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形势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研究

2017-01-11彭定赟王土兰

关键词:万众科技成果双创

彭定赟,王土兰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双创”形势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研究

彭定赟,王土兰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高校科技人员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丰硕,但转化效率较低,出现高校科技成果过剩和短缺并存的局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提出了高校联合创办线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业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模式、建立科研市场考察小组和高校科技成果自行产业化模式4种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创业驱动型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发展过程中,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和人才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将形成新的发展潮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是促进我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有利于优化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的结构。而且在目前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必须着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改善人民生活、调整经济结构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而高校作为创业创新的人才库和资源库,是国家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高校拥有丰富的知识、人才和科技。但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却明显偏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很多障碍因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还有待优化,很多科技成果未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对高校科技成果情况进行研究、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国民创新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内涵

大众创业就是鼓励更多的人愿意创业、能够创业,使有条件和有想法的人参与到创业这一浪潮中,通过大众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局面,还使企业不断增加,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从而促进市场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万众创新就是通过全民创新带动社会的发展,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众多领域,比如文化创新、艺术创新、企业创新等。要在各领域有更多的创新,进而创造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这就需要调动全民的积极性,营造万众创新的氛围。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创业成功,而大众创业也能带动更多的人去思考,激发更多的创新潜能,两者的相互促进和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概念,并强调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在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该《规定》强调要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这一规定将新局面的形成与科技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强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形成的重要性,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该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而在转化管理模式上又该进行怎样的创新,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高校作为我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其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研究课题的成果也多种多样。有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业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杜刚等[1]简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在培养创业人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了当前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模式;李华琴等[2]对文献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我国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的不足与缺陷,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政府扶持制度等并不能完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也有学者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如翟天任等[3]分析了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协同管理理论,提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3种模式:自办产业模式、产学合作模式和创新网络模式;胡罡等[4]根据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需求,通过建立地方研究院的模式,在成果转化机制、地方研究院定位、提高科技成果实用性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为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各阶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支持,在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目前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该如何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在转化管理模式上又该进行怎样的创新这些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笔者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问题

2.1 科技投入不均衡

2.1.1 高校科研人力资源丰富

高校研发人员统计表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科技人才的投入情况。从我国2005—2014年的高校研发人员总数来看,这几年都是逐年增加,保持上升的趋势,但从人员总数年增长率来看,除了2010年的增长率超过10%,其他年份大致在7%左右,变动不是太大。总体来说,我国高校研发人员逐年增多,这也说明我国高校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源是较为丰富的。

表1 高校研发人员统计表

2.1.2 高校试验发展投入经费不足

研发(R&D)经费支出合计是指调查单位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的实际支出。其中R&D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这3大方面。高校研发经费如图1所示。从图1来看,高等学校用于研发的经费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十年间,从2005年的242.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898.1亿元,增长幅度达到270.65%。在这些开展R&D活动的经费支出中,占比最大的是用于应用研究活动,其次是基础研究,占比最小的是试验发展。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在试验发展这方面投入得还不够,这也说明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的能力还应不断提高。

图1 高校研发经费

2.1.3 政府是高校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支持者

图2 政府与企业对高校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

政府和企业对高校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如图2所示。经费支出逐年增加,而且政府资金经费支出一直大于企业,增长幅度较企业更大。2014年高校研发政府资金经费内部支出为536.5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3.79%;2014年高校研发企业资金经费内部支出为302.7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4.63%。整体而言,我国高校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支持者是政府,但企业等支持者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共同支持高校科技成果研究。

2.2 高校科技成果丰硕但转化效率较低

2.2.1 科技成果丰硕

高校在科技产出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2014年我国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总数为1 152 147篇、出版科技著作39 326部,分别比2013年增加了24 937篇和1 460部,增长率分别为2.21%和3.85%。近十年来,高校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科技论文国外发表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也充分说明高校在科技论文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果。

专利受理量与专利授权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产出与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高校专利受理量与授权量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这十年来高校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都在逐年增加,但专利授权量的增长速度在减缓,2014年的专利授权量与2013年相比,只增长了0.09%。

图3 高校专利受理量与授权量

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如表2所示,在近几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校获得三大奖的总数每年都占全国获奖总数的70%左右,2015年更是达到74.7%。2015年,全国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4项,占总数的81%,相比2014年的58.7%有了很大的提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2项,占总数的64%,相比2014年有所降低;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上,有108项获奖,占总数的76.6%。近几年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保持着较高的比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在科研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更是说明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道路上,高校是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表2 高校科技成果获奖情况

