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7-01-10刘晓宇

世界家苑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的美术

刘晓宇

摘要:小學生的思想简单,心灵单纯,在这一阶段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净化是最佳时期,教师在进行美术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以情感带动教学的进展,将会获得不可比拟的教学成效。引导他们多听、多想、多看、多做,促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能力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针对小学生天真懵懂的天性,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审美导向,可以使他们从小就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在美术课堂中将审美知识贯穿始终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对学生传承美的教育,小学生的思想简单,心灵单纯,在这一阶段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的净化是最佳时期,教师在进行美术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以情感带动教学的进展,将会获得不可比拟的教学成效。古语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进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要以和善的笑容、亲切的言语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白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引导他们逐渐明白每个人的价值与存在意义,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努力。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引导他们多听、多想、多看、多做,促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能力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审美知识直接而关键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意识到小学生只是审美能力有限,不能够有深度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美。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更全面的审美理念及思想,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美术课程有自己的特性,线条、画面、色彩、明暗等都是理解美术所必要的元素,日常教学中,教师循循善诱,将为孩子们审美能力培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儿童有好奇心强、爱看视觉冲击力强的东西和偏爱模仿的特点,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针对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刺激他们的视觉,进而使其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提高其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过程中。制作精彩的课件视频辅助教学,事半功倍,小学生对事物缺乏耐心,注意力极易分散,因此教师应当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兴趣。可获得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效率和效果自然也会提升。

三、欣赏优秀作品,激发想象力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但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不足,往往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比较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是引导者。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要强调学生个人的审美感受,要使学生明白欣赏没有标准,艺术作品仅是艺术家创作性思维的一个体现。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其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使学生在其中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并自己试着创造美。经常让小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歌德曾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我们要选择符合学生情感并感兴趣的艺术品。最能刺激儿童欣赏欲的是一幅作品的色彩。因此让学生最先接触美术作品时可以挑选色彩明亮的,以此来激发他们欣赏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班级上的优秀作品挂在教室墙壁上进行展示,使学生受到美术作品的熏陶。通过大量的美术欣赏活动,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色彩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当然欣赏活动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总之,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途径,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记忆以艺术手法呈现出来,逐步竖立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审美力,从而以艺术美熏陶他们日常的思想言行;并培养他们利用丰富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价值观去热爱祖国传统美术文化,我们学生只要能用心欣赏美,以美感召人,真善美就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萌芽,伴随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的美术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术作品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