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研究①
2017-01-10樊静
樊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46)
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研究①
樊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46)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京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研究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性质、类型、发生的时期、不同等级运动员发生损伤的特点及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建议,以期降低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
武术 专项课 运动损伤 防护对策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健身、防身、修身、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具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1-4]。然而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常常受到运动损伤困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专项学生的学习和训练[5]。运动损伤不仅会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严重了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防范运动损伤的发生依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该文对南京高校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动伤害发生的特点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防护对策,旨在提高人们对武术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认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武术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高校包括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体育学院6所院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及查阅国内相关期刊、专著等大量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相关武术专项运动损伤发生特点、规律研究现状,为该研究奠定丰富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以南京市上述6所高校武术专项课学生300人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33%。
1.2.3 数理统计法
表1 纳入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及损伤情况表(±S)
表1 纳入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及损伤情况表(±S)
性别 人数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受伤次数(次)男 163 20.89±2.12 169.48±3.01 62.13±4.11 3.72±1.38女 117 19.93±2.34 162.91±3.77 53.04±2.38 1.98±0.86
表2 不同性别对武术专项课程发生运动损伤部位的影响(个)
表3 不同损伤部位的损伤性质
表4 不同性别发生运动损伤类型的特点
表5 不同运动等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频率情况
表6 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
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该研究共对300名武术专项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纳入研究共计280人,其中男子163人,女子117人,被调查的所有受试者均有不同次数的运动损伤经历,基本情况见表1。
2.2 武术专项课程发生运动损伤部位特点
武术套路动作结构复杂、完成一套质量较高的套路动作往往对运动员力量、灵敏、柔韧、耐力和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武术运动过程中,对腰部核心区域力量及控制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完成武术套路中旋风脚、旋子转体等高难度动作时,都需要腰部肌群的参与,因此在腰部核心肌力及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6-7];另外,武术套路中膝关节常常处于半屈曲位,在完成跳跃动作、急停动作时,膝关节要承受地面的冲击力和自身的重力,造成膝部负荷过大,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8]。另外由于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较内侧副韧带弱,且足的内翻肌群力量大于外翻肌群力量,因此人体解剖结构特点导致了踝关节容易发生内翻而导致踝关节损伤。该研究进一步对不同性别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部位进行分析发现,男性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部位的前三位分别是膝部、踝部和腰部,分别占男子运动损伤发生总数的26.8%、26.4%和16.5%;而女子发生运动损伤的前5位分别是踝部、膝部、腰部、腕部和肩部,分别占女子运动发生总数的23.2%、21.8%、18.3%、11.2%和10.7%(表2)。
2.3 不同损伤部位的损伤性质
从时间层面来划分,运动损伤可划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类[9]。高校武术专项学生由于专项训练时间较短、专项技术掌握程度相对高水平运动员低,发生慢性损伤的概率较低。该研究发现运动损伤的发生多集中于急性损伤,踝部、膝部和腰部损伤分别占27.4%、23.0%和15.5%;运动损伤发生后得不到及时处理、同一部位多次发生损伤容易导致慢性损伤的出现(表3)。
2.4 不同性别发生运动损伤类型的特点
按照损伤的类型划分可将损伤划分为挫伤、擦伤、扭伤、拉伤、软骨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劳损等[5,10,11]。该研究发现,男子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挫伤、擦伤、扭伤、拉伤以及劳损等方面,分别占男子总损伤次数的18.0%、13.2%、8.2%、20.5%和12.9%;而女子损伤的类型主要集中在挫伤,擦伤、扭伤、拉伤等方面,分别占女子总损伤次数的19.0%、16.5%、30.4%和16.5%(表4)。
2.5 不同运动等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频率情况
由表5可知,对不同运动等级的学生的运动损伤发生频率发现,人均受伤次数最多的为无级别的运动员,其次是一级、三级和二级。可能原因为,无级别运动员武术技术训练年限较短,综合素质较差,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一级运动员由于训练年限较长,发生慢性损伤的几率明显增加。提示,在训练的早期应注意科学训练预防损伤的发生,而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应注意防范慢性损伤的发生。
2.6 运动损伤的发生时期分析
由表6可知,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多集中于比赛和赛前集训阶段,分别占总受伤人数的26.8%和27.9%,而专项训练和体能训练阶段发生损伤的情况较少分别占15.4%和12.1%。
