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1-09张敬斯

档案天地 2016年12期
关键词:馆藏资料单位

张敬斯

一、原始地质资料的作用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表、声像、标本、样品、岩矿心等不同形式存在的地质、矿产信息和实物等,如工程布置图、钻孔柱状图,各中段采空区平面图、剖面图,各种原始测试数据、鉴定结果、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含数据库)等。

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等的依据和基础,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并发挥其作用。地质资料主要包括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其中原始地质资料又称原本地质档案,是第一线各地质队伍在进行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能反映地质现象和地质体的第一手数据资料,是各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直接形成或采集的,以各种类型载体形式存在的原始记录,是各基层地质单位在后期进行测试、分析所取得的实际材料,是编写最终成果报告的基础和依据。

一份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从项目立项编写设计、野外勘测到化验分析、室内分析整理、野外验收,整个过程不仅要规范,而且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得到根本保证。做好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检查、整理、归档工作,对日后重新观察认识地质现象、开发利用实物地质资料和重新编制成果地质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能有效地节省地质项目的投入、减少重复的地质工作和降低地质工作的风险。

由此可见,原始地质资料形成时间长,获得成本高,信息量巨大,来源广泛,内容丰富,类型复杂,具有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始地质资料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它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

二、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1.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现状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该实施办法中附件2阐明了各不同行业、部门应汇交原始地质资料包括各种原始测试数据、鉴定结果、工程布置图,实际材料图、野外原始记录、物化原始数据、钻孔剖面图、实测和修测剖面图等等。虽然该实施办法明确了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细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原始地质资料汇交一直未能顺利开展,仅随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地质档案文件目录,并未按规定严格汇交原始地质资料的实体,整体工作进度远远滞后于成果地质资料汇交。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号)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调查项目资料汇交相关补充要求的通知》(中地调函〔2013〕364号文)要求,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以及由国家财政出资在境外从事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从2013年1月1日起汇交人要按照相应规定向馆藏机构进行资料汇交。自此,原始地质料汇交工作才正式开展起来。

2.原始地质资料保管现状

原始地质资料保管工作起步于1952年,至今已走过64个年头,据统计,国家累计投入地勘资金近7000亿元,形成各类原始地质资料达1亿件以上。我国原始地质资料基本由形成资料的基层地勘单位自行保管,保管单位共有2000余个,包括地质队、地质勘查公司等基层单位,以及少数省级馆藏机构、科研机构或个人,保管标准与要求也各不相同。期间,地勘单位经过机构改革,大部分地勘单位进行了合并、撤销、重组甚至是企业化管理,地勘单位性质的改变和从业人员的流动,经费不足,保管条件差,现代化设备数量不足等造成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分散、缺失、损毁和灭失。

我国现行的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政策文件里面明确的原始地质资料汇交范围和汇交明细并未要求汇交全部的原始地质资料,只需要汇交列明其全部内容的地质档案文件目录和部分重要的原始地质资料扫描件。这导致了国家和地方的馆藏机构只保存了部分的原始地质资料,只有参与整个地质项目的地勘单位保管着完整的原始地质资料原件。

3.原始地质资料服务现状

2015年全国地质资料馆开展了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试点,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区及黑龙江、浙江等省市开展了原始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服务工作,部分保管有原始地质资料的地勘单位还开展了有限的服务工作。 由于原始地质资料没有集中保管,造成借阅具有一定局限性,用户无法在国家或省级馆藏机构进行查阅,必须前往开展该地质项目的地勘单位才能进行完整的查阅,使原始地质资料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保管着全部原始地质资料的地勘单位服务意识薄弱,一方面不愿意无偿提供利用,不能充分发挥原始地质资料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服务机制不完善,服务产品开发滞后,缺乏一系列完整的政策、制度、标准来构建和拓展原始地质料服务。

三、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对策

1.开展原始地质资料清查并建立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库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往对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一些政策、法规已不适用,大量原始地质资料因资金匮乏、管理机制不明、责任不清等因素导致管理不善以至被损毁。目前难以统计原始地质资料的准确数量和评定哪些部分具有收藏价值和再利用价值。为此,必须尽快开展原始地质资料的调查和清理试点工作,查明我国目前保存的原始地质资料的数量、种类、存放地点、保存的完整程度,分析研究各类原始地质资料的收藏价值和再利用价值,统计和评估资料管理所需场地、设备、环境条件等问题。

为进一步配合原始地质资料的调查和清理试点工作,需要研发原始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原始地质资料目录信息采集,建立原始地质资料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信息查询平台,实现全部馆藏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及资源共享,提高原始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参与地质项目评审并及时收集原始地质资料

为保证原始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各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适时跟进项目,掌握野外工作流程,主动了解地质项目的开展情况,熟悉各种野外记录的形成过程,变被动接收资料为主动收集整理资料,确保原始地质资料的齐全、完整、规范和准确。

另外,在地质项目进行验收评审时,馆藏机构人员应参与项目的评审,要求专家列明原始地质料汇交目录,并对通过项目验收后应归档的资料和归档要求进行说明。

在对地质项目进行立项设计评审时,档案室领导参与评审并对项目结束时应该归档的资料和归档要求进行说明,使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原始地质资料更加重视,避免技术管理类文件的遗失;同时,在项目年终报告评审时,档案室领导严格把关,使归档报告、附件和附图达到规范化要求。

(作者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

猜你喜欢

馆藏资料单位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