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比较评价

2017-01-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110032崔哲铭

中国卫生统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脊柱局部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110032) 崔哲铭 史 亮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比较评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110032) 崔哲铭 史 亮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LDH)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及不同治疗部位的疗效,并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进行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的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本治疗中心收治的LDH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与治疗部位分为中医局部组、中医全脊柱组、中西医局部组、中西医全脊柱组。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得分,观察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变化。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和腰椎间盘突出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八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局部组和中医全脊柱组比较,八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全脊柱组在PF、RP、RE维度得分高于中医局部组和中医全脊柱组,在VT、MH维度得分高于中医局部组,在RP、BP、GH维度得分高于中西医局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治疗方式及不同治疗部位对LDH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不同。对腰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并全脊柱康复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其他组,可以更好地提高腰突患者的生命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生命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常表现为腰部疼痛,伴有单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同时具有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LDH已经呈现低龄化,广泛化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公民的生活质量[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更关注生命的质量。针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分析已经成为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SF-36生命质量量表是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开发的一个普适性测定量表,已被许多国家翻译并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实用性,成为全球应用最广的生命质量测评工具之一[2]。本文应用SF-36量表作为评价工具,探讨不同治疗部位及治疗方法对LDH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变。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治疗中心收治的诊断明确的LDH患者159例,根据患者个人意愿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中医治疗法(采用超短波、中频、微波、直流电、中药熏蒸、中药透药方法针对LDH患者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中医治疗法基础上加用复方骨肽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静脉点滴)。根据不同治疗部位分为:腰部局部治疗法;全脊柱治疗法。针对不同治疗方式及治疗部位归纳出4种治疗方案:中医局部康复治疗(简称中医局部组),用此方法治疗患者38例;中医全脊柱康复治疗(简称中医全脊柱组),用此方法治疗患者42例;中西医结合局部康复治疗(简称中西医局部组),用此方法治疗患者39例;中西医结合全脊柱康复治疗(简称中西医全脊柱组),用此方法治疗患者40例。

(1)诊断标准

①局部腰痛同时伴有一侧下肢疼痛,疼痛沿坐骨神经周行区向远端放散。②直腿抬高与正常值相比降低30%以上,同时伴有该侧肢体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③出现四种神经体征(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和反射减弱)中的两种或者以上征象。④存在临床查体一致的影像学资料,如CT或MRI检查。

(2)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病例在治疗前均经过查体,同时存在确诊的CT或MRI检查;②住院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为15~20天;③能够自主回答问题并自愿参加调查随访的患者。

(3)排除标准

①伴有腰椎肿瘤、腰椎结核等病变或风湿性、类风湿性骨性关节病等疾病的患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无法进行局部物理治疗的患者;③无法或者不愿意接受随访患者。

2.研究方法

对所有参加调查的患者记录年龄、腰椎间盘突出节数,并在接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F-36生命质量量表调查。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核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的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法。SF-36量表是一个包括36项条目的结构式量表,其中一个条目健康变化(HT),其余所有条目组成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分别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8个方面。

研究结果

将不同治疗组的患者年龄、腰椎间盘突出节数进行比较,观察四组患者的年龄构成和腰脱严重程度。结果表明,四组患者的年龄和腰椎间盘突出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组的年龄和腰椎间盘突出节数比较

不同治疗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SF-36生命质量量表调查。四组在治疗前的生命质量反馈结果显示,八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生命质量调查显示,中医局部组和中医全脊柱组比较,八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全脊柱组在PF、RP、RE维度得分高于中医局部组和中医全脊柱组,在VT、MH维度得分高于中医局部组,在RP、BP、GH维度得分高于中西医局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3。

表2 治疗前四个治疗组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s)

表2 治疗前四个治疗组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s)

分组PF RP BP GH VT SF RE MH中医局部组68.2±13.4 62.1±11.6 69.9±15.8 65.1±18.3 76.2±12.1 77.3±14.1 82.6±11.9 81.7±12.5中医全脊柱组69.3±16.8 64.3±14.7 66.1±18.7 63.4±11.2 74.3±14.2 76.6±14.3 83.2±19.4 78.9±13.2中西医局部组68.6±12.7 60.6±10.9 67.2±15.6 62.2±17.4 73.2±13.2 75.7±17.1 85.4±12.3 78.8±11.6中西医全脊柱组66.5±16.1 62.5±14.4 68.4±17.3 62.5±17.5 75.6±15.7 74.9±12.7 84.5±10.2 76.9±15.7

表3 治疗后四个治疗组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s)

表3 治疗后四个治疗组的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s)

*:与中医局部组比较P<0.05,#:与中医全脊柱组比较P<0.05,&:与中西医局部组比较P<0.05。

分组PF RP BP GH VT SF RE MH中医局部组73.4±13.5 74.4±16.5 73.2±10.9 69.4±10.4 81.1±11.2 87.2±11.6 84.3±14.9 79.3±10.4中医全脊柱组75.3±14.6 76.5±11.8 75.7±14.1 70.5±19.6 85.7±14.9 87.5±12.8 84.1±18.7 83.5±13.6中西医局部组77.8±11.7*75.2±10.2 70.5±13.5 64.3±16.4 87.7±11.6*89.4±18.6 89.2±12.5 82.1±19.1中西医全脊柱组81.9±13.7*#82.9±19.2*#&76.8±16.5&72.3±12.6&88.7±12.2*91.8±17.9 90.2±10.4*#86.5±12.3*

讨 论

SF-36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命质量量表,其质量经过反复评价而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3]。虽然SF-36健康量表在中国已经被大量应用,但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及不同治疗部位的生命质量评价方面应用尚未见相关报道,只有Serdal Albayrak等关于LDH的外科手术术后生命质量情况有报道[4]。对于LDH患者在治疗方式选择上主要取决于该病的不同类型和临床表现。近年来,我中心治疗的LDH患者中部分患者采用全脊柱治疗,即对患者的局部疼痛部位给予治疗,也对非疼痛的其他脊柱段给予同样的治疗。通过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LDH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单纯中医治疗无论是局部组还是全脊柱组,八个维度得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中西医结合全脊柱治疗组在PF、RP、RE维度得分高于中医局部组和中医全脊柱组,在VT、MH维度得分高于中医局部组,在RP、BP、GH维度得分高于中西医局部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快地消除神经根的刺激,缓解患者疼痛;全脊柱治疗,针对腰椎上方脊柱治疗可以缓解由上方脊柱对椎体的压迫,更快地缓解疼痛症状。

不同治疗方式及不同治疗部位对LDH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不同。结合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腰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并全脊柱康复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其他组,能更快、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1]Albayrak S,Ozturk S,Durdag E,et al.Surgicalmanagement of recurrent disc herniations with microdiscectomy and long-term results on life quality:Detailed analysis of 70 cases.Journal of Neurosciences in Rural Practice,2016,7(1):87-90.

[2]Ware JE,Shebourne CD.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survey(SF-36):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MedCare,1992,30(6):473-483.

[3]Bullinger M,Blome C,Sommer R.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 pivotal endpoint in benefit assessment ofmedical procedures.Bundesgesundheitsblatt-Gesundheitsforschung-Gesundheitsschutz,2015 Mar;58(3):283-290.

[4]Serdal Albayrak,Sait Ozturk,Em re Durdag.Surgicalmanagement of recurrent disc herniations w ith m icrodiscectomy and long-term results on life quality:Detailed analysis of 70 cases.Journal of Neuroscience in Rural Practice,2016,7(1):87-90.

(责任编辑:郭海强)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脊柱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