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能进先贤祠?

2017-01-10陈鲁民

杂文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伏尔泰伟人雨果

陈鲁民

到巴黎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高耸入云的埃塞尔铁塔,不是威武宏伟的凯旋门,不是美轮美奂的卢浮宫,也不是故事多多的巴黎圣母院,而是看着不太起眼但却异常重要的先贤祠。

从巴黎卢森堡地铁站出来,到苏弗洛街向东走不远,就是法国伟人的安息之地――先贤祠。正门处为希腊式多排圆柱的通廊,柱廊上的三角楣上镌刻有这样的醒目文字:“祖国感谢伟人”。进入大厅,四壁上挂着一些巨幅的绘画和浮雕作品,底层是安放伟人遗体的墓室。

1791年4月4日,法国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将圣女洁娜维耶芙教堂改名为先贤祠。就在同日,著名演说家米拉波成为安葬进先贤祠第一人。现在里面安葬着70位对法国作出非凡贡献的伟人,有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作家、艺术家等。

其中,伏尔泰和卢梭葬在最显要的位置,并且分别拥有一个墓室。伏尔泰的棺木上写着:“他拓展了人类的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卢梭的棺木上写着:“自然与真理之人”。

作家雨果的入选,固然是因其文学成就,更是因其精神高度。雨果不仅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同时也是兼济天下的社会活动家。他曾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对中国圆明园的暴行;他公开抵制拿破仑的政变;他坚决反对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巴黎公社社员的兽行,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暴徒的袭击,自己也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固守自己的精神高地。1885年,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作家举行了国葬,将其遗体安葬在先贤祠。

还有作家左拉,其文学成就与名声远不如未能进入先贤祠的巴尔扎克和莫泊桑。他之所以能进入先贤祠,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当年犹太籍军官德雷弗斯被诬陷坐牢,明知他是无辜的,大家却都装聋作哑,只有左拉挺身而出,发表著名的《我抗议》檄文,为素不相识的德雷弗斯公开辩护。虽然他因此付出了被判一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金的代价,却赢得了全法国人民的尊重。他去世后,举行国葬,并将其安葬在先贤祠。

可见,法国人不仅看重伟人的艺术成就,更看重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思想贡献。所以,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还必须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巨柱。所以,这里没有巴尔扎克、司汤达、莫泊桑和缪塞的位置;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的踪影,尽管他们也都是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但在思想和精神贡献上略逊一筹。

我不由突发奇想,假如我们也建一座先贤祠——早就该建了,也参照法国人设定的进入标准来筛选,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思想家们谁有资格进入呢?

依我管见,楚辞大师“屈宋”二人里,屈原肯定入选,而宋玉却进不去,尽管他文辞优美,人物出众;“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毫无争议,司马相如则有点“悬”,虽然他有“赋圣”的高帽;鲁迅与梁实秋,前者不仅能进而且位置还会很突出,后者很难进去,当然不是因为“落水狗”那件事;胡适与林语堂,虽都是文化大师,但胡适入选没问题,林语堂还差点火候,虽然他自诩“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还有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黄宗羲,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旗帜的陈寅恪,都应在先贤祠有自己的位置。这些入选者皆长于思想精神方面的建树,无论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是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抑或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胡适提倡的容忍与自由主义等,都弥足珍贵,是对民族的重要思想贡献。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曾说,中国没啥可怕的,因为今天的中国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毕竟,英国产生过洛克、培根、牛顿、达尔文、罗素这样世界级思想家,就连伏尔泰都说过:“我所仰慕英国的有四样东西:自由、财产权、牛顿和洛克。”铁娘子这话或许有些“傲慢与偏见”,我们不妨姑妄听之。但努力造就我们的思想家,建起我们的“先贤祠”,让更多先进的中国思想观念走向世界,影响历史,照亮人们的灵魂,在世界思想文化宝库里占有一席之地,当是我们不懈的重任!

猜你喜欢

伏尔泰伟人雨果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雨果剃发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雨果的“谎言”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
自然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