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敖汉旗气候和地质条件对农林牧产业结构的影响

2017-01-10范永刚王铁男李兄莲

现代农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敖汉旗气候降水

范永刚 王铁男 李兄莲

敖汉旗气象局

敖汉旗气候和地质条件对农林牧产业结构的影响

范永刚 王铁男 李兄莲

敖汉旗气象局

敖汉旗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产粮十强县,农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气候和地质条件是影响农业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合理利用气候和地质条件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1]。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地质条件的影响,敖汉旗乡镇间的气候差别也很大,进而造成乡镇间的农业产业布局也有很大差别。本文根据敖汉旗近3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特点,对农业的产业布局进行分析,为敖汉旗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气候 农业 产业布局 影响

一、敖汉旗气候特点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9°32′~120°54′,北纬41°42′~43°01′。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多季风,少降水,富日照,寒暑变化激烈,四季分明的特点。

1.春季气候特点

春季气温回升时间晚但速度快,多大风,少将水,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春旱频率高。敖汉旗春季多处在南北气流的复合带,气旋过境频繁。在春季,随着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阳到达地面的热量逐渐增多,因此天气多变且多大风,蒸发量加剧,干旱频繁发生。

表1 敖汉旗近30年3月、4月和5月气象要素值

2.夏季气候特点

夏季雨水集中,雨热同季。夏季蒙古高压已全部退出,雨带随着东南季风的推进,7月中旬前后由江淮流域向北跃进到华北地区,自7月中旬到8月中旬,雨带停滞在华北北部和东北南部,这段时间正是敖汉旗的雨季。8月下旬到9月初雨带从华北迅速南撤至华南沿海,东南季风来得迟,退得又早,造成本市雨季短促,降水集中。全年降水量的70~80%(约250~300毫米)集中在夏季。其中7月份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约占年降水总量的28.5%。夏季也是敖汉旗最炎热的季节,6月、7月和8月的平均气温分别是20.9℃、23.0℃和21.5℃。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1.7℃,出现在2000年7月14日。

3.秋季气候特点

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在秋季,干、冷的蒙古高压重新开始成为敖汉旗天气的控制系统。冷空气不断南下,再加上地面辐射冷却作用,低层温度迅速降低,极易出现早霜冻害。敖汉旗近30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秋霜出现日期为10月7日,较早年份出现在9月中旬,给农业造成较大损失。

4.冬季气候特点

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稀少。近30年中,敖汉旗从头年的10月7日到翌年的4月26日,200天的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如果按照日平均气温高低的标准划分四季,则冬季是全年时间最长的季节。在12月、1月和2月的降水量合计值仅有9.9毫米。

5.敖汉旗降水分布状况

降水是制约敖汉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气象干旱是指由于降水和蒸发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是针对一定区域的下垫面系统而言的[2]。每年敖汉旗都会出现阶段性的气象干旱。旱涝的严重程度与降水量、土地状况、水利条件、旱涝发生时段及人类对旱涝灾害的反应等有关,但主要因子是降水量[3]。敖汉旗虽然只有8300平方公里的面积,但辖区内南北的气候差异较大。如:南部的四家子镇年降水量为527毫米,而北部的长胜镇只有270毫米。南北部的总体气候差异是南部气温偏高,降水充沛,风速偏小。北部则昼夜温差较大,降水稀少,多大风和沙尘天气。

采用SPSS将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与监测到的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其公式为:

式中F代表降水量的估计值;Φ、e和h分别代表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a0、a1、a2和a3分别代表待定参数。

将建立的数学模型在ArcGIS中进行插值分析,制作出降水量插值分析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全旗在生长季的降水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敖汉旗北部,尤其是靠近科尔沁沙地地区的降水量还是非常少的。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4]。目前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已经越来越低,主要是一些耐旱的植被,沙漠化日趋严重。

图1 敖汉旗生长季降水量

二、敖汉旗地质条件

敖汉旗地处燕山山地向松辽平原过度地带,从西南向东北依次由低山丘陵、黄土丘陵、黄土漫岗风沙坨沼和沿河平川地貌景观组成,所谓的“南山、中丘、北沙”。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旗海拔在350~1100米之间。

1.南部山区地质条件

中南部地区土壤以棕壤、褐土、灰褐土为主,棕壤土与褐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金厂沟梁、林家地、四家子及其以南的努鲁尔虎山区一带。其中棕壤土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褐土与灰褐土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地区,800米以下地区以暗栗钙土为主,低谷河间地区以灰潮土为主。

