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研究

2017-01-09王春晖

会计之友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财务指标财务分析

王春晖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加强,管理会计在高校的逐步应用,绩效理念进一步明确,财务分析在高校管理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以,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当今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现状,指出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重要性,以目前国内高校四大排行榜(武书连榜、网大榜、校友榜、中评榜)评价指标为基础,筛选出对财务指标有影响的相关指标,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维度探究其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完善和丰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提高财务分析质量,加强财务预测水平,全面反映高校财务和发展状况,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财务; 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 F237;G6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92-04

一、引言

2013年起正式实施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财务分析指标,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这对做好高校财务指标的分析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 ]。笔者通过分析国内知名高校的财务指标,发现其中不少高校财务状况令人堪忧,甚至有破产清算的财务风险,但其运行和发展的势头仍很强劲。究其原因,有教学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学校声誉等一些难以量化的非财务指标深刻地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综合、多维度的高校评价分析体系,以真实、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及高校运行和发展情况。筛选非财务指标,补充到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并探究其对财务指标影响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二、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核算轻分析的现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因而难以为高校的长久科学运行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目前高校在财务分析指标选取上主要集中于财务指标层面,包括预算管理指标、财务风险管理指标、支出结构指标、成本费用管理指标、财务发展能力指标,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却少有研究,如学校声誉、师资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就业率等,而这些难以量化的非财务指标却密切关系到高校的内涵发展[ 2 ]。当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单一性难以为高校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信息,存在诸多问题。

(一)财务指标的滞后性

传统的财务分析是基于财务报表,结合其他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只是对过去发生事项的总结,并依此作出对未来事项的调整,从而预测未来高校财务状况及事业发展情况。然而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基于过去事项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存在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风险,传统的事后分析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因此,应对高校连续多年的财务资料进行研究,重视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动态财务指标分析。

(二)财务指标的失真性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逐渐表现出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对高校财务信息的需求,带来高校财务信息的失真。收付实现制下,收支业务的核算可能因未涉及货币资金的收付而不记账,但这些往来业务却真实存在,因而不能如实反映资产负债及收支结余情况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按原值核算,一般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由于所提折旧不符合实际情况,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实际价值差额越来越大,使得净资产不实,势必会影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等财务指标的真实性。

(三)财务指标的不可比性

由于我国高校存在分类属性的差异,偏科研或偏人文以及文理科界限划分模糊等问题,使得财务指标的内容和口径不能保持一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如重科研的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远高于教学经费总额,而重人文的高校却相反,加之科研项目大多跨期较长,按高校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的账务处理反映的科研收入相对集中,而科研支出则是陆续发生,受未完科研项目收支差额的影响,以此进行的数据对比分析难以科学合理地反映科研规模不同的高校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四)财务指标的不完整性

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以客观财务数据为基础,强调某一特定阶段静态财务状况,不能很好地反映高校动态发展情况。单一的财务指标分析只关注高校经济效益等因素,忽视了高校内部管理、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社会责任等其他有形和无形的非财务指标因素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不完整带来评价结果的偏差,导致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片面性,不利于高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3 ]。

三、高校财务分析中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意义

高校内涵式发展使得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教育诉求和文化发展作为构建高校发展特色的背景,决定了高校财务分析体系不能只停留在单一的财务指标层面,更应结合高校职能、管理制度、学术科研等方面呈现的不同特点,不断丰富非财务指标内涵。当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创造出的未来价值时,仅依靠财务指标是无法评估高校长远发展的[ 4 ]。

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高校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逐渐从片面关注财务指标向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二者的科学匹配转变,并加以应用,建立发展性评价,有利于财务分析的全面化。将高校的短期效益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既能避免高校的短视行为,又能弥补仅采用财务指标分析的片面性。

四、非财务指标对高校财务指标的影响

(一)非财务指标的构成

笔者以武书连、网大、校友会、中评四大排行榜评价指标为基础,选出可能会对财务指标有影响的核心指标,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功能角度探究其对财务指标的影响。所筛选的指标和指标反映的内容如表1所示。

1.人才培养指标

人才培养指标反映教书育人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学术资源和财力资源方面。在人力投入上,包括学生和教师两大主体,如毕业生就业率、院士人数、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师生比等;在学术投入上,包括博士点数、国家重点学科数等;在财力投入上,包括教学成果奖励等。

2.科学研究指标

科学研究指标强调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学术水平、经济贡献,有利于引导高校重视科研成果为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贡献和价值。主要包括科技奖励、专利著作数、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平台)数等相关指标。

3.社会服务指标

社会服务指标反映高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声誉提升和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声誉、成果应用、校友捐赠等相关指标。

4.文化传承指标

文化传承指标反映高校的精神风貌,是高校内在品质的体现,是评价高校文化底蕴和特色竞争力的重要参考因素。主要包括校园文化、艺术作品等相关指标。

(二)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笔者根据表1对非财务指标进一步剖析,从影响指标、影响程度、影响方式三个角度进行归类,探究其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内容和影响情况如表2所示。

