策”经济发展方案,由市农业系统各局(院、办)、天津农学院、市旅游局、市妇联等专家参加指导。
1 精准帮扶
1.1 摸清家底
摸清帮扶村的基本情况,摸清底数,是“精准帮扶”的前提。
为了了解帮扶村的情况,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对帮扶村农民和村干部的访问、和帮扶村驻村帮扶组的多次交流和座谈,通过对当地花卉市场的考察、对帮扶村土壤的分析和测定,了解了帮扶村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现状、地质条件)、村人口状况和土地资源情况、生产条件(水利设施情况、设施和设备现状)、技术水平(技术人员数量、技术水平)、交通情况、市场发展现状(产业发展水平、支柱产业、花卉生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客户情况)等,摸清了家底,为进一步的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1.2 规划先行
制定适宜帮扶村的规划,是“精准帮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科学规划是扶贫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笔者在完成了帮扶村的基本情况调查后,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然后通过“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进行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的查询、信息资料分析,分析了市场现状、帮扶村的生产技术水平,了解了帮扶村落后的原因,抓住了“精准帮扶”的关键。例如,对蓟县西店子村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帮扶村农民发展慢、致富难的症结主要是花卉品种杂、品种退化、“新、奇、特”等优良品种少,品质差,栽培技术落后,无法进行产业化和商品化生产。花卉产品销不远,只能就近销售,价格低,市场数量少,效益差。
为了能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帮扶村的发展规划,与帮扶村领导、驻村帮扶组如村第一书记、镇领导等进行了反复磋商,并与市花卉帮扶专家组组长反复沟通和多次座谈。然后,再查找资料,数据分析,反复论证其可行性。最终,将凝聚了多方共识的规划编写出来,确定了帮扶村的科技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
在制定规划中真正体会到:新农村的帮扶是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来实现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强调农民——帮扶村的主体地位,虚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将笔者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测融合到规划中。
在村、专家组双方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天津市技术帮扶困难村方案》、《经济发展方案》。这些方案突出了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求,明确了从帮扶村的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其致贫原因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方案。例如,在西店子村的规划中选择了当地适宜栽培的、有市场前景的、贫困村有技术基础的、生产成本较低而效益较高的“食用玫瑰”作为主要发展项目。
1.3 定准措施
针对上述制定出的《帮扶村帮扶项目实施方案》,细化帮扶措施,强化脱贫致富的针对性,是“精准帮扶”的重要步骤。
笔者根据帮扶村和各级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园地规划设计和种类选择、配置和栽培管理等各个方面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制定措施,进行田间规划。例如,在对蓟县西店子村的帮扶中制定了“玫瑰园的布局”、“玫瑰示范园的规划”、“品种圃品种选择和配置”、“苗圃规划”、“种植园规划”;配套了相应的栽培技术如“食用玫瑰栽培技术”、“苗木繁殖和引进技术”、“玫瑰园栽植和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玫瑰采收和加工技术”、“玫瑰贮藏技术”等(图1)。
2 精准帮扶的体会
2.1 “团队”帮扶
“团队”帮扶即发挥农学院的人才优势,以专家组长为主,实行项目组联合帮扶的方法。
天津农学院是由农学、园艺、园林、畜牧和水产等多学科构成的大学,具有学科全、专家人员多、技术精等特点。笔者在学院内有自己的团队,在帮扶期间发挥了团队的作用、人才和学科优势。笔者积极组织老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让擅长规划设计的老师绘制了《玫瑰园规划设计图》(图1),让从事施工预算的老师进行了工程预算,而笔者作为帮扶组长则进行了项目的规划、方案的拟定、种和品种的选择和配置、实施措施的制定。
2.2 “教育”帮扶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知识的传授实施“教育”帮扶。
将定点扶贫工作的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着力改善制约贫困村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人才、科技、产业发展等。
帮扶村贫穷的关键是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没有形成产业。笔者认为,帮扶工作不能只局限在“输血”,更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造血”机制,而高校所具备的人才优势正好可以弥补“输血”无能这一不足。扶贫地在各个领域的人才金字塔的形成,需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形成过程,人才金字塔形成了,造血机制也就完成了。笔者作为高校教授擅长的是讲学、技术培训。通过技术的讲授进行教育扶贫,这对增强帮扶村的“造血”功能更为重要。基于此,应结合扶贫地的实际需求,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建立长效的教育扶贫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专家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智力帮扶工作。只有打造一批本地专业人才队伍,发挥传递效应和辐射作用,才能形成自我良好的造血机制,才能推动帮扶村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3 “抱团”帮扶
联合上级的市花卉专家组长、地方区县的专家进行“抱团”帮扶。
笔者作为大学教授担任帮扶村的专家组组长,发挥着“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而市花卉专家组组长杜长城处长对天津市花卉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市场和销售情况比较了解。因此,在确定发展方向、规划和项目内容时,笔者多次与他协商,并多次请到帮扶村与村干部和农民交谈,虚心听取他的意见,让他为我们出谋献策,进行技术把关。同时,虚心向帮扶组的县专家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们对当地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十分了解),与他们认真讨论,反复磋商,使方案更接“地气”,使帮扶工作更好地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4 “联动”帮扶
以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组组长)为轴心的上下“联动”帮扶。
笔者去的几个村的驻村帮扶组长均为村第一书记,他们对本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与村长和书记交往已有一段时间,双方比较了解,容易沟通。因此,笔者在多数情况下先与第一书记如蓟县西店子村的史晨光书记沟通,然后再由他负责与当地农民和村长等沟通。这样效果比较好,容易达成共识,工作效率较高。
3 完善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教授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正在释放他们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使高校扶贫事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地走下去,进一步完善高校扶贫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 加强产业扶贫,做好科技支撑
加强产业扶贫,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是增加贫困户收入和减少贫困人口的重要举措,是现阶段扶贫开发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高校可以凭借自己的多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做好科学规划,将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第一,利用科学技术对地方传统特色产业进行改造和扶持;第二,利用高校平台,引进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产品收益最大化;第三,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规划要求,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建立一个或几个校地产业合作项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将研究项目放到帮扶村。
3.2 整合多方资源,发挥集体力量
高校在扶贫过程中应该对所取得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凝成合力,进而形成帮扶优势。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于帮扶工作,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做出示范样板,对形成“一村一品”发挥引领作用。
3.3 建立帮扶机制,实现农民增收
新农村帮扶机制的建立是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帮扶”的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在帮扶中,以推广农业现代化生产技术为核心,包括新型农业机械、现代生物技术、规模化生产技术等;“聚焦”帮扶、推动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模式,该经营模式主要有农业产业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合作化等形式。
参考文献:
[1] 张露, 周建涛. “科技帮扶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成功实践[J]. 现代物业旬刊, 2009, 8(2):110-111.
[2] 相庆双.科技帮扶敲开双店农民致富之门[J]. 江苏农村经济, 2014(7):43-44.
[3] 董风雪.科技帮扶对农业生产的贡献[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12):157-158.
[4] 王云,王姝.天津科技帮扶工作“四位一体”模式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6(8):103-105.
[5] 孔有利.地方引资 专家送智 科技帮扶力挺兴化农业龙头[J].江苏农村经济,2012(5):66-67.
[6] 毛昌会.景宁科技帮扶四模式[J].中国农村科技,201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