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7-01-09唐永刚
唐永刚
教材简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篇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描写父爱的精读课文。课文描写具体,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合作探究,充分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朗读和合作探究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伟大的父爱和深厚的父子之情,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一沉痛事件的回忆,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朗读体验,感受父子情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父子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找出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和概括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三、品读课文,感悟品质
(一)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默读1~12自然段,画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2.小组讨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非常了不起?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汇报。(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担心儿子的心情,他迫切地想知道孩子的情况。)(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抓住语言描写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父亲的伤心。)(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启发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启发学生从挖的时间长和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守信、不放弃的品质。)
4.朗读重点句子,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5.小结。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和父亲守信、不放弃的精神。
(二)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默读13~23自然段,画出描写儿子了不起的句子。
2.小组讨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儿子非常了不起?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组展示汇报。(1)“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抓住语言描写体会儿子先人后己的精神及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启发学生读出儿子的坚强、勇敢。)(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启发学生体会到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
4.朗读重点句子,感悟儿子的了不起,体会儿子信任父亲和儿子先人后己的精神。
5.分角色朗读全文。
6.小结:通过描写儿子语言的句子,我们读出了儿子的坚强、勇敢,体会到了儿子信任父亲和儿子先人后己的精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韵味,体会到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和儿子先人后己的精神,充分体会到这对父与子的了不起。
四、写话训练,有效反馈
1.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学生汇报,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想象写出来,在情理交融中升华学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