1.直接明显影响

直接明显影响是指该指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财务相关指标的变动,并且这种影响是显著的。如教学成果奖励指标、科技奖励数指标一般会与奖励资金挂钩,国家对教学成果和科技成果的奖励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资金流入,所以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专利著作数指标所指的专利著作作为无形资产直接影响到高校资产总额。艺术作品数指标所指的艺术作品,目前虽不在资产核算的范围之内,但笔者认为在文化不断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应按照市场评估价格计入资产总量。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国家重点学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平台)数指标,在国家拨款时均直接和这些指标挂钩或者是专项拨款,所以直接影响高校收入总量和资产总量。校友捐赠、成果应用也同样直接体现为高校收入总量和资产总量的增加。收入总量和资产总量的变动会影响总资产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对这类指标应纳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重点关注,重点分析[ 5 ]。

2.间接明显影响

间接明显影响是指该指标变动不直接导致财务相关指标的变动,而是需要经过相当的时间和过程,才能将这种影响转化为对资金资产的影响。一旦转化,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显著的。如院士数(杰出人才数)、博士点数(硕士点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力资源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院士一般承担较高端的学术项目,从而能申请到较高的项目补助,获取更多的教学科研经费。经费的获得和院士本身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需要通过项目的申请才能获得。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申请的项目一旦获得批准,对资金资产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从而会影响到总资产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变动。对这类指标应纳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较为关注,比较分析。

3.间接不明显影响

间接不明显影响是指该指标变动不直接导致财务相关指标的变动,即便是经过相当的时间和过程,将这种影响转化为对资金资产的影响,其影响结果也不显著。如毕业生就业率、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师生比、校园文化等指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和师生比反映了人力资源利用率和教学质量,间接反映了办学效益,更多是体现了一种社会贡献,而不是经济效益。因此,可以一般关注这些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列示说明[ 6 ]。

五、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一)扩大无形资产核算范围,增设无形资产指标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无形资产是指高等学校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笔者认为,这是不完整的,没有涵盖具有高校特色的其他无形资产,如高校社会声誉、品牌、校名、校徽、艺术作品等。以上内容应纳入无形资产管理,进行评估计价,增加无形资产指标(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无形资产收益占比、无形资产收益率)加强对无形资产静态和动态的量化考核[ 7 ]。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100%

无形资产收益占比=■×100%

无形资产收益率=■×100%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考量无形资产在高校总资产中的占比,无形资产收益占比考量无形资产收益占高校总收入比重,应纳入高校财务发展指标。无形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无形资产使用效果,考量无形资产使用效益,应纳入财务本期收益类指标。

(二)明确功能定位,增设社会贡献指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主要职能,通过将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推动反过来又会带来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要注重人才培养成果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带来更多的科研贡献。可以增设教工人才贡献率(为社会培养毕业生的贡献)反映教学成果,教工知识贡献率(除人才培养外的全部社会成果)反映科研成果。成果的转化带动高校社会声誉的提高,为高校聚集社会资源、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等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8 ]。

在科学研究方面建议设置科研产出率、科研投资回报率、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评价考核指标。

科研产出率=■×100%

科研投资回报率=■×100%

科研成果转化率=■×100%

科研产出率、科研投资回报率、科研成果转化率在计算的时候会遇到科研成果认定范围的不确定性和价值评估的艰巨性,但这并不影响该类指标作为评价科研投入产出的设计。

(三)明确财务报告附注说明内容

在财务报告的附注说明中除了应该披露重要的财务事项及高校的重大发展事项以外,还应该将师生比、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教学投入比、科研投入比、社会服务等作为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让报告的使用者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高校的内涵和发展状况。

六、结束语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评价高校非财务指标对高校财务指标的影响,进而完善高校财务分析体系,旨在引起高校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应关注高校非财务指标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从而更加客观和全面地了解高校财务运行和发展状况,为学校决策者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社会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的分析依据。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矩阵、量化指标值,建立分析模型,将原先仅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得出结论为财务状况恶化甚至有破产清算风险的高校作为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检验。同时对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得出结论为良好的高校进行一致性验证,通过检验进一步调整模型和相关指标值,从而改进和完善分析模型。

【参考文献】

[1] 李玲.高校财务分析指标设计及应用探析[J].财经界,2012(1):174-176.

[2] 杨蓉.高校财务管理状况评价指标设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6(3):96-100.

[3] 罗伟峰.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问题探究[J].财会通讯,2014(9):86-87.

[4] 王卫星,王爽.基于内涵发展视角的高校财务分析研究[J].会计之友,2013(12):80-84.

[5] 阮冬玲.国内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比较研究:以武书连榜、网大榜、校友会榜、中评榜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崔瑜如.高校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张佩玲,李淑霞.完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2(2):41-50.

[8] 邓敏,刘文宇,马蕾.基于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社会责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2):42-46.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财务指标财务分析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