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紞写《道德经》残卷真伪考索

2017-01-11李小博靳伟燕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写本道德经字体

李小博,靳伟燕

(1. 重庆交通大学 党政办公室,重庆 400074;2. 新乡市第十二中学 政史地教研组,河南 新乡 453000)

索紞写《道德经》残卷真伪考索

李小博1,靳伟燕2

(1. 重庆交通大学 党政办公室,重庆 400074;2. 新乡市第十二中学 政史地教研组,河南 新乡 453000)

三国吴建衡二年(270)索紞写《太上玄元道德经》残卷的真伪在学界颇受争议,从字形书法的角度来探讨此卷的真伪,通过部件分析、写本同部件比较及与当时通行写法进行比较三种方法来进行辨伪工作,经过比较,倾向于认为索紞写《道德经》残卷系伪卷。

索紞写本;《道德经》;字形;辨伪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敦煌学方兴未艾,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敦煌出土写卷所跨的七个世纪是汉字发展史的关键时期[1],汉字经历了从隶书到楷书的嬗变定型。但一些卷子的真伪引起巨大争议,如果已有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伪本基础上,那么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将真本误作伪本,又会极大伤害敦煌学的正常研究,阻碍敦煌学的发展[2]。所以,进行写本的辨伪工作势在必行。

一、索紞写本《道德经》简介及研究现状

索紞写本《太上玄元道德经》残卷于1910年出土后运往北京,在运输过程中,该卷为当时学部官员李盛铎获得,藏于凡将阁。香港收藏家张虹寄传庵收藏有同样卷子,后来售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本文所讨论之写本现即藏于该馆,该卷为墨绘卷轴纸本,高30.8 cm,宽208.2 cm,正文19行,题记1行,书:“建衡二年庚寅五月五日,敦煌郡索紞写巳”,共17字,为西晋人索紞写于三国吴建衡二年(270),后有黄宾虹和叶恭绰两人的题跋。多年来,围绕此卷的真假有不少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黄、叶两人认为是真品,饶宗颐根据叶的鉴定,据文进行考证,认为是李盛铎家藏真品;而神田喜一郎[3]、梅应运[4]等认为可疑,王素[5]认为可信,《敦煌宝藏》还将该残卷作为真品收藏。专文则有饶宗颐《吴建衡二年索紞写本道德经残卷考证(兼论河上公本源流)》、《吴建衡二年索紞写本道德经残卷》分别发表于1955年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第2卷第1期和1955年《东方杂志》,王素《西晋索紞写〈道德经〉残卷》发表于1994年4月3日《中国文物报》第3版,以及发表于2003年《首都博物馆丛刊》第十七期的《索紞写〈道德经〉残卷续论——兼谈西晋张儁写〈孝经〉残卷》。其他一些学者荣新江、池田温、大渊忍尔也略有涉及,此处暂不论。

二、字形研究

黄宾虹在此卷末题跋中提到“多隶意”,观整个写本,笔划较为圆润,符合汉隶之特征,且有强烈的楷意,字体部件之间多连笔,字体整体向右下倾斜,有上凸趋势,收笔处短促,“捺”短小粗重,向外凸而非向内舒展。

文章将结合传世文献和新出土文献,以东晋时期《三国志》古写本《吴书·虞翻陆绩张温传》(下简称虞陆张传,现藏日本上野家)、《吴书·吴主传》《魏书·臧洪传》(现藏新疆博物馆)《吴书·步骘传》(现藏敦煌研究院)、唐朝时期《吴书·韦曜、华覈传》(下简称韦华传,现藏日本书道博物馆)作为主要参照,同时检索战国帛书、秦汉简牍、汉魏碑刻以及《敦煌俗字典》,与索紞写本字形进行比较。我们从写本中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且能说明问题的16个字,通过字体部件分析、写本同部件比较及与当时字体通行写法进行比较三方面来进行辨伪工作,以期得出一个倾向性的结论。

(一)部件写法差异

字形部件差异主要分为增笔、减笔和其他差异。

1. 增、减笔差异

(1)非、罪

从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非”从先秦到北魏的字形演变,竖的末端和短横相连,没有出头,可见,“非”两竖不出头在东晋初到十六国时期的隶楷作品中仍占统治地位[6,p61],而索紞写本中字形不在此演变过程中。字形演变过程如下:

