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上推理标签的好看小说

2017-01-11沈大成

南都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爱子人能凶手

沈大成

小说由此营造出人人自危的氛围,出现在身边的来路不明的人都可能有不堪的历史,他们可能杀过人,更可怕的是没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怒”使其杀人动机模糊不清,于是也就难以防范他们会因为什么再次杀掉谁。

日本作家吉田修一的小说《怒》,虽然贴上了推理小说的标签,但更像是由悬疑推动的浪漫化的社会小说,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要什么有什么”的慷慨,很容易阅读,读者还可以各取所需进行感动。于是,小说受到较为广泛的欢迎,又被翻拍成具有卖座相的电影,而其演员大多数是漂亮脸,这些就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简单地说,吉田修一非常懂得如何写出好看的作品。

书的头几页,具有推理小说的卖相,一个犯罪现场被详细交代:作案日期、案件发生在一天中的具体时间、案件发生的地理位置、当天的室外气温和室内气温、房子里的供电系统、两位被害人在被杀害前的行动路线、凶手在现场留下的痕迹、凶手如何离开现场。再翻一页,名叫山神一也的凶手的基本信息也查明了。这个在现场留下血字“怒”的案件理应很快告破,然而警方调查手段单一、获得的信息陈旧,追凶进展缓慢。但凶手在抵达他的终极下场之前,必定得一直活着,吉田修一将凶手隐入了三条故事线中,在三条线里各出现了一个疑似凶犯的外来者,参与到那里人们的生活中,小说从此折入了“爱与信任”的主题。

我们能体会到一个可怜的事实,尽管世界很大,住在上面的人密密麻麻,但每个人能认识什么样的人却仿佛是注定的。尤其是底层的人、住在偏远地方的人,或即便住在大城市但身处社会边缘的人,闯入其生活圈子的外来者,确实能给他们带来好运气,甚至是幸福吗?很难,希望渺茫,是奢望。有问题的人似乎只能遇到有问题的人。无论有哪种问题,贫穷,疾病,缺少自我认同,被恶徒勒索……身负这些问题,还想活下去,那么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走向底层或边缘,在那里找一条缝隙生存下去,于是他们就像从盆沿流到盆底的水,最终会面了。

小说中,智力稍微比普通人低一点的槙爱子,碰到了疑似凶犯的田代哲也,爱上了他,在恳求父亲允许自己和他在一起时,她比书里所有人更能认清现实地说道:“我自己知道,像我这种人不可能跟普通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如果是田代君这样的人,说不定会一直留在我身边。因为他没有地方去啊。他只能留在这里。”被父亲追问:“你不介意?”她的回答是:“没办法啊。”槙爱子的话,就是人能和谁共处的真相,反映出社会铁打一般的严酷事实。

三条线里有三组人物:上面说到的,住在房总渔港的槙爱子和父亲槙洋平;冲绳附近的波留间岛上的高中生小宫山泉,因为她没出息的单亲妈妈又一次卷进婚外恋,母女两人刚从福冈连夜逃到那里暂居;东京同志藤田优马,他热衷网上交友,以及去温泉浴室寻找关系短暂的性伴侣发泄欲火——浴室里到处有男人拥抱在一起,“费事的环节一概省略,大家永远是直奔主题”。三个疑似凶犯的人一下子就走了他们的视线,第二步就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吉田修一“整齐”地、齐头并进地写这三组人,把普通人和凶犯们的牵绊越缠越紧。

小说在出版前先在《读卖新闻》上进行连载,吉田修一后来在采访中说,因为是连载,他便采用一种“没有太多的计算”的写法,随着浮现的念头“随波逐流”地写下去,凶手是谁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他写到后半部分才定下了人选。小说由此营造出人人自危的氛围,出现在身边的来路不明的人都可能有不堪的历史,他们可能杀过人,更可怕的是没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怒”使其杀人动机模糊不清,于是也就难以防范他们会因为什么再次杀掉谁。如何在“怒”的背景下,传递好的观念?小说说到了“信任”。

不管是在小说家的自述中,还是出版社或电影主创的推荐中,都提到了“信任”二字:有爱就能信任一个人;作为人,想被信任;作为人,想交出信任。书中的人是这么做的,这是本书浪漫化的地方。也是推及到现实世界就可疑的地方。似乎在他们看来,信任是不论对错的,有独立价值的东西。但是,就实用性来说,能够给出“信任”,真的就能使人们生活得更安全,获得更真实的幸福吗?这种想法过分美化了人心,并且是一厢情愿的。

猜你喜欢

爱子人能凶手
处死“凶手”
爱子的力量
第二个凶手
漫画哲理
借钱理由
真正的凶手
谁是凶手
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