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开发性金融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2017-01-10杨雅娜
杨雅娜
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普惠化、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不良贷款暴露压力加大等成为金融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立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新体系是本轮改革的应有之义。
开发性金融作为我国经济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其在重点领域的骨干作用、在薄弱环节的引领作用和在关键时期逆周期调节作用,实现金融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笔者认为,应当立足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和担当,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以支持发展、管控风险、保本微利的经营理念,坚持政府热点、雪中送炭、市场建设、融资推动,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逐个击破,实现开发性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永续支持。
一、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助力“去产能”取得实效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解决制造业产能过剩突出问题
当前中国制造业过剩问题突出,有的是相对过剩与结构性有效供给并存,有的是绝对过剩,实际需求很难消化实际产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通过遏制产能盲目扩张、淘汰和退出落后产能、开拓国内市场需求等方式和手段外,还必须具有全球化视野,充分考虑和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开发性金融机构一贯重视联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具有全球化的国际业务人才队伍和海外分支机构网络,应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助力中国企业和产能“走出去”。
(二)实施授信行业区分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开发性金融信贷投向紧扣国家战略的政策性特点,强化授信评审引导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好信贷投向行业和客户“入口关”。在当前时期,实施授信业务分类名单制管理,区分开发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按照“优化准入门槛、坚守风险底线、奉行保本微利”的原则,全面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水利、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国制造2025、农业农村建设、助学贷款、扶贫开发等业务领域;对于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给予严格授信限制。通过调整贷款行业结构,利用开发性金融机构独有的中长期融资优势,解决商业银行资金筹集与运用之间明显的期限错配风险,大力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重大使命,助力“去库存”取得实效
在去库存中,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消化房地产库存。据统计,2015年9月,内蒙古的商品住宅网上预售面积库存为8366万平方米、77.9万套,如果算上在建未售面积和待开工面积,房地产库存形势严峻。如何消化巨量房地产库存?在户籍制度改革、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药方”外,开发性金融也应当大有可为。首先以开发性金融大力支持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为抓手,与不同地区农民工市民化产生的住房需求进行对接,通过提高棚户区改造项目货币补偿资金投入比例,增加购房者手中货币资金,提高其自由选择购买住房的能力。通过鼓励棚户区改造工程异地购买回迁安置房、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采购异地过剩房源进行回迁安置,减少或停止新建住房,化解过剩库存;其次,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支持“两基一支”的主力军作用,为建设房地产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提供融资支持,通过完善就业、公共服务、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配套工程,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三、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投贷债租证”全牌照经营优势,助力“去杠杆”取得实效
“十三五”期间,扩大直接融资成为推动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在股票和债券这两大“主流”直接融资手段中,需要更注重后者。目前沪深股市的IPO和再融资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并且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债市的规模与潜力都远高于股市,因此在股市还存在诸多结构和制度矛盾的情况下,应把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作为首要任务,在该领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投贷债租证”全牌照经营优势,推动实现债贷结合,为企业设计科学合理的融资方案,综合做好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桥梁纽带工作,达到优化企业财务结构,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目标。其次,随着传统行业优化升级逐步开展,企业间整合重组成为常态,并购贷款,投行服务等需求急剧加大,开发性金融机构亦可发挥规划先行、融资融智的业务优势,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四、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信用融资优势,助力“降成本”取得实效
在降成本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重要一环。据统计,2014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在13%-20%左右,2015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在11%-18%左右,虽然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呈下行趋势,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偏高的局面并未根本好转。
(一)坚持保本微利经营,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开发性金融机构应切实发挥债信融资优势,树立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企业融资上,坚持保本微利;对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信用优良、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充分发挥信贷授信灵活性,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合理控制利率水平浮动区间,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坚持合规经营,坚决杜绝以“咨询费”、“财务顾问费”等名目收取中间业务费用,抬高企业融资成本。
(二)用好政策性业务资金,发挥促投资、稳增长功效
在开发性金融机构从事的政策性业务中,用好人民银行PSL(抵押补充贷款,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资金,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地下管廊、重大水利工程、农村公路、“一带一路”等重点领域项目,按照“特定用途、专款专用、保本微利、确保安全”的原则,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使用PSL资金,起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作用。同时,用好“稳增长”政策手段,发挥专项建设基金功效,重点支持国务院确定的“看得准、有回报、不新增过剩产能、不形成重复建设、不产生挤出效应”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在基金投放具体项目的选择上,把好入关口,既要符合市场化原则,保证本金能够收回并有合理回报,又要考虑公益性,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基础、增后劲。
五、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业务优势,助力“补短板”取得实效
中国经济的“短板”既是现时的瓶颈,亦是未来的“蓝海”。“补短板”既是现时的修补,关乎调结构改革的成败;亦是未来的建构,奠定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走向。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区别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独特机构,应在该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扶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内蒙古仍有贫困人口80.3万,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31个,28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扶贫脱贫工作相当艰巨。据国务院扶贫办测算,未来五年,我国脱贫攻坚融资需求高达4万多亿元。中央决定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聚合社会各方资源,采取超常规举措,下大力气解决这个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在政策扶贫的“组合拳”中,金融扶贫是“重头戏”。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独特定位和使命决定了其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力军,应运用开发性金融方法,通过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体制创新,打通融资瓶颈,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具体做法为:以“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户(人)”的工作思路,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发挥银政合作优势,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信贷资金,不断增加扶贫资金总量和来源,提升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扩大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以教育扶贫为根本点,注重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扶贫实现从“输血型”向 “造血型”转变,实现扶贫脱贫的可持续,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发挥融智优势,加强规划编制和信息服务,助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通过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促进贫困群众了解现代金融知识,使用现代金融工具,增强信用意识,推动建设良好信用环境,改善贫困地区金融生态。
(二)推动创业金融发展,打造经济永续发展新引擎
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它着眼的既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长期性问题,却又属于过渡性策略,当经济“肌体”恢复正常时,又该如何寻找新增长点与驱动力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成长呢?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创业又是产生创新的关键途径,推动创业金融成长,做好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有效突破创业创新融资难问题,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支持创业创新领域,除了天使基金、新三板、私募基金等方式外,开发性金融机构应主动作为,突破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有正现金流、稳健成长且盈利为正的企业的局限性,主动对初创型、成长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保护好创新的星星火种,并培育、守卫其不断发展、壮大。
(三)建立绿色信贷和绿色融资机制,引领绿色金融发展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鼓励、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据央行研究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绿色投资年均需求将达2万亿元,其中政府财政仅能给予10%-15%的资金支持。国内绿色投资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开发性金融机构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立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和绿色经济融资机制,补充绿色发展短板。将绿色行业确立为重点支持领域,倾斜资金投入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并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促进绿色经济成长,形成金融市场大力支持绿色融资的局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
(四)借力信息科技发展成果,推动普惠金融成长壮大
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金融领域,要做好普惠金融建设。分享信息科技发展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便利度,是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人人享有平等融资权的重要途径。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达7.1亿,农村网民1.91亿,手机网民6.56亿。如此庞大的互联网覆盖人群,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开发性金融机构应顺势而为,借鉴移动互联的平台思维,搭建以互联网平台为主的服务网络,从而突破传统物理网点有限的束缚,进一步丰富服务手段、扩大服务人群、便捷服务流程,在助学贷款、扶贫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受众群体广泛的金融产品中提升服务质效,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体现金融共享、金融普惠的理念。
在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开发性金融机构应与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形成合力,发挥互补、联动功能,紧密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