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2017-01-11张美景

关键词:饮子中风口服

张美景

(前郭县中医院,吉林 松原 131100)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观察

张美景

(前郭县中医院,吉林 松原 131100)

目的 观察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 共选择中风后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地黄饮子加减口服及穴位贴敷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研究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79%;两组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中风;失眠;地黄饮子加减;穴位贴敷法;疗效观察

中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在发病及治疗后,常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失眠即是中风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睡眠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给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1],故而需要积极调治。西医治疗中风后失眠以安眠药为主,但副作用大、依从性不佳,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治疗方法丰富。近年来笔者采用地黄饮子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吉林省前郭县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中医药治疗组(研究组)及西医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39例,研究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54~68.5岁,平均年龄(60.8±3.1)岁,病程15~43天,平均(24.5±2.3)天;对照组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55~69岁,平均年龄(60.6±3.5)岁,病程16~45天,平均(24.8±2.2)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50~70周岁,男女均可。②符合中风、失眠的西医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学“阴虚火旺证”的证候诊断标准[2],症见不寐、多梦、心烦心悸、头晕、耳鸣、口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干、舌质红、脉细数等。④排除不能进食者,合并肾、心、血液等系统严重疾病者。⑤近1周内未服用镇静药、催眠药者。⑥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①基础治疗: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不断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情绪刺激等;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如控制血压和血糖,降低血脂水平;②药物治疗:予艾司唑仑片1 mg,1次/d晚睡前口服。共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1.3.2 研究组

①基础治疗同对照组;②地黄饮子加减:山茱萸20 g、五味子9 g、石斛15 g、生地黄15 g、麦门冬15 g、地骨皮15 g、远志20 g、茯神15 g、石菖蒲20 g、牡丹皮15 g、玄参9 g、肉苁蓉20 g、巴戟天15 g,1剂/d,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口服;③穴位贴敷法:取朱砂3 g、炒酸枣仁10 g、生龙骨20 g、肉桂1 g、白芍20 g等药物共研细末,取适量用醋调匀后外敷于双足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共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3]

①痊愈;睡眠正常,无梦多、惊醒等症状,夜间睡眠时间≥6 h,醒后精力充沛。②显效: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深度增加,夜间睡眠时间延长≥3 h。③有效: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夜间睡眠时间延长<3 h。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痊愈7例(17.95%),显效16例(41.03%),有效13例(33.33%),无效3例(7.69%),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4例(10.26%),显效9例(23.08%),有效15例(38.46%),无效11例(28.21%),总有效率为71.79%。两组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中风后失眠患者多表现为正气不足,如阳虚、阴虚、气虚等,尤以阴虚证多见,阴虚则火旺,上扰神明而发为失眠。故笔者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方中以山茱萸、五味子、石斛、生地黄、麦门冬等滋补肾阴药为主,配合牡丹皮、玄参、肉苁蓉等清热降火、安神润肠之品,有效改善失眠、口干渴、大便干等症状。涌泉穴位于足心,为肾经之首穴,也是治疗失眠的要穴[4],将朱砂、炒酸枣仁、生龙骨、肉桂、白芍等滋补肾阴、潜阳清热、镇静安神之品共研细末,再用醋调匀,外敷于涌泉穴,可使药物直接发挥安神之效,故起效迅速。综上可见,采用地黄饮子加减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1]汪 燕,梁发俊,肖 伟.中风后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128-131.

[2]郑 丽.中风后失眠辨治思路[J].河南中医,2016,36(8):1365-1367.

[3]刘永锋,马晓明,闫 兵,等.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270-272.

[4]毛继先,方习红,杨 青.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失眠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31(6):829-830.

R248

B

ISSN.2095-6681.2017.30.168.02

张美景(1982-),女,河北保定市人,汉族,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吴宏艳

猜你喜欢

饮子中风口服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地黄饮子含药血清通过PPARγ/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地黄饮子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宋代的保健饮料
小蓟饮子加味治疗IgA肾病血尿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