(2)哉

(3)归

从上述几例字可看出,“归”逐渐接近唐时的正字“歸”,左下部随着不同时期演变,并没有消失的情况,故索紞写本中字形是值得怀疑的。

2. 其他差异

(1)顺

(2)江

(3)德

索紞写本共出现“德”字凡18处:与当时通行字体进行比较,见表1。

观察后四种写法,右半部相同,作“㥁”(中部无“一”)。《说文·彳部》:升也。从彳,㥁声。甲文、金文均无“一”,可见这种写法很早就出现,银雀山汉简、居延汉简、汉碑刻均承此写法,不过也有例外,汉《孔宙碑》作,中间一横与上部有短竖相连,也见《尹宙碑》。《武荣碑》作,与《韩勑碑》相同,上部短“丿”并无穿过“一”,与索紞写本写法相同。但索紞写本写法短竖和横左端成连笔,下端不出头,《武荣碑》和《韩勑碑》也不出头,我们推测东汉时出头与不出头两种情况并存,后来后者逐渐淘汰前者,古写本《虞陆张传》、《步骘传》、敦研365、敦研008下端均出头。

表1 “德”的字体

(二)字体或部件写法前后不一

1. 恶

2. 刚

(三)不符合当时通行写法

1. 害

2. 势

通过比较,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字体的三个部件均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左上部分,索紞写本为两个“土”字的叠加,而《步骘传》和敦煌文献中则只有三横,察汉简及汉魏碑刻,左上部分两横和三横均存在,可见两种写法当时并存;右半部分《步骘传》为,似为“丑”或“刃”字,索紞写本为“丸”加一点,此种写法在汉简文字及碑刻别字中均无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别;下半部分的“力”,前者比较圆润,隶意浓厚,后者则有棱角,且有竖钩。《干禄字书》为唐代正字的著作,与索紞写本时代相去甚远,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写法:,其中第一种为俗字写法,与索紞写本中的结构大体相同,但字形整体有差别,笔者推测是伪造者变换正字,刻意加入了隶意的写法。

3. 器

从以上的演变过程看,除字体的书法之外,中部部件为演变的主要载体,反观写本中中部部件,作“尤”字少一点,并不见于以上诸写法,其真实性当受质疑。

4. 伏

“伏”在索紞写本中只1见:祸兮,福兮,祸为福所倚,福为祸所伏,字形作。

察以上几例,可以推知,西汉“伏”右上有点与无点当并存,后来不加点成为主流,字形方面没有变化,并无索紞写本中所书字形。

5. 然

6. 其

7. 能

首先观察写本字形,左半部上下两个部件分为相连和不相连两种情况,“月”内两横连笔书写,甚至与右半边“长”一撇相连,“长”撇和横显然为一笔写就,形成一个三角形。

观察以上古写本诸写法,“月”内两横不相连,“长”撇和横也不相连,和索紞写本写法差异较大。

8. 拔

三、结语

《虞陆张传》写本发现于新疆鄯善县,《吴主传》写本出土于吐鲁番英沙古城,两写本出土地距离索紞之敦煌不远,时代也较为接近,某地同一时代的写本,虽然写手各有自己的笔体,但是,同受时风的影响、熏染,字的结构和写法不会相去甚远[9]。本文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部件分析、写本字形一致性及与当时通行写法进行比较三方面考辨索紞写本《太上玄元道德经》残卷的真伪,倾向于认为此残卷为伪本。相信随着更多出土文献的出现,会有更多的资料可资佐证。

[1] 郑汝中.敦煌书法管窥[J].敦煌研究,1991(4):32-42.

[2] 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6.

[3] 神田喜一郎.中国书道史上より见たる大谷探检队の将来品ついて[J].中央アジア佛教美衔.西域文化研究第五, 1962:240-245.

[4] 梅应运.唐代敦煌寺院藏经之情形及其管理[J].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70(12):145-188.

[5] 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M].台北:新文丰书店, 1997:60-61.

[6] 肖瑜.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古文字研究中心,2006.

[7] 顾蔼吉.隶辨[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26.

[8] 张涌泉,江学旺.《三国志·步骘传》非伪卷辨[J].敦煌研究, 2006(1):82-83.

[9] 刘涛.《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写本残卷辨伪[J].收藏家, 2002(2):50-53.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On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Fragmented Taote Ching Manuscript by Suo Dan

LI Xiao-bo1, JIN Wei-yan2

(1. Administrative Offic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China; 2. Group of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graphy, Xinxiang Twelfth Middle School, Xinxiang 453000, China)

The fragmented manuscript of Tai Shang Xuan Yuan Taote Ching by Suo Dan in 270 A.D. has raised different views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is research aims to identify the manuscript by studying glyphs, and mainly through gesture, parts written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prevailing glyphs at Suo’s tim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nuscript must be a fake one.

Suo Dan’s manuscript; the TaoTe Ching; glyphs; identification

G256.1

A

1009-9115(2016)06-0074-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6.017

2016-03-24

李小博(1988-),男,河南漯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简帛与出土文献。

猜你喜欢

写本道德经字体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字体的产生
Clear cell sarcoma in unusual sites mimicking metastatic melanoma
西夏写本《佛前烧香偈》考
西夏文写本《整驾西行烧香歌》释补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组合字体
《易说道德经》
敦煌藏文写本的回顾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