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白蛇传》走红

2017-01-09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白蛇传童星刻板

2016年十一国庆期间,除了天南海北的美食和各地的美景外,网友们的朋友圈还被儿童版《新白娘子传奇》刷爆了!

据悉,这部儿童版《新白娘子传奇》是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栏目“小戏骨” 翻拍的,剧长90分钟,不仅内容是以赵雅芝、叶童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为故事主线,还还原了原剧中的人物、场景,就连特效、音乐都相似。不过,该剧演员却是一群平均年龄仅有七八岁的“00后”。剧中,孩子们的哭戏、打戏、唱腔、表情都有模有样,不仅做到了对原剧的神还原,还表演出了大人们的生活世界。随后,该剧通过社交网络迅速传播,网友们纷纷惊呼小演员们“演技爆表”。各大媒体也展开追踪报道,“‘00后萌娃”“‘00后《白蛇传》”“‘00后小戏骨”等关键词频现。

“00后”演《白蛇传》,好看但不适合

时下,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鲜事隔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冒出来。这不,当大多数孩子还只会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时,有些孩子已经在电视剧里体验夫妻团圆、母子分别的情感经历了。诚然,湖南电视台用有演技的孩子们翻拍经典,实现了创新,值得肯定。但是,七八岁的孩子真的适合表演成人电视剧吗?尤其像《新白娘子传奇》这类表现成人情感、生活世界的电视剧,让七八岁的孩子去表演,无疑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加重他们的情感负担。毕竟,七八岁的孩子,正常入学的话才上小学一二年级,对世界抱有的是纯洁的幻想,对爱情、矛盾、家庭有的也只是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针对孩子们的电视娱乐节目,也多是低幼的,以保证孩子们有个快乐、单纯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让“00后”演《白蛇传》,好看但不适合。

此外,“出名要趁早”从来不是绝对的真理,童星或许只是文化工业或者说娱乐生产中微不足道的螺丝钉,但有镁光灯闪烁的人生,对他们今后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刻板的“年龄标签”、难以摆脱的“童星包袱”,在带来当下名利的同时,何尝不是对其人生选择的一种桎梏呢?

强贴年龄标签未必是好事

时至今日,从“80后”“90后”再到今天的“00后”,年龄作为一种重要的身份标签,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受众的关注,促使媒体热衷于不断炮制和再生产这些年龄概念。对年龄标签的不断演绎和诠释,反映出的是社会对各个不同年龄阶层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不只囿于往常被提及的“‘80后‘90后是垮掉的一代”,还带有刻舟求剑般的社会期待:按照传统的年龄布局,在某一个时间点,“80后”“90后”还有“00后”们该上大学了,到达下一个时间点,他们应该开始找工作、结婚育儿,事业也必须要进入稳定期……所有超越这些期待的人和事件,不论是朝着更好或者更坏的方向发展,都足以成为噱头。像一场赛跑,先跑过年龄局限和因为犯规或受伤垫底的选手,总能博得更多的关注。

不过,当我们认真质问为何年龄标签会呈现出如此复杂的面相时,才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被炮制出的狂欢。“×0后”标签,看似体现时代特征,实则笼统空洞。每一代人,都有丰富的面向,每一代人,也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一代人”。

猜你喜欢

白蛇传童星刻板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童星“放假”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宣白”CP《天乩之白蛇传说》
京剧《白蛇传》经典性的内在构成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kidstar/童星 KS—2096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童星跑偏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