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及有效措施的探究
2017-01-10安琪
安琪
摘 要 随着现代化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学生使用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上网的现象数见不鲜。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双面的影响,在为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显露出许多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高校课堂教学的秩序与效果。因此需采取一定方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管控。
关键词 手机 现代通信设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G434 文献标识码:A
1课堂教学中使用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的现状
目前,现代化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由最初的接打电话、发短信等基本功能,转变为手机上网的信息交互平台。随着4G时代的到来,加上手机便于携带的特点,手机互联网功能愈发普及,逐渐超越了电脑的使用范围。
现阶段,在我国高校校园中,学生几乎每人具备一部手机,且利用手机上网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成为了较大的手机上网使用群体。大学生拥有较快的新生事物接受度,并且对于新鲜事物拥有较强的猎奇心理,这也为课堂教学中学生手机上网增加了可能性。高校学生课堂上经常利用QQ、移动飞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获取与外界的沟通,得到自身需求的知识。由此看出,高校学生对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的依赖性很强,同时手机上网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2使用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作用
2.1正面的影响作用
2.1.1提高了师生的互动性
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变为生动的信息交流,通过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进行上网,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使用便捷的网络,如教师的个人论坛、微博、微信群等,教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2.1.2为学习知识提供了方便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授内容以及教学艺术等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转眼即逝,并不能很好的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将教学的内容放在网上,学生就可以利用手机上网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便于知识的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2.1.3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教学内容
受时间、空间所限,有相当多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进行全面的传授及展示,所以,教师就可以将教学的案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发表到网络的教学平台上,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加广泛的教学内容,由此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和信息量。
2.2负面的影响作用
2.2.1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
因为使用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的隐蔽性很高,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手机聊天、刷微博、玩网络游戏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课堂教学秩序,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由于高校课堂教学中学生成员较多,课堂组织管理的难度较大,加上手机上网的隐蔽性,很难对其进行监管。
2.2.2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网络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且网络信息量非常庞大,许多学生遇到问题直接通过手机上网获取答案,并对其产生很强的依赖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逐渐产生了思考的惰性。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责任,手机上网大大影响了教师这一职责的发挥,不利于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有悖于现代教学目的。
2.2.3大大降低了师生课堂评价沟通
网络背景时代下,微信、微博成为个人信息发布、互动交流及获取信息的社交网络的主要平台。高校内很大一部分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发微信说说、刷微博,将自己的课堂感受发布到微信空间内或个人微博上,如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对教师的评价等,其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抱怨占据很大的比例,减少了师生课堂评价的沟通交流。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的形式宣泄,是因为担心直接与教师沟通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给自身带来潜在风险,因此这种现象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
3对使用手机上网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的管控措施
3.1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
在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彻底杜绝手机上网的现象也是不现实的,教师可以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以降低手机上网对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首先,明确使用手机上网的原则,对于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现象要坚决遏制,如有发现严格按照相关规则处理。其次,允许合理的手机上网,如果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进行百度搜索疑难问题、手机拍摄课件等要适当允许。
3.2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随着学生课堂上网现象的增多,不应将原因全部归结为学生的态度问题,教师应从自身寻找问题。教师应坚持教学本位思想,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增加课堂的价值和吸引力,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教学内容上,这也是解决手机上网负面影响的根本措施。
3.3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多,教师只是进行单纯枯燥的知识传授,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交流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学生制作PPT课件,上台与同学交流等,大大拓展了高校课堂的参与形式。此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发挥榜样的作用,鼓励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手机上网的诱惑力。
4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使用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上网是把双刃剑,应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正面的影响作用,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负面影响,在合理引导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亮.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3(11).
[2] 陈志刚.手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