2.中部丘陵地质条件

新惠镇~兴隆洼镇一线以北地区土壤以黄土、耕种黄土、灰潮土为主。黄土实际上是黑垆土和褐土上层被侵蚀后形成的次生土壤,特点是母质深厚,沟壑密布,地形破碎,土质疏松、多孔、耕层不稳定,宜受侵蚀,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左右。

3.北部沙地气候特点

敖汉旗最北部边缘地区靠近科尔沁沙地,土壤以风沙土、沙坨土、灰潮土为主,风沙土和沙坨土是发育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上的年幼土壤。其特点是表层不稳定,有机质含量低,沙生植物长的较多,肥力最低,尚能进行轻度放牧,但需注意保护植被和沙地改造。灰潮土地带地下水位较高,多为1~4米,表层盐份集中,腐殖层厚20~40厘米,以灰色为主,表层常有盐霜,主要分布于沿河岸地区。

三、敖汉旗气候和地质条件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因地质和气候等因素影响,敖汉旗植被类型复杂,从南到北覆盖地面的植被可分为山地森林植被、低山丘陵草原植被、沙丘灌丛草原带;从低到高以草原~灌丛草原~混交林~针叶林植被带,呈明显的垂直带谱。在熔岩台地原面上,有零星高山草原分布。

山地森林植被带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努鲁尔虎山区一带,气候温和,植被茂密,以针阔混交林为主,多桦、杨次生林。林下灌丛主要有山杏、虎榛子、绣线菊、山榆等。混生主要有碱草、针茅、隐子草、苔草等。森林多分布在山地阴坡陡坡处,阳坡主要以杨、松、栎树为主,夹杂禾草。该地区有几个较大的林场,但普遍存在着重造、轻管等现象[5]。由于气候条件较好,当地牧草的适口性良好,产草量也较高。

低山黄土丘陵草原植被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主要以栎、桦、杨、松、山杏、禾草为主,代表性植物有大针茅、羊草、杂草类及隐子草、冷蒿等种类,草层较高,产草量中等,饲用价值较高的禾本科、豆科牧草比重较大。这类植被目前退化、沙化、碱化现象严重,应加强保护和建设。

沙丘灌丛草原植被广泛分布在本旗的中北部地区。植被多为沙生植被,灌木有锦鸡儿、黄柳、蒿类等。草本植物有沙竹、赖草、冰草、隐子草、针茅、冷蒿、花苜蓿、胡枝子等。在利用上要根据沙地草场植被不稳定、降水少、蒸发大、风蚀沙化严重等特点,有计划地兴修水利,人工造林种草,固沙防风等,以逐步恢复和改善植被类型。

天气系统从北向南运动时,由于地势逐渐增高,水汽被迫太升凝结,敖汉旗南部地区的降水因此要明显偏多。同时,敖汉旗南部的棕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适宜于发展林业。褐土仅分布在四家子一带的黄土丘陵区,具有森林和草原土壤的某些特征,腐殖质含量较丰富,有机质含量为4%~7%,灰褐土属山地土壤,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之间的低山地带及河谷与丘陵坡脚地带。主要问题是水肥不足和水土流失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综合治理,以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

中北部地区土壤大部分已被开垦为耕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撂荒地和荒山秃岭。该地区受气候干旱困扰的同时,地下水资源困乏。近年来由于过度垦殖利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肥力减弱。要提高黄土的肥力,必须大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种草,因地制宜建设水平梯田,推行粮草轮作,增施有机肥,进行综合治理。

敖汉旗北部和科尔沁沙地接壤,老哈河流经此地。受沙漠影响,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由于地下水位高,沿河岸地带水草丰美,有较大面积的优良草场,是发展牧业的好地方。农耕地区则需要大力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水田作物,但须注意排水。

[1]王长金.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贵州气象,2003,6[27]:22~24.

[2]裴源生,蒋桂芹,翟家齐.干旱演变驱动机制理论框架及其关键问题[J].水科学进展,2013,24(3)∶449~456.

[3]陈建铭.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气象,1996,20(4)∶30~32.

[4]王密侠,马成军,蔡焕杰.农业干旱指标研究与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16(3)∶120~122.

[5]史勋凤,曹淑玉.从生态气候条件谈施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贵州气象,2009,3(33):75~78.

猜你喜欢

敖汉旗气候降水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四川盆地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及拟合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每一片绿叶都有黄金的质地——内蒙古敖汉旗绿化大地三十年
2018中国BMX自行车联赛第四站在敖汉旗成功举办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