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梦蕊、戚宇东&宇 品牌调性取决于创始人,“宇”就是爱情
2017-01-11张娜
张娜
晁梦蕊还是个大四的学生,也是圈内最年轻的美食记者,她是去“宇”甜品采访的时候认识的戚宇东的,一见钟情,让这个小小的咖啡馆变成了真正的夫妻店。
“你们家的法式甜品,竟然一点都不腻哎,刚刚好。”这是晁梦蕊第一次见到戚宇东的时候对“宇”甜品的评价。宇甜品的甜品,是戚宇东和从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归来的Lucas,经过反反复复的改良,通过减糖减黄油才找到的,符合中国人口感的“微甜主义”。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们尝试往西式甜品里面加些中式元素,为了试喝一款合适的咖啡两个人浑身突突。这是一个有爱的店,“宇”的背后就是爱情。
Q = 《北京青年》周刊A =晁梦蕊、戚宇东
Q:“宇”为什么叫做“宇”?
A:戚宇东,是名广东70后,梦蕊是个北京大妞,90后。宇,其实就是来自戚宇东的名字。但选用一个中文字,并且不加饰任何英文名字,在我们看来我们就是想做一个带有中国风格的品牌。在创立宇之前,我们认为在国内吃不到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甜品,因为外国人接受糖的程度要比我们高很多,因此根据他们的配方,蛋糕不是过甜就是过腻,我们和我们的新加坡文华东方大酒店的前西点主持、法国蓝带甜品师一同根据中国人口味,减糖减黄油,提出了“微甜主义”。
Q:你们要在“宇”这个空间中做哪些项目?
A:除了甜品、饮品和简餐外,我们一直在我们的空间内设立了跨界合作生活方式零售区,现在我们和“白集”合作,同他们一起为客人带来更多有意思有创意的用品。烘焙课和花艺课,以及其他有意思的沙龙活动,都会成为我们这里月度或者季度的定期活动。
Q:你自己有多少年喝咖啡和吃甜品的经验?你觉得咖啡和甜品是什么?会让生活更甜美么?
A:我从小就喜欢吃甜的,在进入媒体圈之前就喜欢去各种甜品店,但从2014年年底开始,才算我和戚宇东仔仔细细地去吃各地的甜品。而咖啡,其实2016年才认真喝咖啡的,一边寻找更好的咖啡,一边在咖啡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咖啡中的风味,并且总结我们认为好喝的咖啡。
即使在店里待了两年了,每次吃甜品都会特别开心,有满足感,再加上味道好,每次用勺子吃蛋糕的时候,都觉得特别享受。而咖啡,无论多忙,压力多大,那喝一杯咖啡的时候在我们看来都是可以放空、放松的几分钟。
Q:为什么把“宇”选址在春秀路?
A:春秀路算作大三里屯地区,但又离闹区有一定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又是大家可以步行就到达的。春秀路附近的小区档次都挺高,明星出入也不少,但最近一段时间,这条街上才陆陆续续出了一些不错的吃喝的地方。我们这里还有户外的空间,坐北朝南的方位,让春天一来的小院儿,特别舒服。
Q:给我们分享一下在“宇”发生的故事?
A:“宇”的客人真是年纪跨度挺大的,从小孩子到老人,因为都是顶级的烘焙食材,无添加,妈妈常会给孩子选择,减糖减黄油,老年人也能接受。但主力军还是年轻人,85后和90后最多。像一个姐姐一个人一口气吃了五块蛋糕,或者,一个人连续来吃三天的,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都说我们的宣传视频拍得不错,两个女导演当时就是刚从纽约艺术大学毕业的,觉得蛋糕很好吃,所以主动给我们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