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特点
2017-01-10王鹏
王鹏
摘要:在市政基础设施中,城市地下管线是关键且重要的一项,对于城市的运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新形式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特点,参与建设部门多,管理内容复杂;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众多部门的统一;数据处理精度高且高度统一;模型建立能够较好的表达全局。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管理机制;三维管网;建模手段
引言:城市地下管线的埋藏位置常常是人行道下、行车道路的两旁、城市绿化带区域。城市地下管道的信息包括管线的埋藏位置、管线的埋藏深度、管线的铺设方向、所用管线的材料和特点,此外还包括管线的附属物品信息。在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信息系统中,这些信息是系统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核心内容。这些信息来源复杂,信息资料有着很多的格式,信息量巨大,因此系统的管理者有着很大的工作压力。
一、参与部门多,管理内容复杂
对于负责管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机构,要明确他们的职责,地区内城市地下管理信息建设要稳扎稳打的进行。在上海浦东地区,地下管线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区规土局是管理的对象之一,这一部门需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地下管线的规划编制,在地下管线需要改造扩建时,区规土局还要对其进行审批,测绘方面的管理也是区规土局需要负责的内容,另外还要管理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内容。地下管线的管理还和发改委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部门负责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批地下管线的项目计划,要管理资金方面的事项,还要管理油气管线的相关事项。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和建设还需要区环保市容局参与,负责的任务是地下管线的计划安排,地下管线的建立涉及到掘路的相关内容,区环保市容局需要对这一事项作出决策,还要负责道路监管的相关工作,管线施工必定存在着较多的隐患问题,这部分的管理工作也由区环保市容局来负责。区建交委也要参与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他们的任务是研究市政工程技术方案,负责初步的设计和审批工作,负责地下管线的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负责监管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二、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众多部门的统一
众多的单位和部门需要参与到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中,在信息化方面多方的密切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将实际的情况充分的考虑在内。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全方位的进行整体的规划,在顶层设计上仔细研究研讨,并且紧密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于难点问题的解决从未惧怕,在源头问题上潜心思索,将问题的解决看做是工程建设管理的突破口,也看做是工程创新的好机会。在建立信息化的地下管线时,确定了新区副区长的主导地位,定位在管线权属单位的领导级别,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管理决策机制,建立了以联席为主的会议制度。在管理联席会议的成员时,明确成员的职责。建立的管理网络具有跨部门的特点,甚至超越了行业的限制。实现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涉及地下管线管理相关部门的统一,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有机联合体。浦东新区建立的地下管线管理呈现常态化的管理特点,把联席会议作为管理的基础内容。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各个部门发挥的是联动的作用,参与建设的相关企业都积极的融入到地下管线的信息管理机制中。成员单位年度例会也是管理中的一环,此外还会开展办公室的半年度例会,召开例会的目的是构建较多层次的沟通渠道,确保地下管线的多重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数据处理精度高且高度统一
某地建立了城市地下三维管网综合信息平台,能够实现对管线数据的管理,还能实现对场景数据的管理,此外还将所有的业务数据集中管理。真正实现了城市管线管理的一体化。遥感影像数据是城市地下管线的一项内容,它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在最新航拍的技术支持下完成收集,另外还会用到卫星遥感技术。航拍技术就是航空摄影,通过机载激光雷达来完成,能够实现激光反射脉冲。获得的地面光斑三维坐标具有高精度的特点,与此同时也会生成传统的地面影像,该技术在国内占有领航地位,十分的先进,功能也很强大。传统的拍摄技术无法穿过茂密的植被,而该技术较好的克服了这一难题。面对山地丘陵、交通不便的地区,也能很好的完成拍摄的任务,不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会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拍摄任务。有着非常高的测绘精度,天气的变化只能对拍摄任务产生很小的影响。三维地形场景数据也是地下管线数据库的内容,仔细研究其构建特点,发现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预处理数据、汇总数据、利用数据构造景观、运用系统进行相关工作。另外还包括地理基础数据,处理这部分的尺量数据还是比较简单的,要统一空间参考系统,要将编码做适当的修改,使其统一。
四、模型建立能够较好的表达全局
在建设城市的三维建筑模型时要将城市的地物重要性考虑在内,要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对于全市的一般性建筑,要采取粗模处理的手段,将模型拉伸,采取贴图的方式实现对现实总体场景的还原。受众对于城市的主要建筑物有着不同的重视程度,这些建筑物一般具有各自的特色,为此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建立精细模型,細致的展现建筑物的外观,细致的展现建筑物的风格。这样具有特色的建筑物才能成为模型中的地标性建筑。使用这中建模手段,不仅能够较好的表达全局效果,还能实现建模成本的降低。在处理三维模型的数据是要先进行粗略的处理,拉伸建筑的矢量数据,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相关的计算活动,这样得到的是粗精度的三维建筑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精细模型的制作。最后生成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使用数码相机采集建筑物的侧面模型,需要采集建筑物的整体图像,还要采集建筑物的局部图像,在采集的过程中,要注意采集的全面性,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的采集,可以使用卫星和航拍的方式采集建筑物的顶部纹理。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形式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的特点,发现这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项目,会涉及到数量较多的工程类型,还要管理体量较大的信息资料,因此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长的探索阶段,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要建立城区道路的开挖监测机制,要建立实时的信息报告机制。在数据库的各级系统之间,要实现动态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