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促进学风建设研究
2017-01-10张豫叶媛
张豫 叶媛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目的是为育人、育德,两者之间的根本任务是一致。对此,本文在找出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探析高校教师切实加强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学风建设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学风,也称学习风气,是体现在学生身上的一种学习态度,它折射出来内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风貌、学生综合素质状况、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风建设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内容,有好的学风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优良的学风对高校来说关乎自身的生存发展,是一所学校的标志和精神支柱,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在于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目标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这两者是让学生对待学习保持旺盛求知欲的动力所在。学风建设作为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以育人、育德为根本。
1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需要解决来自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给学生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驱使下,极易滋生享乐拜金、功利化的思想,这些观念给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带来强烈的冲击。直接导致高校学生仅对实用性、技能能强的知识趋之若鹜,而对基础性知识不感兴趣。而社会中,靠走后门走关系来升职加薪,文盲发财致富的现象,也容易让高校学生受“读书无用论”这种荒谬思想的误导。这些现象和观念,都在很大程度上动摇着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导致学风衰退。
另一方面高校在“高等教育产业化”观念日趋强烈影响下扩大招生规模,造成生源整体质量下降。少数未达到相应教育水平、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被录取进校,他们入学后因学习困难而自暴自弃,丧失了求知动力。而创建和营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学风就是我们学风建设的目标向导。学风建设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明确标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方向,树立健康的人生信仰,鼓励学生去追求获得人生最大意义的创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多元化和个体化趋势,学生对与其自身直接有关的外部因素更为关注。比如对“找工作”显得尤为关注,但相反“报效祖国”这样的学习动机被认为是与自身没有紧密联系的外部因素,是过时的。这样一来,没有崇高的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学生就容易放松对自我不断完善的要求。认为自己可以缓一缓,及时享乐,而迷失方向。
总体来说高校学生的学风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目前高校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作风不严谨,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远大理想和学习目标,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缺乏学习动力,求知欲弱,学习方法滞后。这是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要面临的挑战。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内在联系
2.1优良学风是思政工作的成效体现
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机制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有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才能抓实、抓出成效,因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应该在优良学风中体现出来。学风问题虽主要体现在一些不良现象上,但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固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误区,是思想认识、道德文明和心理素质的问题。所以学风的好坏反映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成败。
2.2思政工作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渴望成才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为此,抓住大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将思政工作渗透到育人的各个环节,开展学风建设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再次,要克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就必须通过有效的载体来加以实施,学风建设恰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切入点。
学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互相影响、相互渗透,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教师应当结合当前的形势,针对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研究制定学风建设的规划以及各个时期学风建设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措施,使二者共同促进,相得益彰。
3教师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优良学风的途径
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质是一种思想风尚建设,是关于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求知目的、治学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思想行为与作风的建树。其表现为大学生在一定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学习动机的支配下,通过长期实践磨砺而形成的、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心理倾向、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所以,大学生优良学风品质的培育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切入,从塑造大学生科学的学习观念入手,着力培养刻苦好学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学习风尚。
3.1巧用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教师应根据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价值观教育内容,并保证各个年级之间教育内容的连贯和一致。在方式方法上注意灵活多变,避免强制生硬的灌输式教育。比如:采用问题式小组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具体的形式和内容可交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策划,让学生在活动学习中用自身的情感来激发自身固有的道德潜能。
另外,在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选择上也尽量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他们的生活中来挖掘教育素材。比如:考试作弊、未婚同居、论文代写等,学生敏感、苦恼又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归因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坦诚性原则、形象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纠正高校一部分学生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的错误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2职业教育带动理想,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青年教师利用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同时也就树立了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职业教育过程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建立职业意识、理念和培养职业能力;二是找到合法的职业,从学生转为职业人;三是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青年教师开展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分阶段指导。第一阶段,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强化自我经营、自我成才意识。第二阶段,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来校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教会学生一定的求职技巧和利用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第三阶段,进一步开展职业培训学校通过讲座、比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求职技能和职业技能,使学生找到在就业中达到人职匹配的目标。通过三个阶段的职业教育,使大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
3.3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要途径。通常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主要是辅导员、班主任及青年教师,他们与学习联系最为紧密。可以说其身上的品德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规范自身学习行为的一剂强心针。青年教师一方面要以理想和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严与爱的结合,以情渲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力,激发其积极性。通过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该文章为云南师范大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豫(1988-),男,河南济源人,云南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乔纯.高校师生学风及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 周硕.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新探[D].中南大学,2008.
[3] 张东祥,张娥.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3):126.
[4] 唐星星.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