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游客在日本顺走马桶盖引风波

2017-01-09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羞耻感马桶盖导游

2016年10月18日,一导游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惊了!宁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马桶盖,查证后酒店要求导游寄回”的文章,该文迅速在朋友圈发酵,短短两个小时阅读量便超10万,网友们大呼其“丢中国人的脸”。文章称,一对年轻夫妇跟团去日本旅游,退房时竟把酒店房内的多功能马桶盖带走,酒店发现后打电话给导游并报了警。

19日晚间,宁波市旅游局通过其官方微信“宁波旅游”证实,游客拿走日本酒店马桶盖一事为真,但并非卸下马桶盖带走,而是将床下的备用马桶盖带走,且涉事游客并非宁波人。游客李某还写了道歉书,说明其误以为马桶盖是前一位住客遗落的物品,抱着贪小便宜的心理将此物带出酒店。李某在信中表示由衷的抱歉与忏悔,并已委托导游于18日当天将马桶盖寄回酒店。

管好个人脸面,国家脸面自然不差

不管以为马桶盖是酒店的,还是别的旅客的,带走都是素养品行问题,都是很伤脸面的事,这没什么可辩解的余地,也有着广泛共识。很多人把这看成“丢中国人的脸”,确实,“顺走马桶盖”虽属个案,但其反映了少数中国游客的某种共性——无意识地就做出了一些有悖文明的事儿。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原因也在于其触动了国人的集体羞耻感。

这种集体羞耻感,对于改变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一定积极意义。虽然有人说,不要动辄把游客个人行为和国民素质联系起来。但现实中,哪有什么抽象的国民素质?所谓中国人的素质,都是通过每个具体个人的具体言行呈现的。所以看到游客在海外偷马桶盖感到“丢中国人的脸”,是公众最本能、最朴素的反应。这种集体羞耻感和舆论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集体教育,会让当事人感到羞耻,也会推动社会形成提升文明素养的共识。

每次遇到这样“丢人丢到国外”的事,舆论都会哗然一片,这是一种渴求世界认同、追求文明的焦虑。国人普遍素养没提升之前的自信,不过是掩耳盗铃。勇于承认这种现状,多一些集体反思,从自我做起,从督促身边人做起,是比较可取的态度。个别旅客偷马桶盖的不文明行为,不会“丢所有中国人的脸”,但是这种集体羞耻感,对于整体提升中国人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顺走马桶盖不妥,极端心态也要改

相比这起个案,更值得审视的是网络舆情所反映出的国民心态。有人慨叹“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也有人将此归因于所谓的“国民劣根性”;有人呼唤“礼仪之邦的风范归来”,也有人怀疑“有人故意抹黑中国人”……这些反应,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文明焦虑情绪。这种文明焦虑是转型期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当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人们便希望向世人更多展示中国的好,更多赢得世人对中国的尊重。一旦一些国人的言行与此相悖,人们便难免心焦。由此而言,这种文明焦虑,不也正是中华文化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么?如果对那些陋习漠然视之,甚至以耻为荣,才真正堪忧。

当然,文明焦虑如同橡皮筋,过度拉伸会崩断,适度拉伸才会充满张力。过度的文明焦虑容易不经意间使人倒向极端。比如当碰到“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中国游客泰国铲虾”等假新闻时,网友不是先求证,而是先自黑。文明焦虑上的极端情绪容易让人变得目光短浅,甚至数典忘祖。今天的中国,已逐渐进入世界舞台中央。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摈弃这两种极端心态,我们就能更好构建开放包容平和理性的国民心态。古人云:“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文明焦虑只有转化为行动自觉,才会彰显我们文化的自净能力。倘若只是成为“键盘侠”,总是心动不见行动,于文明的生长、素质的涵养并无增益。以身体力行来检验我们的言说,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的中国。

猜你喜欢

羞耻感马桶盖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惊艳世界的马桶盖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智能马桶盖提质列为国家行动
不敢有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