2.7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武术训练内容复杂,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内容繁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全面,而武术运动损伤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归纳为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足、局部负荷过大、过度疲劳、场地原因、带伤训练、注意力不集中、天气原因和意外等几个方面[12]。大学武术专项课主要以提高专项技术、发展专项素质为目的[13],训练过程中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往往较大,尤其是在完成一些动作难度较大、多肌群共同参与的动作时,肌肉被动的过度拉长,超过肌肉本身的伸展性,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肌腱的损伤[14]。因此,运动负荷的安排是武术训练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提高运动成绩需要进行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从而产生超量恢复;另一方面,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后得不到及时的恢复导致疲劳的积累,引起注意力下下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将大大增加。该研究调查发现,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准备活动不足导致的损伤13.2%,局部负荷过大占18.6%,过度疲劳17.1%,天气原因占10.4%、意外占11.4%(表7)。
表7 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论
(1)从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来看,武术专项课程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踝部、膝部、腰部、腕部和肩部;按照损伤的性质来看,这些容易损伤的部位发生急性损伤的几率大于慢性损伤的几率。
(2)从运动损伤的类型来看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多集中于挫伤,擦伤、扭伤、拉伤和劳损这几方面。
(3)从运动损伤发生的时期上看,武术专项运动损伤发生多集中在比赛、赛前集训和专项训练阶段,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准备活动不足、局部负荷过大、过度疲劳、天气原因、意外等几个方面。
3.2 建议
(1)武术专项训练过程中,应着重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的训练,着重发展运动员核心肌力,增加核心稳定性,并注意训练后腰部肌群的放松,防止疲劳的积累,诱发腰肌劳损;同时加强膝部、踝部周围肌群的力量、提高膝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
(2)教练员重视不同学生身体特点,改进训练形式与训练方法,加强并注重大、中、小运动负荷在训练中的比例的控制、避免局部的过度负荷。
(3)加强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整理活动,结合训练内容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能够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降低运动损伤发生地风险;训练后的放松练习能够有效减少肌肉中乳酸的堆积、促进代谢废物的清除,有利于疲劳的恢复,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4)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医务监督,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采用医学手段监督运动过程中机体的变化,及时了解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另外,加强运动防护产品的应用。
[1]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 (3):83-87.
[2]郭玉成,范铜钢.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80-85,98.
[3]胡平清.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功能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李印东.武术释义[D].北京体育大学,2006.
[5]马二浩,邢文涛,高和平.武术套路训练中常见损伤及预防[J].中华武术(研究),2015,4(12):57-60,74.
[6]王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7]郑楠,王美娟.武术套路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75-79.
[8]林小美,沈凤铭,周永平.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3):134-137.
[9]王平.山东省优秀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及预防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2.
[10]孟龙.对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8):25-26.
[11]潘杏娟.技校生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的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4):5-7.
[12]魏巍.易导致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技术动作分析 [J].体育科技,2013,34(2):53-54,62.
[13]王增平.山东省高校体教专业开展武术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14]谢天赋.对武术训练中的肌肉拉伤的预防和治疗[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7):198.
Research of Sport Injury and Protective of Wushu Special Course in Colleges
Fan J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46,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jury situation of Wushu specialized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Nanjing by means of literature dat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location, nature, type, occurrence period and different grades of athletic injury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ies and the causes of injuries, and to understand the inherent laws of sports injuries in Wushu special course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ertinent protective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martial arts special sports injury.
Wushu; Special course; Sport injury; Protective measure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016
G804
A
2095-2813(2016)12(b)-0016-03
樊静(1980—),女,汉,江苏句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