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简史

2017-01-10杨状振

声屏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规范

杨状振

摘要:网络电视台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拓展市场空间的阵地,自本世纪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由生长到有序规范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体现了市场的力量,也体现了政策规制的力量。如今,网络电视台正带着确立“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中的主流地位”社会责任日益壮大。

关键词:网络电视台 抢注 规范

2005年前后,中国民营视频网站开始出现。当年4月,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www.tudou.com)在上海成立,同月56网(www.56.com)在广州上线运营,6月第一视频网(www.v1.cn)在北京成立,8月主营机场电子屏视听业务的航美传媒在北京成立。2006年5月,民营视频分享网站六间房(www.6.cn)上线播出,7月酷6网(www.ku6.com)上线播出,12月优酷网(www.youku.com)上线播出,而在此前的2004年11月,国内另一家日后引领正版影视剧风云的专业视频分享网站乐视网(www.letv.com)已在北京中关村宣布成立。在专业视频分享网站纷纷进军网络音视频服务市场的时候,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也在尝试着进行业务转型,利用自己充沛的视听节目资源和品牌优势向新生的网络视听服务市场拓展空间。

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的出台

对于互联网媒体属性的加强和网络视频服务的迅速增长,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和广播电视台一直给予了密切关注。1995至1999年,《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陆续在互联网开办电子版报纸和单位网站。到1999年底,中国网上报纸数量已达700多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网站数量也超过了100家。“在这一阶段,不仅上网媒体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广泛采用独立域名,新闻信息内容的更新频率加快,网络的多媒体功能、交互功能和查询功能被普遍使用。”①

2000年后,互联网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再加上音视频技术的更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互联网站开办视听节目服务成为其拓展新生业务的重要方向之一。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把“健全信息网络体系,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以及“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②作为“十五”期间文化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展开内容建设研讨的同时,针对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内容管理工作已迅速启动。2000年4月,原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广发社字[2000]166号文件),提出对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单位实行《网上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许可证》准入制度及年检制度,对其播出内容则按新闻类、影视剧类、娱乐类(含音乐/戏曲/体育等)和专业类(含科技/教育/医疗/财经/气象/军事等)进行分类管理。其中,对新闻类节目和影视剧类节目的管理,特别强调了只能从国内广播电视媒体中已经播放的节目中选取的要求。《暂行办法》第十八条提出:“国家鼓励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传播本台广播电视节目。通过信息网络直播、转播、使用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的,应取得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许可。”③这一规定无疑为后来网络电视台的开办奠定了基础。

2004年10月,为了进一步落实和贯彻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2〕8号文件),原国家广电总局修订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第39号令)。该《办法》明确提出,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单位应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相较2000年的广发社字[2000]166号文件,广电总局第39号令进一步明确了把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纳入广播电视管理范围,实行行政规制的原则与操作办法。

同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中央三台(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整合新闻宣传资源,不断拓展对外宣传新渠道,大力发展互联网在线视听,尽快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体系。”④这一表态,在强化互联网媒体属性功能的同时,也为此后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建设提供了除产业视角之外的另一种解读,同时也是更为重要的解读,即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在承担产业革命角色的同时,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政治使命与社会功能。

民营网络电视台的域名抢注现象

在原国家广电总局加强网络视听服务监管的同时,一些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民营资本开办的冠以“网络电视台”称呼的音视频播送服务也在迅速推进当中。

