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而有“信”,言而有“心”

2017-01-10李云蓉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递信息信纸电子邮件

李云蓉

一张纸、一支笔、一枚邮票,方寸间,城市这一头与那一头。

——题记

中秋节期间,和家人团聚的同时,大家往往都能收到亲朋好友的祝福。祝福的方式不同:有的是一条短信,有的是面对面的祝福,有的是一封电子邮件,但你收到过远方亲友亲手写的祝福信吗?

我想大多数的回答是:没有。你或许感到奇怪,在这个通信手段发达的时代,人们有太多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电话、邮件、QQ、微信、MSN……难道还需要写信传达祝福吗?是的,用书信联系的人的确越来越少了。一条短信、一封电子邮件,成本低又方便快捷。所以大家逐渐成为一个个言而无“信”的人。

但书信有它无法代替的厚重感。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表达的意思,同样出现在信纸上,就变成了一个郑重的承诺、一片赤诚的心。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们刚学习了写信的方法,爸爸便让我写了一封寄给爷爷奶奶。我记得,那封信里并没有什么感人的话,却因为它是孙女亲手写的,如千里送鹅毛般,让爷爷奶奶无比珍视,甚至一直保留到今天。

信的淳朴与浪漫,是冰冷的电子邮件无法代替的。城市这一头,一张白纸上,一支笔在上面留下了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印记,折好后装在漂亮的信封里,贴上花花绿绿的邮票,投进邮筒里。从这一刻起,等待便从城市这一头与那一头同时蔓延。不久,信从邮递员的绿背包中取出来,递到另一个人手上。等待结束了。收到信的人或许激动得像第一次看见花朵的孩子,仔细拆开信,捧着这张还带着写信人体温的信纸,读完后,不忘再回一封信给寄信人。一来二去,信的传递在城市间来来往往,思念在城市间牵成一条又一条无形的线。

信的本质作用只是传递信息,与短信和电子邮件无异,但只因为它包含了亲手书写的热忱,因而这一传递更让人感到温暖。

言而有“信”、言而有情,更有情感的厚重感。

教师点评

文章的妙处在于:“言而有心”这一仿词,“言而有信”一语双关,音意相谐,含蓄巧妙,真可谓神来之笔。

(唐菊萍)

猜你喜欢

传递信息信纸电子邮件
有关旅行计划的电子邮件
写信
舞台字幕与表演不同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给你写信
民事诉讼电子邮件送达制度的司法适用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
用PDA无线收发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