2.2.2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我国高校不仅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上也在不断进步,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市场渐渐发展起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也逐渐多样化,比如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实体及科技转移中心等形式。虽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很多科技成果未能得到有效转化,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一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10%,而在转化后能真正投入生产并取得经济效益的更是占少数。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的比例较低,使得国家不能利用合适的科技成果,造成科技成果过剩和短缺并存的情况[5-6]。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席卷全国的形势下,高校该如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管理、如何顺应现在创业创新的潮流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高校联合创办线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在快速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而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互联网是推动其发展的新工具。因此将互联网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是顺应当前网络时代的体现,在互联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同区域高校之间可以联合创办线上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最大可能地使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有效转化[7]。在该网络平台上,客户不局限于企业,只要是需求者都可以实现在线咨询,并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易,使科技成果得到快速利用和转化。该管理模式还能促进高校间的交流,使信息得到快速扩散,也拉近了高校与市场的“距离”,对改善高校科技成果过剩和市场短缺并存的局面将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应将互联网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起来,不断开拓新的转化途径,从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2)创业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模式。高校大学生创业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形势下,培养高校创业人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十分必要的。在校期间高校学生会参与一些科研、实验、实习工作,是取得科技成果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过程中,大学生各方面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与此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依托高校科技成果进行创业,及时抓住未来的市场机会,充分发挥研究创新才能,最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因此,大学生创业也是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有效途经,高校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就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题与科研活动,并重视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优化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人才培养结合的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对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建立科研市场考察小组管理模式。目前,高校科技成果很多,但较多成果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市场中,从而出现高校科技成果过剩和市场短缺并存的局面,因此缩小高校与市场间的“距离”是解决该局面的关键。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专门的市场考察小组,作为高校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考察小组将对市场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咨询相关单位人员,真正了解当前市场的形势,为高校获得更多有效信息,有利于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制定更合适的方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除此之外,高校还可充分利用考察小组从不同方面考察市场得到的信息,来创造更多市场需求、对社会有效益的科技成果[8-10]。

(4)高校科技成果自行产业化模式。高校科技成果自行产业化是指高校以自行创办企业的方式对所取得的具有学科特色优势且成熟度相对较高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高校通过自办企业对科研成果进行管理转化,将会大大提高转化的效率,能在较短时间内更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高校的自办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比如科研过程的背景资料及与科研人员直接的交流沟通等,这些都有利于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而且这样的模式使高校直接与市场接触,有利于高校获取市场信息,清楚市场需求,从而促使高校研究出更有效的科研成果。总体而言,高校创办企业更便于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管理,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提高。

4 政策建议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虽然取得较多的科技成果,但转化的效率较低,转化的速度也较慢,很多成果没有投入到现实生产中来,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创业驱动型经济发展的时期,高校科技成果能得到有效转化将会对我国经济转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仅需要高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1)高校加大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国高校的研发经费支出呈现逐年上升的局面,但在试验发展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而试验发展是反映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的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应该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逐步加强相关部门的职能,把成果转化工作视为科研开发过程的关键环节,并采取措施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不断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2)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也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为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企业方面应注重培养企业的风险意识,加大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发的力度,增加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形成利益共享的机制。在国家的引导和支持下,企业应加大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并重视培养技术转移人才,可设立第三方专利评估机构,加强对科技成果的认定和管理,对于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好的科技成果优先快速进行转化,从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销量的提高。

(3)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职能。政府方面,应充分发挥其职能,积极引导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鼓励企业和投资人承接高校科技成果,实现成果产业化。政府应抓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立法,制定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引导高校健全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为企业和高校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此外,政府应加强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相关部门为创业创新服务的水平,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高校科技成果得以快速有效地转化。

[1] 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4):174-175.

[2] 李华琴,罗英.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设计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6):16-19.

[3] 翟天任,李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44-47.

[4] 胡罡,章向宏,刘薇薇,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3):122-128.

[5] 张俊芳,郭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0(S2):137-142.

[6] 梅姝娥,仲伟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技术管理,2008(3):22-27.

[7] 李修全,玄兆辉,杨洋.从中美高校知识流动对比看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特点[J].中国科技论坛,2014(12):98-102.

[8] 赵志耘,杜红亮.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监测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1(11):8-14.

[9] 蔡跃洲.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5,33(1):37-44.

[10] 潘安娥,杨青.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模糊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6):137-140.

PENG Dingyun:Prof.; School of Economics, WUT, Wuhan 430070, Chin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Mode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People Innovation

PENGDingyun,WANGTulan

College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oosting university scientific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scientific input and output,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 Chines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are rich, but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low.It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surpluses and shortages coexist.It put forward four kinds of management modes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peoples innovation:university co- founded the online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the mode of combine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with scientific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research survey team;universities run their own enterprises.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people innovation;scientific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management mode

2095-3852(2016)06-0730-05

A

2016-06-13.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高校知识产权推进工程资金项目(20162s0011).

G472.5

10.3963/j.issn.2095-3852.2016.06.019

收稿日期:彭定赟(1965-),男,湖北松滋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万众科技成果双创
万众期待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万众抗疫颂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万众归心
推动LTE技术创新 落实“提速降费”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