2005年3月,在第13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年会(China Content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CCBN)期间,搜狐网站就以年会独家网络支持商及互联网技术参展商的身份,突破门户网站资讯报道的图文直播方式,向全体与会者和互联网民推出了名为搜狐IT“网络电视台”的音视频直播服务,并设立了“网络电视台”新闻主持人。当时的媒体在报道中称:“搜狐IT频道此次升级传统视频直播理念推出的‘网络电视台,是搜狐在网络媒体报道形式和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尝试和探索。它标志着搜狐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络媒体平台,正在引领网络媒体报道模式的更新换代。”⑤此后,一系列冠以“网络电视台”的互联网公司和民间视频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这些“网络电视台”不仅在节目内容设置上非常完备,涵盖了从时政、经济、社会到娱乐、体育、法制、旅游等各个领域的报道,还仿效传统电视媒体的栏目标识和编排模式,推出了“××新闻联播”“××台节目表”及自己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要求也与传统电视台几乎一致。更为重要的是,部分“网络电视台”还专门购买了自己的新闻采访车,组建了自己的新闻采编团队,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以电视台的名义发布消息、征集新闻,进行公开的社会宣传和招商活动。这些现象引起了中央有关媒体的关注,但当调查记者试图与这些网站取得联系时,却发现“这些网站的联系方式一律采用邮件方式,找不到任何电话号码,而网站的具体地址也无法查询”。⑥

为了规范网络音视频服务市场秩序,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原国家广电总局依据《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第39号令),先后两次对民间“网络电视台”进行了整顿和取缔。“中国国际网络电视台(www.ccnettv.com)”“中国国际传媒网络电视台(www.cimn.tv)”“中国国际经济电视台(www.ccentv.com)”“中国国际中文电视台(www.ccztv.com)”等非法视频网站被关停。2009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再次对非法视听节目网站进行整顿和清理,先后关停了“BT China”“悠悠鸟”等530多家存在问题的视听节目服务网站。而在此之前的2007年12月,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管理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还于当年年底联合下发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第56号令)。与之前的管理规定相比,第56号令明确提出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的要求。这意味着“网络电视台”作为专有名称,今后在使用时必须得到行业主管机构的审批。

32家网络电视台的开办

在对大量非法视频网站和民间网络电视台进行清理整顿的同时,以传统电视台为依托尽快筹建官方网络电视台,抢占网络视听传播的新高地,也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和广电行业管理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

2008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纪念中国电视事业诞生暨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提出:“要加强网络电视建设,加快建设体现国家水平、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网络电视台,创新网络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模式,鼓励原创节目,增强互动性,吸引广大网民上传和下载健康生动的网络视频,最大限度地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占领网络视频新阵地。”

在这一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2009年12月28日,依托中央电视台的优势节目资源和网络平台优势,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www.cntv.cn)上线开播,并在半年后实现与原央视国际网站(www.cctv.com)合并运营。此后,安徽网络电视台、上海网络电视台、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江苏网络电视台、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各地方省级网络电视台也陆续上线播出。截至2016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网络广播电视台(包括国家台、省级台和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共31家,涵盖了除新疆、西藏、内蒙古和贵州之外的所有省区市。

为促进网络电视台和其他视听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切实发挥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主流媒体作用,2010年5月和2013年1月,原国家广电总局又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0]43号文件)和《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广发[2013]1号文件)。在这两份文件中,“提升主流视听新媒体的影响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网络视听舆论环境,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网络电视台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网络电视台的建设目标,广发[2013]1号文件则作了如下设定:“经过三至五年努力,形成一批导向正确、内容丰富、业态新颖、技术先进、影响广泛、综合实力强的网络广播电视台,确立网络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中的主流地位。”⑦

这事实上为各地大力推进的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要求和建设方向,即网络电视台是传统电视台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须积极主动承担引导网络舆论、传递党和政府权威声音的责任,这也是网络电视台同一般视频网站的主要区别。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

①刘连喜:《崛起的力量:中国网络媒体1995—2003》,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2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新华每日电讯》,2001/03/18。

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有线电视》,2001(7)。

④孙承斌:《李长春走访慰问中央新闻单位 强调把握正确导向》,http://news.xinhuanet.com/。

⑤《搜狐“IT网络电视台”首次亮相》,《中国电子报》,2005/03/17。

⑥倪洪章:《网络电视台为何遭禁?》,《计算机世界》,2007/03/26,第A03版。

⑦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广发﹝2013﹞1号文件),http://www.zjjxw.gov.cn/。

猜你喜欢

规范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规范体检,老而弥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